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好人」王兆言:用奉獻和真情托起最美夕陽紅

王兆言,1962年12月出生,經區鳳林老年公寓院長。2004年擔任老年公寓院長以來,以“一切為了老人,為了老人的一切”為行動宗旨,始終堅持“內抓管理,外樹形象”的服務理念,處處為老人幸福生活著想,不斷改善老人的生活環境,提升員工的服務理念,守住了老人們的夕陽美好。

百善孝為先,帶頭樹典範

王兆言常說:今天的老人就是明天的我們,善待了老人就等於善待了我們自己。那時候,村裡還沒有老年公寓,王兆言還是個體老闆,五保老人們都是各自生活在自己的家中。冬天每一個下完雪的早晨,五保老人們的院子裡總會有王兆言的身影,他默默地為老人們掃除積雪。

2004年,鳳林老年公寓建成開放。初期入住的大部分都是五保戶老人,脾氣性格都不同,而王兆言由於多年自願照顧五保戶老人,已經很熟悉他們的脾氣和生活習慣。鳳林村委會多次討論後,安排王兆言擔任鳳林老年公寓院長。王兆言擔任院長後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資金緊缺,但他從未因此虧待老人。有時候老人們想吃點不一樣的蔬菜瓜果,王兆言二話不說,安排工作人員聯繫進貨商。此外,王兆言還多次聯繫愛心單位到老年公寓舉辦活動,愛心單位捐贈的物資也全部用到了老人身上。而另一邊,王兆言則帶頭節省開支,自己和工作人員的伙食長時間不變,吃的都是最普通、最便宜的菜。老人們吃“好”,工作人員吃“飽”成了老年公寓不成文的規定,省下的錢全部用在了改善老人的生活質量上。截至目前,王兆言聯繫愛心單位捐獻的物資達50多萬元,老人們的生活質量因為王兆言的存在而變得日益提高。

鳳林老年公寓共入住160多名老人,王兆言既是院長,又是老人們的“兒子”。每天6點多鐘,他都會準時來到老年公寓,不管颳風下雨,嚴寒酷暑,已成為他多年來的習慣。老人們有什麼事都樂意對他說,雖然老人們的表達能力不強,但是他從不嫌煩,總是耐心地傾聽。住在三樓的張大叔下半身殘疾,常年靠輪椅代步,不方便到樓下的棋牌室娛樂。王兆言知道後,不僅安排人經常推他下樓和大夥兒一起玩,還專門購買了一副象棋放在張大叔房間裡,讓他不用下樓就能和老朋友們下棋。正是靠著這樣的細心和貼心,老年公寓的五保老人們提起王兆言個個都豎起大拇指。

不怕苦不怕累,勇挑責任重擔

擔任鳳林老年公寓院長之後,王兆言深知自己肩上責任重大,通過外出學習、實地走訪等方式積極探索老年公寓發展的方向和途徑。

為了在提升老人飲食健康的同時,還能節省老年公寓開支。2010年,王兆言多方協調,開墾了六畝自營菜園。菜園裡的無公害蔬菜瓜果成為了鳳林老年公寓老人飲食的一大亮點。春種秋收時菜園人手不夠,王兆言更是親自上陣,鬆土、挖坑、放種,累得腰痠腿疼也從不叫苦。王兆言常說:只有吃得營養,吃得健康,老人才能住得安心、過得開心,子女們才能真正地放心。

有一次,菜園需要種白菜,但是人手不夠,王兆言不顧發燒的身體,像平時一樣照樣幹活。傍晚回家,高燒已經接近40度,家人趕緊把他送往醫院。醫院的大夫得知王兆言是帶著發燒的身體幹了一天體力活後,大聲訓斥他說:“你要不要命了!”王兆言笑著說:“我沒事,但是今天不種上白菜就來不及了。”這番話惹得王兆言愛人眼淚直流。

王兆言住院的消息被鳳林老年公寓的老人們知道後,大家都擔心自己的“好兒子”的身體狀況,紛紛要來探望,都被王兆言一一拒絕了。“我沒事,扛得住。”他總是這樣對身邊的人說。

出院後,王兆言第一時間回到老年公寓看望幾日不見的老人們,老人們握著他的手,流下了心疼的眼淚。

豐富精神生活,陪襯最美的夕陽

有一次王兆言從外地辦事回來,路過門口時碰巧聽到老人們在討論戲曲,言語間流露著對戲曲的渴望和無奈,王兆言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回到辦公室,他放下包就開始尋思著為老人們安排演出。王兆言這一安排,就是15年。15年裡,他聯繫愛心組織舉辦的活動達200多場,包括仁德公益每週天為老人包水餃,戲劇協會、龍海劇社舉行戲劇演出,皇冠中學、外國語學校等看望老人,重陽節、感恩節、婦女節邀請老人兒女和社會組織為老人慶祝節日等。

王兆言為了老人們能過個舒心的生日,除了提醒子女們回家外,還特意準備了一個小餐廳,餐廳中間放著幾個大圓桌。有時兒女們來接老人回家過生日,一聽說餐廳裡有為他們準備的餐桌,而且是一條龍服務,都決定直接在老年公寓裡聚餐,不僅吃得放心,還避免了老人們來回奔波。

對於王兆言的好,老人們都記在心裡。一位大姨說:“以前自己在家的時候,經常跟老姐妹一起去廣場溜達,我倆都喜歡看戲,看別人在舞臺上跳舞,自己心裡也跟著跳起來。沒想到現在行動不方便了,在老年公寓裡還有送上門的演出,別提多開心了!晚年能有王兆言院長守護著,我真的知足了!”(市文明辦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