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婚姻制度是怎么样的呢?和其他朝代又有何区别

女子的相思大抵如此: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即便再高明的女子,陷入爱情的漩涡,也躲不过相思的苦楚。“永浴爱河”不过是人们的一种希望,世间的许多爱情,不过是喝了海水后才慢慢发现,海水和泪水一样的苦涩,一样的咸。可惜,世人只识海水深,却不知道比海水更深更寒的便是相思的苦楚。毕竟,海水的尽头还有海岸,但相思的尽头却依旧是无尽的相思。所以,在这长长的叹息中,李季兰只能独倚高楼,轻抚琴弦。可是人去楼空,抬头却望见一轮满月,月华深浓。曲调悲切处,不禁折断琴弦。

唐朝的婚姻制度是怎么样的呢?和其他朝代又有何区别

一轮满月

此等忧伤,又是怎样的断肠人!这首《相思怨》语言直白,通俗易懂。即便远隔千年她当年的缕缕情丝依然历历如新。也许是基于这种人性化的考虑,唐朝的婚姻制度非常开放:从贵族公主到百姓民女,离婚再嫁都不算什么耻辱。这一点虽然极合人性,但也给唐代女子带来许多负面评价,从衣着服饰到再婚再嫁,更是后世指责她们风流的佐证。张艺谋导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在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里,唐代女子们豪放的装束,其实都经过了科学的考查,比如唐宫仕女图就是服饰艺术上的一例明证。

唐朝的婚姻制度是怎么样的呢?和其他朝代又有何区别

相思怨

但人们仿佛忽略了历史的特性,除了区别于其他朝代的自与开放,大部分唐代女子,还是秉持了所谓的“封建道德”,恪守本分,温良恭顺。王建《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按照习俗,新媳妇过门三天后,要下厨房为大家做饭。但是,新媳妇好做,好媳妇难当,伺候婆婆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于是,这个灵秀的媳妇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让自己的小姑来尝尝口味,看是否符合婆婆的喜好。一首《新嫁娘》,简简单单二十个字,却将新媳妇曲意逢迎、聪明乖巧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这当然归功于王建的文学才能,但也少不了唐代女子的聪明。

唐朝的婚姻制度是怎么样的呢?和其他朝代又有何区别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婚后的才女,当年都曾经花前月下。但进入婚姻后,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孝顺公婆,同样要遵守封建道德规范。离婚是可以的,不过也没那么容易,名节、地位不是每个女人都能轻易放弃的。所以,即便遇到了真正的爱情,迫于婚姻的束缚,有时候也不得不忍痛放下。张籍《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很多人考证说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男女之情,实则寄托了张籍的政治理想。但仅从诗作理解,这首《节妇吟》却不失为唐代女子信守婚姻的典范。人们说“爱情是婚姻的坟墓”,这里的爱情当然是特指婚外恋。

唐朝的婚姻制度是怎么样的呢?和其他朝代又有何区别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实验的结果是荷西又回到了三毛的身边。婚姻以外的爱情,能够给人刺激,但兴奋过后,依然要回归平淡。再大的激情也有燃尽的时候;坚守婚姻,也便守住了幸福的底线。明代瞿佑十分无聊,续写了一首《续还珠吟》:

“妾身未嫁父母怜,妾身既嫁室家全。十载之前父为主,十载之后夫为天。平生未省窥门户,明珠何由到妾边。还君明珠恨君意,闭门自咎涕涟涟。”

此诗不但大肆鼓吹了“在家从夫,出嫁从夫”的封建道德,还标榜了足不出户的“规矩”,在还君明珠时还狠狠地愤怒了一把,闭门思过不禁泪流满面觉得自己非常委屈。

唐朝的婚姻制度是怎么样的呢?和其他朝代又有何区别

三毛

唐代妇女的确是开放的,但也同样是幸福的、自在而又快乐的。她们多情却不滥情,一切爱恨都源于自然与人性。而这风行水上的潇洒和快意,反倒比明代扭捏的矜持来得顺畅、舒服洗手作羹汤,还君明珠泪,都在风流妩媚的背后,增加了智慧与坚强。温柔如水固然是女子的美德,但如一眼活泉,自由奔放,又何尝不是一种风景。刚柔相济,重义也重情,温柔的讨巧,含泪的拒绝,才应该是女子最佳的状态。

· 《相思怨》

· 《续还珠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