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日本投放原子彈的真實意圖?


美國在日本投放原子彈的真實意圖?


1945年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的兩枚原子彈,對日本來說,無異於一場災難。如此具有殺傷力的武器,美國為何要選擇在日本投放?

傳統的觀點認為:美國為了報復日本偷襲珍珠港,併為了縮短第二次世界大戰,減少美軍傷亡,同時還對另一個超級大國蘇聯炫耀一下美國的軍事實力。在投放原子彈後的第二天,杜魯門就發表聲明,要日本接受提出的條件,早日投降,否則的話,日本只會自取滅亡。


美國在日本投放原子彈的真實意圖?


美國在日本投放原子彈的真實意圖?


但是有些日本學者對上述的看法提出了質矩。1986年3月,金子郭朗在日本《文藝春秋》特別號上發表《美國選擇廣島投擲原子彈的原因》一文。文章說,日本駐華盛頓的7名記者通過査閱美國國會公文文書館、當時美國政府的有關機密文件和有關人員的日記、著作後發表觀點:避免100萬美軍陣亡的說法是不可信的。當時美軍絕密文件《日本登陸作戰綱要》記載,美軍準備在日本進行兩場登陸作戰,一是九州,二是關東平原,在擬製這份綱要時,美總參謀部曾徵詢過西南太平洋軍司令部的意見,得到的答覆是九州登陸作戰的頭30天將死亡5萬多人,而麥克阿瑟堅持認為事實上不會有那麼多傷亡。總之,不論從哪個文件也找不到死亡100萬人的推算數字。所以,他們認為,宣稱避免100萬美軍陣亡完全是一種誇張,是為了使投擲原子彈的行為合理化。

究其最終目的,美國為什麼在日本投擲原子彈呢?原因之一是,記者們根據所査閱的資證明,在原子彈研究初期,美國就已確定對日本使用原子弾,並把它當作一次實驗。美國還曾計劃把這種未有充分把握的原子彈用來轟炸集合在特魯克群島的日本艦隊,以避免萬一原子彈不爆炸後洩露機密。隨著原子彈試驗成功,他們堅持要用原子彈進行攻擊,目標選擇在人口集中,沒有遭到普通轟炸的城市,以便科學家同行觀測原子彈的功能,檢測其威力。

另有一個原因是,美國迫於議會強大的壓力而最終決定使用原子彈,因為美國研製這兩顆原子彈耗資巨大,花了20億美元。

當年美國在日本投下的兩顆原子彈至今讓人膽寒,之後氫彈,中子彈的研製也相繼成功。核武器的更新換代確實有益於壯大美國軍事實力,但對於世界和平來說,無異於埋在身邊的一顆定時炸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