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第三個,中部第一個 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獲批覆

今日(4月13日),中國政府網發佈《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批覆》,同意設立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

江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麻智輝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江西獲批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對促進江西開放型經濟發展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全國第三個獲批的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

據公開資料,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是繼寧夏、貴州之後,全國第三個獲批的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也是中部地區的首個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

《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批覆》顯示,試驗區要建設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主動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積極參與長江經濟帶發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以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挖掘區域合作潛力,推動資源要素自由高效流動,加快構建內外並舉、全域統籌、量質雙高的開放格局,努力走出一條內陸省份雙向高水平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的新路子。

受上述消息刺激,今日午後江西板塊上市公司股價異動,江西長運(600561,SH)漲停、贛能股份(000899,SZ)也一度漲停,恆大高新(002591,SZ)、贛粵高速(600269,SH)等其他個股亦有不同程度上漲。

“江西獲批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對促進江西開放型經濟發展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江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麻智輝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可以發揮江西和東部地區、西部地區的互補優勢,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來促進江西開放型經濟的發展。

麻智輝表示,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批覆,也有利於江西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一步促進江西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模式,促進江西經濟的高質量快速發展。

省會南昌曾被列入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建設

全国第三个,中部第一个 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获批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前,江西省會城市南昌就已被列入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建設之列。

2016年5月16日,商務部網站消息稱,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濟南市、南昌市等12個城市或區域,被列為開展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地區。

據記者瞭解江西在打造內陸開放高地上曾出臺過省級層面政策。2016年5月底,江西省委、省政府正式印發了《關於深入貫徹開放發展新理念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標誌著江西在深入貫徹中央五大發展理念、出臺地方系統落實文件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通過“2+n”(“2”就是一個管總的文件和一個總體規劃,“n”就是若干個配套文件)文件框架對全省開放發展進行“頂層設計”,這在全國屬首創。

《意見》提出,到2020年,江西開放型經濟對地區生產總值的貢獻度達到45%以上,對固定資產投資的貢獻度達到45%以上,對財政收入的貢獻度達到40%以上,對社會就業的貢獻率達到40%以上;要建成20個國家級產業平臺,設立3個綜合保稅區和3個口岸,打造1~2個國際性會展平臺。

《意見》還強調了打造開放大平臺,爭取在更多國家和地區建立投資貿易“根據地”和交流合作“大本營”。時任江西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王水平介紹,主要開放平臺包括:啟動建設贛江新區,積極爭取設立江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立江西最大的綜合性改革開放平臺;積極籌辦世界綠色發展投資貿易博覽會,打造展示美麗中國“江西樣板”國際性開放合作平臺,把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贛港經貿合作活動和贛臺經貿文化合作交流大會、江西麻紡博覽會打造成國際知名經貿展會品牌。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