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我军缺装备怎么办?冯仁恩两次伏击战,缴获许多物资渡难关

抗战中我军缺装备怎么办?冯仁恩两次伏击战,缴获许多物资渡难关!

1938年4月,冯仁恩遵照新四军军部的命令,率领游击队支队一大队300多人挺进信阳县四望山开创敌后抗日根据地。

抗战中我军缺装备怎么办?冯仁恩两次伏击战,缴获许多物资渡难关

[少将冯仁恩]

上级之所以选用冯仁恩到信阳一带开辟四望山敌后抗日根据地,是考虑到冯仁恩原隶属于红四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当时的活动区域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

选派冯仁恩回到信阳一带开展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不用说是考虑到冯仁恩的家乡就位于那片区域,中国人的乡土观念,以及本来红四方面军在当地留下的良好的印象,无疑为冯仁恩开展工作提供了独天得厚的条件。

冯仁恩当然不会辜负上级的厚望,当他率部再次回到家乡,向乡亲们讲述日本帝国主义给我国侵略带来的伤害,当然,包括家乡的乡亲们,亲眼目睹日军的烧杀成性,都义无反顾的加入到冯仁恩领导的,专门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新四军队伍里来。

冯仁恩进入信阳这一带活动,可谓如鱼得水,伴随部队的日益发展壮大,面临的首要问题首先是武器装备严重不足,再有就是服装五颜六色,丝毫体现不出一支正规军的气势。当然,占据信阳以及周边地区,主要是县城和重要集镇的日军,哪能看到在他们的眼皮底下活跃着时时打击袭扰他们的新四军呢。

抗战中我军缺装备怎么办?冯仁恩两次伏击战,缴获许多物资渡难关

日军要想方设法剿灭冯仁恩领导的新四军游击支队一大队,而冯仁恩当然会以各种方式,来袭扰消灭日军,光复国土。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冯仁恩凭借对地形的熟悉,打击日军的方式可以说太多太多了。

这里单说京汉铁路,京汉铁路可以说贯穿信阳全境,虽然日军在重要的通道桥梁和隧道等地方修筑了炮楼,设置了哨卡,严防中国军队的袭扰。

但是,在漫长的铁路线,日军自身兵力不足,怎么可能处处设防,到处派人站岗呢。京汉铁路这条交通线,可以说承担着日军侵华的大动脉,每天从铁路上运送的各种物资,五花八门。

打火车,搞武器,更好地壮大抗日力量,自然成为上级交给冯仁恩率领这支游击支队的重要任务之一。

1939年秋天的一天,冯仁恩接到情报说日军有一列敞蓬运兵车将经过信阳往武汉方向,冯仁恩摊开地图,发现在东双河那里设伏比较好。

抗战中我军缺装备怎么办?冯仁恩两次伏击战,缴获许多物资渡难关

因为东双河两侧都是高坡,处于居高临下的位置,在那里设伏非常隐蔽,日军不易发觉,冯仁恩还感到打火车可不是在平地上打仗一样简单。

他知道火车速度快,如果单纯的开枪很快就能让火车驶出战场,最好的办法是使用手榴弹炸,既能震慑日军,又能炸坏火车的零件,迫使火车停下来,那才能更好的起到伏击的效果。为此,他让战士们多准备手榴弹,一旦开打时,把手榴弹一颗颗扔进车厢。

一切准备妥当,冯仁恩立即带领一部人马在东双河高坡两侧悄悄埋伏起来,当日军乘坐的敞蓬运兵车渐渐驶入伏击圈,冯仁恩大喊一声,举起枪向日军进行射击。

顿时,埋伏在高坡两侧的战士手榴弹齐飞,像冰苞一样落到车厢里,炸得日军血肉横飞。尤其是火车头被炸伤,火车行驶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

战士们手里的各种武器都一起向日军进行猛烈射击,很多战士冲下高坡爬上了火车和日军进行战斗。这一场伏击战打死打伤300多个日军,缴获了不少武器弹药,在一定时期内解决了这个支队武器弹药不足的大问题。

1941年10月中旬,已经担任第38团团长的冯仁恩率部驻扎在九口堰。派出去四处侦查的侦查员回来报告,日军第3师团的一支运输队,每天清晨都要从广水镇向驻守在应山县城的日军运送物资。这支运输队的运送能力非常可观,每次运输都有100多辆马车,当然,担任押运的由40多名日军护送,以保证路途中的安全。

1941年这一年,特别是下半年对于新四军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时期,各种物资奇缺,面对日军运输队运输的物资,对于冯仁恩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一般急迫。

但是,伏击日军运输队决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美好,更不是抗日神剧里表演的那样,只要日军进入伏击圈,埋伏好的八路军或者游击队几声枪响后,日军马上掉头就跑,那般高奏凯歌。

很多时候是需要付出巨大的牺牲的。比如抗战初期,八路军第115师发动的平型关伏击战,也是日军担任运输的辎重部队,八路军虽然以居高临下的状态和日军作战,由于日军的武器包括战斗力是非常强悍,虽然,第115师最终取得了平型关战斗的胜利,八路军损失也是非常大的。

抗战中我军缺装备怎么办?冯仁恩两次伏击战,缴获许多物资渡难关

由此也使得中国军队和日军作战的比例,很多时候是按照一比五来配备,即一个日军往往要用5个中国军人与其战斗,才能保持理论上的胜利。可见,在实战中,无论是国民党军,还是八路军和新四军,每一个战斗的胜利,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哪里进行伏击呢,冯仁恩决定设在应山县城与广水镇之间的九眼桥,在那里设伏由于处于丘陵地带,交通不便,就是日军得到消息赶去增援也因为时间较长,不能很快达到。

当然,这就要求伏击战一定要打的快,打得狠,在日军未能赶来之前,把战利品通通运走,不让前来增援的日军发现踪迹,才算起到效果。

冯仁恩命令伏击部队进入伏击阵地后,必须注意隐蔽,不能让日军有丝毫察觉,造成前功尽弃。

当伏击部队进入九眼桥阵地后,日军运输队终于慢慢进入了伏击圈,早已等候在公路两旁的战士们一起向日军开火。猝不及防的日军,马上各自为战,同时,又要顾及不能伤及马匹。

抗战中我军缺装备怎么办?冯仁恩两次伏击战,缴获许多物资渡难关

可是,新四军指战员们毫无顾忌,既可以瞄准日军开火,又可以向夺路狂奔的马匹射击。由于山路狭窄,日军运输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在战士们连续打击之下,只能顾及自己的姓名仓皇而逃。

这一仗打得漂亮干脆,负责押运物资的日军运输队大部被消灭,100多辆马车装载的枪支弹药、药品、被服、马匹全部被缴获。负责这次伏击战的指挥员按照冯仁恩下达的命令,马上赶起大车快速离开战场,不计较对散落战利品的清理,以免让闻讯而来的日军咬住。战士们听到命令后,以最快的速度,把运输队重新调理好,向九口堰新四军第38团驻地而去。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