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湘東北地區戲劇的代表巴陵戲,有何特點?

非物質文化遺產,湘東北地區戲劇的代表巴陵戲,有何特點?

巴陵戲,因其起源和流行的地區就是古代稱為巴陵的湖南嶽陽一帶而得名,又因藝人皆是出自巴陵和湘陰而被稱為巴湘戲,又因巴陵舊時屬於嶽州的範圍內,民間稱為“嶽州班”。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是湖南省岳陽市最重要的曲藝劇種之一,其主要在湖南、湖北以及江西部分地區流行。明代萬曆年間,崑曲傳播到湖南嶽陽一帶,並與當地的民間歌曲、曲調以及方言相結合,逐漸演變為具有岳陽特色的曲藝劇種,明末清初,弋陽腔也傳播到岳陽一帶,對粗具規模的巴陵戲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非物質文化遺產,湘東北地區戲劇的代表巴陵戲,有何特點?

乾隆年間,巴陵戲以唱彈腔為主,兼唱崑曲和雜腔小調。清末是巴陵戲的鼎盛時期,出現了很多經典的劇目和職業班社,以及很多有名望的藝人,在表演上皆用嶽州官話為主要語言,因而具有湖南嶽陽一帶的濃厚的鄉土氣息以及民俗人情氣息,巴陵戲逐漸演變為一個穩定的曲藝劇種,1952年,正式更名為巴陵戲。2006年,巴陵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湘東北地區戲劇的代表巴陵戲,有何特點?

從崑曲和弋陽腔的聲腔中,巴陵戲從中借鑑精華部分形成了獨特的聲腔,主要以彈腔為主,兼崑曲和雜腔小調。其中彈腔分為西皮和二黃,能夠巧妙地將南北二路曲調相互結合融會貫通。南北聲腔交匯,具有獨特的風格,在演出中,巴陵戲的伴奏方式分為文場和武場,主要以打擊樂器為主,如板鼓、堂鼓、大鑼、小鑼、雲鑼、馬鑼等,文場的伴奏樂器很少。巴陵戲有一套完整的鑼鼓經,具有獨特而震撼人心的效果。

非物質文化遺產,湘東北地區戲劇的代表巴陵戲,有何特點?

巴陵戲的角色行當主要分生、旦、淨三大行。其中生行有老生、三生、小生、貼補等;旦行有老旦、正旦、閨門、二小姐等;淨行則包括大花臉、二淨、二目頭、三花臉等。各行當之間的界限並不嚴格,一名演員可以表演幾個行當。演出中頗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畫,在表演上有自己獨特的表演程式,具有粗獷、細膩的藝術風格。為了嚴格把握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和思想變化,巴陵戲的表演分“內八功”和“外八功”等基本功。“內八功”指的是喜、怒、哀、樂、悲、愁等能夠表達人物感情的表情,面目表情豐富,增加對這種表情的理解,準確地刻畫人物的心裡,表達人物情感。

非物質文化遺產,湘東北地區戲劇的代表巴陵戲,有何特點?

“外八功”則泛指手、腿、身、頸及鬍子等外部軀體動作的運用。在表演中,巴陵戲認為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因而在表演中很注重演員眼神表達,目前在巴陵戲中常用的眼神表演有三十多種,如正眼、斜眼、喜眼、怒眼、哀眼、病眼、賊眼、妒眼、媚眼等,更加傳神地表達人物的心理變化和性格特點。在歷史中,巴陵戲演員改編和創作了大量的劇本,種類豐富,內容翔實,傳統劇目有四百多出,其創作多取材於歷史演義和話本,也有從其他曲藝中移植過來的,較為有影響力和深受百姓好評的劇目有《打嚴嵩》、《九子鞭》、《夜夢冠帶》、《崔子獄齊》、《打差算糧》、《張飛滾鼓》、《三審刺客》等。

非物質文化遺產,湘東北地區戲劇的代表巴陵戲,有何特點?

巴陵戲是湘東北地區戲劇的代表,在湖南省乃至全國的地方大戲劇種中佔有重要地位,具有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是研究岳陽歷史文化和民風民俗的“活化石”,又是研究中國戲曲流變和地方劇種成型、發展的寶貴資料。在時代的發展中,巴陵戲沒有逃脫掉戲曲沒落的趨勢,其生存日趨困難,急需社會各界人士和專家學者的幫助,相信不久之後,巴陵戲可以重現往日的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