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父母15種習慣養出"負責任"的孩子,未來更有團隊合作精神

毋庸置疑,我們都想養育負責任的孩子。

我們期待,孩子長大後能孝敬長輩、能熱愛祖國、能對自己做的事情負責、能關愛身邊的人,最最重要的是,將來他能對自己負責。因而,培養有著高責任感的孩子,可以說是我們初為人父人母最基本的期待。

然而,“責任感”這麼抽象的概念,如何在我們生活中為孩子培養呢?或許每位爸媽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但是,誰也無法知道,它是否正確,是否有效?

我們很多人有時候,其實都是趨向於“逃避責任”的。這是人性的惰性使然。甚至,我們所有人都希望爸爸媽媽能永遠陪在自己身邊,不會老,最好是爸媽有巨大的“財產”可繼承,有衣食無憂的一生等待著自己,過上“米蟲”般的“無憂”人生。

就如同事的孩子近期的趣談,說最近五年級的兒子問自己:“爸爸,我覺得我們家很有錢,只是你裝作很沒錢的樣子,想讓我多奮鬥努力而已,對不對?”同事頓時逗樂起來,順口就回了一句:“對啊,我當年也是這麼覺得你爺爺應該是個大富豪,有一批財產等著我繼承,我也懷疑他騙我,但是到如今都沒消息!”

心理學:父母15種習慣養出

所以,並非誰都擁有幾世都用不完的財富等著自己,並非所有人都能對自己和家人打個包票保證一生無憂,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精神和物質追求,每個人都得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

那麼,我們如何養育孩子,讓他們能對自己的選擇及其對世界的諸多影響,負起責任來呢?

最近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美國享有盛名的育兒網站AhaParenting.com創始人勞拉·馬克漢姆博士,在美國《母親》雜誌以及《今日心理學》上發表有關於孩子責任感培養的更新文章,本文結合其諸多觀點,就責任感問題,結合更多心理學相關文章,整理出15大習慣將是培養孩子“負責任”的重要方法。供廣大父母參考。

首先,最重要的原則,你得將“責任”視為對你的孩子而言,是快樂的事情,而不是負擔。

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自己是“有責任感”的,有能力並且能夠對需要做的事情做出正向的反應。他們需要這些,

一定是為了他們的“自尊”和他們的生活更具有“人生意義”

因此,父母實際上不需要“手把手地教”孩子如何負責任地處理自己;父母只需要教他們——孩子自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積極的貢獻”並與自身建立關聯,是孩子主動“想這樣做的”。(因而,最重要的還是主觀能動性!)

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專注於幫助孩子獨立地“自己掌管自己的生活”,並在必要時支持他學習各種新技能,那麼孩子將希望擔負起“自己的每項新職責”。

與其說服是父母要求讓他負責,不如說是他自身很有動力“對自己負責!”。這是一個微妙的轉變,但它卻足以改變了孩子的整個世界。

心理學:父母15種習慣養出

因此,這裡的15種日常策略,養成習慣的花,可以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自我反應能力”和“責任感”。

1.習慣於培養孩子,主動去清理她自己的各種“混亂情況”!

從協助孩子善後開始,直到她學到為止。如果在一些混亂的家務或某些混亂的過程中,父母可以開朗和友善地引導孩子,對待孩子,她會更快地學習這項“自我整理混亂局面”的技能,並且記住-比如——“我不必擔心“牛奶的溢出”,因為自己會為此負責和處理,下次我也會提前預估。”這比父母恐嚇孩子可能會打翻牛奶杯子、懲罰孩子調皮打破杯子,來的積極有效。

當她犯錯,摔倒牛奶杯、或者灌裝過多牛奶溢出時,鼓勵她自己拿一塊抹布擦拭,或者父母及時遞給她一塊紙巾,這種小事,其實就在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如果父母一開始就默認孩子沒有行為能力,不讓她碰到牛奶或者杯子,親力親為代勞,那麼孩子她就希望父母永遠幫助自己清理善後。這就是習慣!她習慣了不思考,習慣了你鋪好所有的路。

