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青李自成围攻北京城,皇帝要出手,大臣们却跟他搞起了辩论赛

大明王朝是怎么灭亡的?有人想当然地以为是满洲八旗兵给灭的。可是当时整个满洲人口加起来只有20万,而大明朝人口足足有一个亿,而且富甲天下。说兵力,八旗兵战斗力虽然很强,但入关前充其量也不够10万。明军却有400万大军,而且是有着打败元朝蒙古兵并血洗北元汗廷的光荣传统的威武之师。明军的红衣大炮也是杠杠的,努尔哈赤就是被明朝关宁军的火炮给轰死的。那大明朝怎么就给败了呢?崇祯皇帝在紫禁城北面煤山那棵歪脖子老槐树上自缢前,才最终想明白,长叹一声:“诸臣害我!”

话说这崇祯皇帝朱由检绝不是昏君,而是一位夙夜在公、恪尽职守的好皇帝,从他那个擅长做木工活的老哥天启皇帝朱由校手中继承皇位。他这个皇帝老哥可是个地地道道的昏庸之君,落水后服“仙药”身亡,死时才23岁。他在位时,那个臭名昭著的九千岁大太监魏忠贤闹得朝廷内外鸡飞狗跳,禁军上下腐败成风,整天泡在教坊司喝酒唱歌,绣春刀都生锈了。天启皇帝有个乳母名叫客印月,又名客巴巴,原本为河北定兴县侯巴儿(侯二)之妻,姿色妖媚,生性淫荡,与宫中太监魏忠贤眉来眼去,结成了“对食”。天启皇帝继位后,竟然将这乳母赐婚给魏忠贤,对他俩言听计从。他自己跟这个乳母的关系也有点不清不楚,客印月很可能充当了苍井空老师的角色,常常将有壮阳之奇效的龙卵(白色公马的睾丸)烹煮给天启皇帝食用。史载,客印月“每日清晨入乾清暖阁侍帝,甲夜后回咸安宫”,“忠贤告假,则客氏居内;客氏有假,则忠贤留中”。听这口气,少年皇帝与魏忠贤有共侍一妇的感觉哩。天启皇帝临死前喝的那个“仙药”是不是魏九千岁心生醋意特意进贡的,也很难说。

废青李自成围攻北京城,皇帝要出手,大臣们却跟他搞起了辩论赛

扯远了,说回崇祯皇帝。天启七年,他老哥天启皇帝无子而逝(其实他生了好几个儿子,可惜都被歹毒的客印月给不明不白地弄死了),他即位时才17岁。魏忠贤以为这个娃娃皇帝更好忽悠,客印月也准备将她的招牌菜龙卵煲枸杞重新包装上市。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娃娃皇帝却使出雷霆手段,将他们给抓了起来。魏忠贤被迫自杀,客印月被笞死于浣衣局,并在净乐堂焚尸扬灰。禁军被整顿得服服贴贴,下了禁酒令,教坊司也赶紧与军队脱钩。一些被魏忠贤点名表扬的红得发紫的歌妓,一夜之间从歌坛神秘地消失了。

崇祯皇帝虽是个好皇帝,但天却不佑他。他继位以来,陕西年年有大旱,百姓多流离失所。崇祯二年五月,有大臣上书建议改兵制,裁撤陕北驿站,驿站下等兵李自成失业了。李自成失业,后果很严重。因为他纠集了一帮跟他一样失业了的社会青年四处闹事。同样是陕西边兵出身的张献忠也组织了一帮无业游民给他打配合。内阁的大学士和六部尚书们不以为意,灾民太多了,河北闹起了瘟疫,江南又发水灾,这种搞搞游行示威、四处流窜的乌合之众,根本管不过来。关外还有10万八旗兵正骚扰不断,这才是头等大事哩!

袁崇焕、洪承畴等名将一拨拨地往辽东派。将士们在关外打仗,文臣们却在朝廷里搞起了党争,什么东林党、宦党、浙党、齐党、楚党、昆党、宣党,反正是党派林立,党争迭起,动不动就在金銮殿前侃大山。把原本是上进好青年的崇祯皇帝侃得整天晕头转向的,还迷迷忽忽地中了后金反间计,错杀了一代名将袁崇焕。

一次出错便会连续出错。崇祯皇帝由错杀变成了滥杀,总督中被诛者七人,巡抚被戮者十一人。这时失业青年李自成拉起的游行队伍越闹越大, 竟然闹到了北京城下。这是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中旬。

早在年初,山西平阳失陷,崇祯皇帝便意识到李自成的游行队伍不可小觑。北京夹在八旗兵和李自成中间,自然不能两面作战,他私底下想跟八旗兵议和,但朝廷的大臣们鉴于南宋的教训,皆以为与满人和谈为耻,天天围住崇祯帝搞辩论赛。说什么外患才是心腹大患,李自成几个社会青年只会喊喊口号,哪敢跟朝廷对抗,更不是禁军虎狼之师的对手。崇祯皇帝也是左右为难,他暗中同意大学士杨嗣昌的议和主张,但其他大臣却以死相胁,信誓旦旦地要跟八旗兵和李自成同时决一死战。

三月初一,大同被李自成攻破。初四,崇祯皇帝封吴三桂为平西伯,飞檄他率辽东精锐入关剿灭李自成这帮社会青年。崇祯皇帝坐在金銮殿的龙椅上望着站成两排仍在喋喋不休搞辩论赛的众大臣,长叹息道:“朕不愿做亡国之君,但是事事皆亡国之象。祖宗栉风沐雨才打下的天下,到了现在将要失去了,我有什么脸面去见列祖列宗?我愿亲自督师与闯贼决一死战,身死沙场没有什么遗憾的,如果在紫禁城里坐着等死这才死不瞑目啊!”

