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缚女性思想的《女诫》竟是女历史学家写的

今天是国际劳动妇女节,这是欧洲和美洲女权运动的结果。这个节日的诞生也对中国近代女权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很少有人去真正了解中国古代的女子读书的时候有一本专门的启蒙读物——《女诫》,这本书的核心理念就是三从四德,思想内核还是男尊女卑,那么你可能要问了,这是哪个腐儒写的这种书?其实,这是一个女人写的,这个女人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历史学家班昭。

束缚女性思想的《女诫》竟是女历史学家写的

班昭在她54岁那年,约公元95年写成《女诫》,为什么要写《女诫》呢?这和班昭背景有关。

班昭是当时大文豪班彪的女儿,哥哥是班固,也就是《汉书》的作者,班昭在班固去世之后续写了汉书,当时的东汉皇帝是汉和帝,非常欣赏班昭的才华,让班昭进后宫教皇后、贵人们当老师。

东汉这时候已经初显颓势,外戚专政,后宫淫乱,54岁的班昭走过风风雨雨,为了训诫后辈,写下了这篇让后世唾弃的《女诫》。

束缚女性思想的《女诫》竟是女历史学家写的

班昭本意是好的,文化素养很高,但是终是出身于官家的小姐,受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影响太深,导致这个文章核心思想是错误的。再加上班昭文笔太好了,这个文章通俗易懂,后世的人为了进一步束缚女性思想将《女诫》传播开来,从东汉开始一知道民国初期长达1800余年,这《女诫》才被淘汰,可见,封建社会对女性思想的压制程度。

班昭这篇《女诫》女卑的思想很明显,第一篇就是卑弱,何为卑弱?"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前两句还像是那么回事,后面就不像话了,女子本来在古代就深居简出,顶多和家里人有点冲突,和家人相处还要像在外面一样说话小心翼翼,还要忍受耻辱?

为什么说女卑思想落后,就在于此,女卑首先就是指在家里的地位就低,在家地位低受压制在社会地位很难去争取。

束缚女性思想的《女诫》竟是女历史学家写的

班昭在《女诫》中最为体现封建社会男女地位的一句话就是"《礼》,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之文,故曰:夫者,天也。"在婚姻上班昭默认丈夫可以随便娶,班昭作为一个古人没有超前的意识,但丈夫是天这个思想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成为男权社会的基本,就是这种制度下思想落后的体现。

班昭这篇文章也有进步的地方"但教男而不教女,不亦蔽于彼此之数乎!"至少班昭是倡导女性学习的,学习就意味着能够进步,后来的明朝的女子无才便是德还稍显落后了。

总之,班昭写作的目的是教化女性学礼,更好的为人处世,但其中的思想糟粕被后世扩大宣传,达到压制女性的目的,错的不是班昭,而是宣传这本书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