當孩子將積木灑落沙發到處時,避免責罵,而是從小教他:“我們每個人都很會收拾自己的東西。孩子你也一樣,你的玩具必須自己收起來,否則它會被媽媽清理沙發衛生的時候丟失。”

心理學:父母15種習慣養出

總之,只要父母的方法是積極主動的,而不是責罵、大吼大叫導致孩子牴觸和逆反,那麼您的孩子就不會感到防禦和抱怨,甘願為自己的混亂局面負責。當孩子們感受到父母“始終如一”的友好期望時,“我們每個人都會收拾自己的爛攤子...別擔心,媽媽也會幫助你....這裡是給你的抹布;這裡是你的工具箱...“如此積極主動的友好溝通習慣,孩子自然會被正向引導。

2.孩子們有機會為”共同的利益“做出貢獻,貢獻自己的力量。換句話說,讓孩子懂得“付出”!

父母經常觀察,看到孩子對她的弟弟友善,或者聽到她一直在深情的唱歌時,及時的給出肯定和支持。譬如:“你對弟弟真好,你真是個負責任的大姐姐”、“你這麼深情的唱歌,給我們家帶來了歡樂,你是我們家的開心果!”。父母的每一次承認和肯定,都正向地激勵孩子樂於做出貢獻。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在家庭內部和外部的貢獻都應適當增加。孩子們需要承擔兩種責任:自己的自我照顧和對家庭福利的貢獻。

當然,父母不能指望孩子在“一夜之間”就樂於付出和貢獻。父母有節奏有安排地以適合孩子年齡的方式穩步增加一些責任清單,是培養的技巧。譬如,邀請幼兒將吃飯前擦桌子,擺放碗筷。三四歲的孩子可以自己搭配衣服襪子,甚至幫弟弟妹妹安排襪子,五歲的孩子可以幫助你敲敲打打修理傢俱。七歲的孩子幫忙準備泡茶、準備花園澆水,八歲的孩子準備晾曬和摺疊衣物等等,從家務中,讓孩子參與家庭中共同的勞務。

心理學:父母15種習慣養出

3.請記住,沒有一個孩子會時時刻刻主動愛做“家務”,所以做家務是提高孩子家庭責任感的好方法,但記得和他一起做,或者總是讓他有同伴一起做家務,並且給與積極的肯定。

除非父母希望孩子將“家務負擔”視為繁重的工作,否則一開始不要讓孩子在沒有你在場的情況下單獨做家務,直到他們發自內心的,認定自己是家庭日常活動的一分子,(這可能要在孩子臨近成年後才能形成這樣的自覺和自我認同)。父母讓孩子做家務的目標,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完成這項勞動,而是要塑造一個“樂於貢獻和承擔責任”的孩子,所以,一定要記得和孩子進行積極正向的互動反饋。

讓孩子參與的勞動變得有趣。父母根據需要提供儘可能多的次序安排,支持孩子和動手幫助,包括和孩子坐在一起,協助他。要知道,這比自己動手“代勞”要困難得多。提醒自己,我們是在幫助孩子學習技能。並且幫助孩子在完成這些家務時會——感到高興,並對成果進行互動交流,讓孩子獲得“成就感”。這才是我們培養孩子家庭責任感的最緊要的事。

心理學:父母15種習慣養出

4.始終讓孩子“自己做”和“幫助”。

幫助孩子發現自己做的貢獻,並獲得“滿足感”。這比父母自己單獨快速或完美地完成一件事更為重要。所以,父母習慣於鼓勵孩子“自己獨立做”某事,並在旁指導和支持、激勵,日積月累的小事持之以恆,是對孩子“責任感”培養的強化。

5.與其簡單地下達命令,不如讓孩子思考。

例如,早上起床對那個睡眼朦朧的孩子,不要總是著急趕時間和命令“快點去刷牙!書包都準備好了嗎?別忘了帶作業本!” 換個問法:“孩子早上好啊,新的一天準備去上學,現在是7點20分,馬上需要做些什麼?”

