三国名将关羽能秒杀颜良,败走麦城时为何被小兵抓了?

关羽的成名之作应该是白马斩颜良而并非虎牢关三战吕布,毕竟三英战吕布的事情是罗贯中杜撰出来糊弄人的,而真正让关羽长脸的事情是阵前斩杀颜良帮助曹操解白马之围的,于万人之中的斩首行动让关羽名震天下。那么关羽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既然这么厉害为何麦城的时候却如此衰弱不堪?我们一起来仔细分析。

三国名将关羽能秒杀颜良,败走麦城时为何被小兵抓了?

网络图

关羽于万军之中秒杀颜良。

仔细的阅读《三国志》和《资治通鉴》可以一窥全豹,了解关羽的神勇以及过程。

1. 关羽年轻力壮。关羽投靠曹操的时候正当盛年,他喊刘备为大哥,而此时刘备为大约三十九岁,那么关羽应该比刘备要小,也就是三十多岁吧。这个年纪的关羽正是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时候,在耐力,武力和体力以及经验上达到了巅峰状态。

当关羽接近颜良的时候,那一瞬间的爆发力足以让颜良猝不及防,从而让颜良失去先机,等他完全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被赐与马下。

2. 关羽的武器。在《三国演义》中记载关羽使用的是青龙偃月刀,其实通过《三国志》仔细对比,在他斩杀颜良的动作上还真的不是用刀而是用的类似矛一样的武器,这点《三国志》有记载动作: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而还,绍军莫能当者。

在这里,陈寿用来了一个刺字,说明关羽在对付颜良的使用是长矛一类的武器,否则青龙偃月刀是如何用来刺的呢?何况类似青龙偃月刀这样的装有柄的长刀那个时候没有出现,后世才有。

俩人见面只有用一个刺的动作才会达到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动作快到颜良没有反应过来就被刺下马,一命呜呼。如果用长刀砍,需要举起来,以颜良丰富的对敌经验就有了足够的反应时间。

因此关羽在战场斩杀颜良使用了类似长矛的武器才达到了良好杀敌效果。

三国名将关羽能秒杀颜良,败走麦城时为何被小兵抓了?

网络图

3. 关羽的杀敌团队。我们都知道后世戚继光的部队就使用鸳鸯阵,而鸳鸯阵最大的长处就是几人一组互相配合,扬长避短从而有效的击败敌人,并且伤亡率很低,这点有些类似后世的军队里面的三三制一样,战斗力非常惊人。关羽在斩杀颜良的时候也是有团队互相配合来完成。

关羽是在杀掉颜良之后把他的脑袋也带回来了,这就意味着如果关羽一个人去,在把颜良刺下马之后,再下马把他的人头用刀割下来,再上马离开,这么长的时间里,颜良周围的护卫一点反应没有?这不合常理的,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作为先登的关羽向前冲,左右和后面有三四个亲卫策应,在把颜良刺下马之后,其中一个护卫下马砍下颜良的头颅,其他的护卫在掩护关羽和砍头颅的护卫,在交错掩护之下安然归来,这个过程的完成得益于关羽和他护卫之间紧密合作,这需要默契。

因此,斩杀颜良并非是关羽一人完成而是得益他的团队紧密合作。

4. 颜良的懈怠。刘备已经归附袁绍,这个事情整个河北知道情,而刘备也没少在袁绍面前唠叨他还有一个二弟在曹操处。当关羽远远过来的时候,颜良还以为关羽来投靠他大哥,无论是思想还是精神上,防卫上都有些懈怠,万万没有想到对方突然过来是索命的,导致护卫惊慌失措,这点罗贯中描写得非常贴近真实。

由此可见,颜良作为袁绍手下大将,为袁绍扫荡河北,击败张燕立下了汗马功劳,威震河北确实名副其实。在天时地利的因素影响下,颜良被关羽斩杀确实有些意外,但是也是关羽实力的具体体现,说他万人敌也说得过去。

三国名将关羽能秒杀颜良,败走麦城时为何被小兵抓了?

网络图

关羽败走麦城后命丧临沮。

关羽败走麦城,最后命丧临沮是千年以来人们心中的一个痛,那么厉害的一个人物居然损在一个小人物手里,确实非常意外。

1. 关羽年老体衰。这个时候的关羽距离斩杀颜良已经过去了差不多十九年了,算起来关羽也应该快六十岁的人,在那个寿命低下的时代,即使没有战争也很难活到六十岁,而关羽这个时候也快六十岁,正是年老体衰的时候,毕竟岁月不饶人,完全不复当年之勇。

2. 长途奔跑劳累过度。关羽从樊城撤兵本来打算回去夺回江陵和公安,后来士卒溃散没有足够的兵力回去,就打算撤回成都,一路遇到孙权的围追堵截,到达沮河的时候已经连续奔跑了差不多两百里路,一路颠破流离,饥饿严寒导致关羽体力严重透支。

3. 马忠并非泛泛之辈。潘璋被陈寿成为“江表之虎臣”确实不是一般的,作战极其勇敢,为孙权建立基业立下汗马功劳,因此深受孙权的喜爱,那么潘璋部下也并非泛泛之辈,皆是敢战之士。马忠率领部下以逸待劳等候多日,在关羽人困马乏的时候袭击,成功捕捉关羽等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三国名将关羽能秒杀颜良,败走麦城时为何被小兵抓了?

网络图

由此可见,关羽在年近六十岁依然披挂上阵,在长距离奔波后失手被擒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吧,此时的关羽毕竟不是年轻的关羽,即使壮志犹在,但是岁月不饶人,英雄末路,虎落平阳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