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动历史风云的翠花胡同

翠花胡同是一条有着悠久历史的北京胡同,因为历史上给王府种花的花房而得名。翠花胡同隶属东城区,位于中国美术馆南侧。胡同为东西走向,东起王府井大街,西至东皇城根南街,明朝属保大坊,清朝属镶白旗。一百多年来,这条小胡同发生了几件震动神州的大事,想要低调也是不可能了。

搅动历史风云的翠花胡同

张勋复辟帝制的策源地

搅动历史风云的翠花胡同

翠花胡同中的9号院曾是张勋的一处宅子。1884年中法战争结束后,张勋作为广西驻军首领苏元春的亲信部将,带着金银财宝到北京给苏元春“铲事”。以后,他又经常来京,为了便于活动,就在翠花胡同买下一处宅子作为广西的办事处和公馆。从那以后,他每次来京城就住在翠花胡同,还经常在宅子里请一些京剧名伶来唱堂会。1910 年底,在他离京启程去浦口就任长江防守那天,一些京剧大腕儿像梅兰芳、王惠芳等都来翠花胡同送行,那个热闹场面还真让周围的老街坊们开了眼。

1917年7月1日,张勋在北京发动复辟,把已退位的末代皇帝又扶上台。7月8日,讨逆军把北京团团围住。估计当时张勋信奉的是“哪里都不如家安全”的原则,他竟带着一些残兵败将,跑到自己的宅院内负隅顽抗。7月12日,讨逆军开始围攻翠花胡同。当时《泰晤士报》的驻京记者、也是当年袁世凯的政治顾问乔·厄·莫利逊对当时的战况有这样一段精彩描绘:

攻击的目标是张勋公馆,位于皇城内运河的旁边,同我的旧居恰好在一条火线上。射击约自清晨五时开始,一直持续到中午,然后逐渐减弱,断断续续闹到下午三时,我的房子后面那条胡同里,大队士兵层层排列,用机关枪向张勋公馆方面发射子弹。两地距离约 150码,可是当中隔着一道高 30英尺、厚6英尺的皇宫城墙。一发子弹也没打着城墙,受害者只是两英里外无辜的过路人。

搅动历史风云的翠花胡同

张勋本人仓皇逃到东交民巷,翠花胡同的宅院在这次事件中被毁严重,一场复辟闹剧被永远记载在这片土地上。

发动革命的指挥部

1919年7月,翠花胡同12号迎来了一位文质彬彬的教授,他叫张西曼,刚从俄罗斯考察归国,就在离家不远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在翠花胡同,他以“西曼”的笔名,翻译了列宁 1918 年起草的《俄国共产党党纲》。俄共党纲的传播,对中国人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贡献是不能低估的。

搅动历史风云的翠花胡同

1924年底,孙中山应冯玉祥之邀北上。由于北方党务急速发展,原来设在织染局胡同 29 号的国民党北京执行部,于1925 年2月20日迁到翠花胡同8号(今27号)。同时,国民党北京市党部也迁到了这里。于是,共产党员李大钊、于树德、蔡和森、王尽美、张昆弟、缪伯英、何孟雄和国民党员路有于、王法勤等著名人士,纷纷出现在翠花胡同。那两年,国共合作领导下的革命在北京风起云涌。如国民会议运动、关税自主运动、首都革命、三一八示威游行等等。而这些运动的酝酿、指挥,就在翠花胡同8 号。

改革开放后北京

第一家个体餐馆的诞生地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每一位北京市民的生活。

搅动历史风云的翠花胡同

在翠花胡同,有这么一家人,女主人叫刘桂仙,想开个饭馆。那会儿饭馆都是国营集体的,哪听说个人开饭馆的呀?但刘桂仙决定试试再说,就让儿子写了份申请书送到干面胡同的东城区工商局。等待了 21天后,工商局副局长亲自告诉她:“你的事经过讨论已经批了。办照还得等几天,你就先开吧!”

1980年9月30日,刘桂仙的“悦宾”饭馆在翠花胡同开张了。这可是改革开放后北京市第一家、也是全中国第一家个体饭馆。所用的房子就是刘桂仙自家的住房,有简单的上下水,大汽油桶盘的灶和从旧货市场买来的几张小桌子,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了。

开饭馆还得有个冰箱啊!东拼西凑的那点本钱都用光了,怎么办呢?想贷点款,也得找个担保人哪!正当刘桂仙一筹莫展的时候,工商局的干部替她作担保贷来了500块钱,刘桂仙用这500块钱买了台处理的雪花电冰箱。

要开张了,刘桂仙手里只剩下36元钱了。她就用这36元钱,买了4只鸭子,做了几道菜——香酥鸭、麻辣鸭、炒鸭杂……头一天上的菜,全是鸭子菜。

搅动历史风云的翠花胡同

开张那一天,来了好多人,屋里只有四张桌子,坐不开,刘桂仙就让儿子搬个小马扎儿坐在门口,给那些排队的人发号。原料没了,客人还不走。有个日本《每日新闻》的记者,等了好长时间还在店里坐着。刘桂仙赶忙从邻居家要了几勺面,做了打卤面,算是满足了日本记者的愿望。

晚上关门,点点钱,36 元钱变成了80多元。算算净赚40多元,相当于刘桂仙老伴郭培基大爷一个月的工资。

悦宾饭馆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于是,老伴郭大爷、儿子、儿媳一起请假,帮着一块儿干。慕名而来的顾客越来越多,大部分是外国人和记者。当时美国使馆有个人还画了一张简易地图,指明从使馆区到饭馆的路线,印了很多份发给其他使馆,不少老外都来。刘桂仙有个小本子,上面清楚地记录着当时到“悦宾”吃饭的有 72 个国家的大使和74 家新闻单位的记者。

搅动历史风云的翠花胡同

实际上,当年的“悦宾”饭馆不光只是个饭馆。在外国人眼里,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晴雨表;在中国人眼中,它代表着党的政策。当年的刘桂仙刘大妈,不知不觉中成了改革开放的先锋,为古老的翠花胡同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