废青李自成围攻北京城,皇帝要出手,大臣们却跟他搞起了辩论赛

李自成进京

这时大学士李建泰跳出来,唾沫横飞地说:“李自成乃无知小儿,废青一个,受奸人利用,蛊惑不明真相的群众。山西是臣老家,待老臣回去坐镇指挥,动一根满指头就可灭了他!”

崇祯皇帝见他说得这么豪气冲天,便赐与他兵部尚书一职及尚方宝剑,让他便宜从事。还亲自送他到正阳门外,给他斟酒三杯,下敕令:“代朕亲征”。赐宴完毕后,李建泰坐着轿子屁颠屁颠地向山西出发,崇祯帝站在城楼上目送李建泰一行逶迤出城。可是李建泰才走了几步路,坐的轿子忽然轿杆折断,崇祯皇帝心里一咯噔:这老头只顾吹牛,凶多吉少啊!

李建泰心里打的小算盘却是山西曲沃老家还藏着万贯家财,这次带兵去先将自家的钱财抢了出来才好。他调来数千人马,甚至西洋教士汤若望都随军出征,负责火攻水战,但行军到京南涿州,逃散三千多人,只剩下五百来号人。刚到保定时李建泰惊闻老家曲沃陷落,家中资财散失一空,他急火攻心就病倒了。行动顿时慢下来,每天不过走三十里,手下士兵也纷纷逃散。走到广宗,守城知县不认识他,一连三天不准他入城。李建泰老羞成怒,下令官兵攻城。城攻破后,杀死乡绅,鞭笞知县。至保定时,李自成军逼近,明军不敢前进,李建泰已病,中军郭中杰眼看打不过,便向李自成投降。其后,保定被破,李建泰自刎不成,被李自成下属捕获。他就这样白白地辜负了崇祯皇帝的厚望,让北京失去了南面的屏障。

早在李自成从南面、八旗兵从北面进逼北京城时,崇祯皇帝便想迁都南京。但他转念一想,如下令迁都南京便意味着朝廷会放弃北京及河北广大的领土,收复辽东更是不可能了。他有时偶尔透露出这一想法,一班御史便七嘴八舌地反对。大臣们心想在北京过惯了,迁南京去可能又面临着像李自成一样下岗失业的风险,便也跟着御史起哄。再说了,不管是满清的人还是李自成的人来北京,换的只是皇帝,他们的大臣照样有得做。崇祯皇帝灵机一动,何不唆使某个大臣提出迁都的议案?到时如果被御史弹劾便可以找这个大臣来顶罪,杀了他来塞天下人之口也罢。

但大臣们也不笨,他们才不想为这个娃娃皇帝去死哩,再想起他们老朱家,从朱元璋到朱棣,对他们读书人可是威逼利用,从来没给啥好果子吃。贪了几两银两,动不动就剥皮。那个读书种子方孝孺可是死得惨啊,竟然株连十族!老婆女儿送去当官娼,死了喂野狗。

所以大家心照不宣,辩论赛的主题换了一匝又一匝,但就是不辩迁城这事。就连要召回宁远吴三桂的四万关宁铁骑,兵部尚书都迟迟不给盖章下命令,怕担责任,怕被后世史官骂是放弃山海关外领土的卖国贼。

这吴三桂眼看李自成围了北京城,他心底却打着小算盘:一是怕背放弃宁远等关外领土的黑锅;二是想坐山观虎斗,要让禁军与李自成火拼一阵,他再杀回北京收拾残局。所以他故意慢吞吞,不慌不忙地领兵入关。他还未到北京,便收到崇祯皇帝煤山自刎和李自成抢了他的心上人陈圆圆的消息。他当场摔了一个茶缸,骂了几句操你大爷,一怒之下干脆开了山海关,充当八旗兵入关的马前卒。

其实北京城是几百年的都城,本来城高水深,易守难攻。崇祯皇帝准备坚守,等待各地的勤王之师。李自成也是望城兴叹。那么李自成最后又是怎么打下北京城的呢?据史料记载,北京的城门是守城的大臣和太监自己打开的,这也应了民谣里的那句“打开城门迎闯王”。

史书上有太监王相尧开德胜、阜成二门,太监曹化淳开广安门,兵部尚书张缙彦开正阳门,成国公朱纯臣开朝阳门,“奸民”开德胜门等等说法。最可恶的是成国公朱纯臣,身为世袭勋臣,受诏命统领诸军和辅助太子朱慈烺,却“迎门拜降”。

十八日晚,崇祯皇帝手执三眼枪与数十名太监骑马出东华门,想逃出北京城,却被乱箭所阻。再跑到朝阳门,朱纯臣竟然闭门不纳,直接断了崇祯皇帝的退路。崇祯皇帝无奈之下逃往安定门,守城明军已作鸟兽散,大门深锁,太监以利斧也无法劈开。天已拂晓,大火四起,只好重返皇宫,城外已经是火光映天。

废青李自成围攻北京城,皇帝要出手,大臣们却跟他搞起了辩论赛

明朝崇祯皇帝自缢的地方

此时天色将明,崇祯皇帝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却无一人前来,他叹道:“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最后在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时年33岁。身边仅有提督太监王承恩陪同。

看来,大明朝还真不是被满清给灭的,是被内部自己人给灭的!应了《红楼梦》里大观园抄家时探春说的那句话:“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