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沒教養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3種表現",第一種就讓人反感

長大沒教養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3種表現",第一種就讓人反感

一個有教養的人,不管是在什麼場合,都會受到別人的尊重,以後的發展自然也就不會差。

相反一個沒有教養的人,到哪裡都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也不會受到別人的喜歡,以後的發展自然也不會太順利。

俗話說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難就難在孩子的教育問題,孩子的素質反映出家長的教育是否成功。孩子的不良行為會給家長戴上"沒有教育好下一代"這頂帽子。孩子的表現出來的行為代表的不僅僅是個體,可能是某某家的孩子,某某地方的人等等。

長大沒教養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

而孩子是否有教養,就是可以從孩子的日常生活來判斷,吃飯這件小事情是每天不可或缺的事情,也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

作家韓寒說過,上帝給人一張嘴巴就是用來吃飯。連飯都不能好好吃,你還能做好什麼事?

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有這三種行為,會特別的惹人煩,長大後也會沒出息。

長大沒教養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

1、 吃飯吧唧嘴

我個人是非常討厭吃飯吧唧嘴的這種行為的。或許有人覺得孩子吃飯吧唧嘴是很正常的,與自身的教養更是沒關係的。但是我每次遇到孩子吧唧嘴的行為,就會對這個孩子的印象分立馬沒有。你們是否有和吃飯愛吧唧嘴的人一起吃過飯,全程真的是特別不舒服。立馬沒有食慾,而且聽著吧唧吧唧的聲音特別煎熬。

長大沒教養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

家長們如果發現自家孩子有吃飯吧唧嘴的行為應該讓孩子改掉這個壞習慣。在以後的生活中,與別人共餐,吃的可能不僅僅是飯,更是別人對你的印象。

耐心的引導孩子改掉這個壞習慣。不僅提高孩子自身的修養,也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長大沒教養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


2、

在盤子裡翻來翻去

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夾菜要夾自己這邊的。但是現在很多孩子在吃飯的時候,都有在盤子裡翻來翻去的行為,這種行為是非常不禮貌,而且不衛生的。

有些孩子在家的時候就養成了愛挑挑揀揀的習慣,家長們也總是覺得孩子小,愛吃什麼就吃什麼就好了。但是孩子在外邊遇別人一起吃飯的時候,自然而然也會去挑挑揀揀,翻來翻去,就為了翻到自己想吃的菜。

這種行為是非常不禮貌的,別人會在裡唸叨:這孩子就像沒吃過東西一樣。也反映出了孩子的家教,會覺得孩子沒人管教。

長大沒教養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

3、 在吃飯的時候做出不文明舉動

俗話說:食不言寢不語,就是讓我們記住餐桌文化也是極為重要的,我們應該遵循最基本的禮貌。

有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做出抖腿、摳鼻子這些不文明的行為,會嚴重影響同桌吃飯人的食慾。

孩子在家抖腿或許無大礙,但是養成一定的習慣,在外邊也會抖腿,這個行為是非常不雅觀的。以後踏入社會,都會就會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大家都特別討厭這種沒有修養的行為。

摳鼻子這個動作孩子小的時候扣幾下還行,但是以後長大在公共場合這樣,會讓人覺得這是個不講衛生的人。

而且孩子經常摳鼻子,不僅會損害鼻粘膜從而感染細菌,更會影響自身的形象。

長大沒教養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

這些行為,在孩子家長自己的眼裡看,或許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習慣,如果家長不及時的制止,可能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良好的習慣可以成就一個孩子,反之,不好的行為則會毀了孩子的一生。為了孩子以後發展考慮,家長們還是引導孩子,多多培養孩子的良好的生活習慣。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所以李玟謹教授給大家推薦以下的書籍,一共10冊裡包含了如何合理科學的去教育孩子。

長大沒教養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

李玫瑾教授推薦一套《兒童情商培養繪本》,《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10冊)。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

孩子可以藉由繪本可以進入自身的內心世界。繪本作為人生中的第一本書,它的生動趣味滿足了孩子好奇的天性,為孩子打開了通往世界的大門。

長大沒教養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

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準備一些認知類、行為習慣類、情緒處理、入園小故事類的繪本,還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長大沒教養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

在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長大沒教養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

“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如果是好習慣,將會終身受益,孩子小時是培養習慣的最佳時期,有一個公式:好的學習習慣+一公斤的氣力=培訓班+一噸的氣力。說明了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感興趣的家長朋友點擊下方“小卡片”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