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思考怎麼做好一週清單,行動計劃、課餘時間安排表等等,目的是使孩子日復一日地專注完成自己定下的清單,直到將其內化成習慣,並開始管理自己的起居安排。

心理學:父母15種習慣養出

6.提供參考方案和列計劃表格。

表格化、流程化安排自己,對兒童的生活至關重要,它能使得孩子進行一系列不那麼誘人的任務來自我管理,讓每一天日程化、習慣成自然。

比如,掌握準時準點就寢時間的習慣、養成成功的學習習慣等等。同時,生活上,他們通過掌握每日重複的洗衣服、洗紅領巾或安排全家人就餐準備等日常家務,來學習基本的生活技能。

7.教孩子對他人負責。

當女兒傷害了她弟弟的感情時,請不要馬上強迫她道歉。她當下不會是故意的,給她更多的機會合理解釋自己、表達自己,傾聽完她的感受再做出家長的評判,這樣既能解決問題,又能幫助女兒解決和平息那些使她“咆哮”“對弟弟發火”的糾結情緒。

一旦孩子情緒平穩後,問她可以做些什麼來彌補“姐弟情誼”。這時你會驚喜的發現,孩子自己也明白用一些自己的方式道歉。比如通過給弟弟讀一個故事,或者幫助他安排玩具,或者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等等,這樣孩子才能主動學會對他人負責。(這比父母直接命令她該怎麼做,來的更加民主和發揮孩子的主觀意識。)

這樣做同時也告訴了孩子,對他人的傷害是有代價的,孩子該主動負責彌補感情傷害。但是由於父母沒有強迫,她能夠選擇進行彌補,使彌補的感覺良好,這將大大激發孩子對他人感受的主動認知。

心理學:父母15種習慣養出

8.損害別人的物品要賠償,並且是用孩子能負責的代價。

比如,孩子們該用自己的零花錢來支付丟失的圖書、玩具,給別人家打破的窗戶等等,為自己做錯的事,用自己的小財產來承擔後果,那麼孩子再次犯規的可能性就更小。

9.不要急於為困境中的孩子大包大攬。

父母可以幫忙解決部分問題,幫助他克服自己的感情和恐懼,並確保他不迴避困難。但是一定給孩子機會讓他自己主動解決問題,無論是需要道歉、還是以更具體的方式進行修復友情。

10. 規範一些特定責任、適當增加問責制。

明確說明孩子需要做出負責任的選擇:

“吃完香蕉,香蕉皮暫時沒地方扔,也不要扔地上是最起碼的公德心,帶著有香蕉皮的垃圾袋行走雖然有點不舒服,但我們是從不亂扔垃圾的,所以,把垃圾袋拿在手上,一直到遇著垃圾桶為止。”

“這個公交車上幾個位置的標誌說明是為老弱病殘孕保留的,所以我們當然不能霸佔那個位置。遇到老弱病殘孕乘客,我們要優先讓他們坐!”

心理學:父母15種習慣養出

兌現對孩子的諾言,不要找藉口。如果您在答應他玩遊戲時沒有遵守,為什麼他要負責履行與您的諾言和協議?古時候有個故事關於“曾子殺豬明不欺”,也有同樣的做法:

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買東西,小兒子哭喊著也要去。她對孩子說:你好好在家等娘,娘回來叫你爹殺豬娃給你吃。孩子不鬧了。當她從集市回來,曾子正在磨刀,準備殺豬。她急忙對曾子說,豬娃不能殺,

我是哄孩子玩的。曾子說:大人怎能對孩子無信呢?母親不守信用,孩子便會失信於人,答應孩子的事是不能反悔的。曾子的妻子點頭稱是,和曾子一起殺了豬娃。曾子深深懂得,誠實守信,說話算話是做人的基本準則,若失言不殺豬,那麼家中的豬保住了,但卻在一個純潔的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這曾是我兒時尚且沒有文化的奶奶都能講給我聽的故事,教我做人。這些小故事,可收藏講給孩子聽!從小便給孩子、家人營造一種遵守公德的形象、從小便給孩子“做人基本準則”的觀念灌輸,也是增強孩子責任感的途徑之一。

11.切勿將孩子貼標籤、下定義為“不負責任”

批評孩子時,永遠不要將孩子下定義,“你不負責任、你是個壞孩子”等等類似下定義的語言習慣,切忌少用,相反,要教給他負責的一些技能。比如:“XXX做,就是負責任的表現,就像XXX一樣!”通過正面的教導,給孩子樹立積極形象。涉世未深的孩子,很多基礎的技能,是從原生家庭習得的。

