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教育意義深遠,其實我們都在取經的路上,取捨看個人

大家好,歡迎觀看小魚說說故事。講故事我是認真的,期待與您一路伴行。

閒話不多說,今天我們不講三國,那麼講什麼呢,講講西遊記。

《西遊記》教育意義深遠,其實我們都在取經的路上,取捨看個人

《西遊記》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自明代一問世就被貼上禁書的標籤。

為何?

因為《西遊記》表面上看起來是一部神魔玄幻小說,也許僅供人們茶餘飯後消遣一番。

其實不然,西遊記它隱含深意,對當時的封建統治極為不利,所以被定性為禁書。

何解?

《西遊記》教育意義深遠,其實我們都在取經的路上,取捨看個人

首先西遊記故事裡面的統治階級是道佛兩家,吳老先生所描寫的道家可不是所謂的清靜無為,淡泊名利的世外高人。同樣佛家也不是什麼善男信女,慈悲為懷的出家人。

他們都有各自的政治目的,雙方相互博弈,機關算計。

其次是故事裡被統治階級的民間環境,吳老先生所描寫的是一種病態社會形態。人民生活疾苦,盜賊橫行無忌,妖人當道,群魔亂舞。

《西遊記》教育意義深遠,其實我們都在取經的路上,取捨看個人

下面舉例為證。

關於道佛的博弈以及各自的目的,大家可以參考我前面的三篇文章,已經講得很詳細了。這裡就不再重複了,今天主要講講民間背景。

唐太宗年間,唐皇意圖革新,打破傳統世襲制,所以舉辦了開科取士。

西遊記主角之一的唐僧的父親海州陳光蕊,草根中了狀元。馬上就被當朝丞相殷開山收為佳婿,成了殷氏一家人。

陳光蕊本來十年寒窗苦讀,今朝魚躍龍門,即將分享甜美蛋糕。怎料上任途中被蟊賊害了性命,萬事皆休。

《西遊記》教育意義深遠,其實我們都在取經的路上,取捨看個人

這種結局,在當時的環境下,又是必然的結果。

為何?

因為他根基淺薄,羽翼未豐,卻過早站隊。

所以他的行為既不符合競爭對手的利益,也不符合唐王的初衷,必然是風吹雨打留不住。

這同樣反映出了當時的社會黑暗,官場格局已定,等閒之人難以插足。民間蟊賊為了一點錢財,就敢謀財害命。是膽大包天?還是有恃無恐?

無論如何,最後他們都會沒有好下場的,蟊賊自己心裡想必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說,這才是真正可怕的亡命之徒啊!

然而人都不是生而為賊,是當時的現實環境所造就的。那麼當時社會的黑暗,由此就可見一斑。

《西遊記》教育意義深遠,其實我們都在取經的路上,取捨看個人

我們再來說說西行取經這一路上,到哪都有妖魔作怪。

百姓是敢怒不敢言,還好心勸導唐僧師徒早些離去,莫要白白丟了性命。

作為佛家行走人間的代言人,唐僧自是從善如流。

他常說:善哉善哉,多謝老丈提醒,我們即刻啟程,絕不多事。

可偏偏天生石猴,孫悟空那就是一個愣頭青,無論大小妖怪都要正面剛一波。

小妖一棒打死,結束它罪惡的一生,自是不用多說。

但凡大妖哪個不是有後臺的,你是殺不得的。

人家只是誤入人間,一時放縱,算不得什麼,收回去調教一番即可。

孫悟空氣的抓耳撓腮也沒奈何呀,別忘了自己頭上的那個圈。

你只是用來剷除異己的,怎能讓你誤傷了自己人呢。

《西遊記》教育意義深遠,其實我們都在取經的路上,取捨看個人

這算什麼?這不就是:高貴美麗的人犯了錯誤,我們要不分青紅皂白地去原諒。

低下醜陋的人犯了錯誤,我們要不顧天地良心地去譴責。

西遊記中有些妖精其實是冤死的,人家並未作惡,餐風飲露,吸食日月精華,

整日裡吟詩作對,日子好不逍遙快活。怎料飛來橫禍,慘死家中。

《西遊記》教育意義深遠,其實我們都在取經的路上,取捨看個人

就是因為你不該得道成精,就是因為你沒有後臺,無人作保。

你不死才怪,通天之路那可是屍山血海,白骨化舟,豈能人人都成大仙。

靜下心來讀《西遊記》,你會發現它具有非凡的意義。

即便是在當下,也是具備一定的教育意義。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了。點關注,不迷路。

大家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