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长治”方可“久安”

精神疾病作为一组慢性疾病,其治疗困难,病情反复。目前,外科微创手术和抗精神疾病药物仍然是难治性患者及早期患者治疗的基础。而精神疾病也与其他慢性疾病类似,需要长期对病情进行管理,防止反复发作,帮助患者逐步回归正常生活。

精神疾病,“长治”方可“久安”


正确对待,病程科学管理

事实上,正确看待精神疾病对于稳定患者病情有着不小的影响,不良的对待方式(如歧视、冷漠等)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作为一组慢性疾病,精神疾病需要长期进行稳定的治疗。同时,患者接触的环境越温暖,精神疾病的复发几率相对就越低。

精神疾病,“长治”方可“久安”

随着精神疾病的病程进展,症状可能也会越来越多样化且越来越复杂,但其实任何慢性疾病都有诸如此类的共同特性,例如,糖尿病患者需要频繁“扎手指”,必要时“调血糖”,有时到了必须强化治疗或换药的程度。精神疾病亦是如此。通过对精神疾病正确的认识,对病程的科学管理,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才是帮助患者早日回归正常人生活。

微创手术是难治性患者治疗中的最重要一环

大量的案例研究显示,精神外科微创技术和抗精神疾病药物仍然是患者治疗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针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而言,精神外科微创技术——第五代脑立体定向技术(即DTI引导立体定向技术)可以通过微创神经调控技术,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及影像医学技术实现多靶点神经调控定位,对控制或消除复杂的精神症状(如易怒暴躁、冲动攻击、无故伤人毁物、胡言乱语、自知力缺失不愿配合治疗等)效果明显。手术创伤极小,仅需在头部取1-3CM左右的小切口即可完成手术,整个手术过程出血量不足10ML,术后水肿、感染等风险相较传统开颅手术不足1%。

精神疾病,“长治”方可“久安”

第五代脑立体定向技术可以极大程度上降低药物副作用,提高药物疗效,术后患者用药量仅为术前1/3,且患者积极主动接受治疗。

第五代脑立体定向术能有效控制病人症状,达到临床治愈目的,手术治疗有效率高达95%,却且手术安全高效并发症少。

第五代脑立体定向术的适应人群

适合以下类型的难治性精神疾病

①精神分裂症:伴有伤人、毁物、自杀行为的各类型分裂症;

②情感性精神病:躁狂症、抑郁症等;

③顽固性神经症: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神经官能症等;

④癫痫性精神障碍;

⑤物质依赖精神障碍;

⑥精神发育迟滞性精神障碍伴明显冲动、攻击行为。

适应症标准

①年龄:18岁以上70岁以下;

②病程:病史3年以上;

③经系统内科治疗,效果差、反复发病的;

④病人否认有病拒绝服药者;

⑤伴有伤人、毁物、自杀行为者,更为首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