例如,如果他總是丟東西,請幫助他發展所需的技能以改變“丟三落四”,而不是直接說:“你這個健忘的傢伙!”。最好,教他在他離開任何地方(離開家出遊,去學校,足球訓練返回)時停下來,並提示他帶回家所需的準備的一切行李。日常生活的訓練,孩子將逐步學會對財物的負責、對言行的負責。

心理學:父母15種習慣養出

12.教孩子制定書面時間表、形成一段時間內的清單化、表格化自我管理。

生活規律表單化、清單化,這對於過小的孩子似乎為時過早,但是對4-12歲的孩子卻至關重要,甚至在我們成年人的現實生活中,那些曾在高中前就掌握這項技能的人,好習慣也受益終身,對日後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節奏有著重大影響,否則他們將無法完成更多工作。“有序安排”也是實現個人“負責任”能力的表現。

如何開始?只需拿一張紙,在左邊列出一天中的幾小時,然後問孩子這個週末他需要做什麼。發揮孩子主觀能動性,從他進行棒球比賽,鋼琴練習,生日聚會以及遊玩項目的所有步驟-購買材料,建造樂高,逐步培養孩子對時間、任務的條理化安排能力。

而且,這項能力,可以降低壓力,因為孩子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完成、分幾個步驟完成。最重要的是,它教會他們管理時間並“為自己的承諾負責”。所以說,育兒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這些細節的鍛鍊,足以拉開很多孩子的差距。

13.所有孩子都需要“有償工作”的經驗、經歷。

所有孩子都需要有償工作的經驗,這會教會他們在現實世界中的真正責任。首先,付錢給您8歲的孩子做你通常不會想到的額外任務(家務除外,家務請不要總是變成有償勞動,這是不利的)(譬如——用毛巾洗車,沖刷過道、在花園裡整理雜物、代賣家中快遞紙盒等等),或者在放學後或暑期工作、社會實踐等等。在家庭以外的工作中,讓孩子有機會體驗離開父母親的付出,一定程度上的自食其力,一方面可以讓孩子體驗“幸福來之不易”,另一方面體驗工作的成就感,對待任務更有責任心。

心理學:父母15種習慣養出

14.營造一個無責家庭”環境

有一個“追責”習慣一直在我們生活中圍繞,我們所有人都想在事情出錯時該責備某人。似乎以為追究責任可能會阻止問題再次發生一樣,以便免除我們的責任。

然而實際上,“責備”使每個人都具有“防禦性”,而不是積極地提出修改方案

,這時人們更關注於檢查自己的後路。這是孩子對父母撒謊的第一原因——防禦受到懲罰、責備。

更糟糕的是,當我們責備孩子時,孩子狡辯過程中會發現“各種各樣的原因”來說明並不是他們的錯(至少在他們自己的心中),因此有牴觸心理的他們,“承擔責任”的可能性就更低了,這也是一些父母強調過不能再犯的問題一直重演的原因。

和責備相反的,是“無條件的愛”。

在家庭氛圍營造中,主動承認錯誤,“主動歸因”,帶頭承擔責任,這是一種很好的做法,可以通過誇大家長的責任來建立自己的榜樣。孩子因父母的主動自查責任的習慣,也會學習自我追查。這也是“責任感內化”的鍛鍊。

15.教導孩子們,一個人之所以與眾不同,之所以能成為一個人,就是因為他明白自己的權利、義務、責任!

日常生活中,教導孩子責任義務和權權利相輔相成,實例非常之多。譬如選擇哪個時間段看電視是孩子的權利,但在這之前完成分內該做的事是義務和責任;選擇和哪個同學交朋友是他的權利,但對朋友真誠和友好、一起玩期間互相保證安全是責任等等。

心理學:父母15種習慣養出

莫泊桑曾經說過:“生活,既不像你想的那麼簡單,也不像你想的那麼複雜。”養育一個孩子也一樣,它沒那麼簡單,也並不複雜,關鍵是父母帶著一顆“愛和責任”的心,陪伴他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