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一週年丨三座城、一座橋 、一個灣區

一年前的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總長約55公里,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港珠澳大橋一週年丨三座城、一座橋 、一個灣區

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通車起到了很強的象徵、示範意義,因為它跨越了三個關稅區,是一個真正實現了大灣區幾個主要城市物理連接的基礎設施,這只是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進一步強化的第一步。

作為“國家工程、國之重器”,港珠澳大橋開通一年帶來了哪些改變?

帶來了家與夢想

港珠澳大橋的建成,在中國橋樑乃至世界橋樑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一年來,隨著中國橋樑界逐漸把港珠澳大橋工程建設的關鍵技術轉化為行業標準和規範,大橋正成為中國橋樑“走出去”的靚麗名片。

港珠澳大橋一週年丨三座城、一座橋 、一個灣區

帶來了便捷與效率

俗語說:路通則人通,人通則財通。大橋的開通,不僅提升了交通效率,更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以物流為例,香港貿易發展局曾發佈研究報告指出,內地的珠江西岸倉儲用地充裕、人工成本較低、產業配套設施齊全,但倉庫租金遠低於香港和珠江東岸。

藉助港珠澳大橋,在珠江西岸地區建立倉儲分撥中心,將極大降低物流成本。換言之,作為連接珠江西岸和香港的紐帶,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將有效擴大香港機場和貨櫃碼頭的腹地,這既能刺激珠江西岸地區物流服務的快速增長,也將進一步鞏固香港的貿易中心和物流樞紐地位,可謂雙贏。

港珠澳大橋一週年丨三座城、一座橋 、一個灣區

人工智能與數據管理

大橋的建成除了無數橋樑設計師和施工人員的辛勤付出外,還離不開人工智能的助力。

正式開通後,大橋運營方面首先將面對管理一個龐大的系統,包括收費、通信、監控、交通安全設施、供配電等,內部及外部接口界面關係錯綜複雜,所用設備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綜合管線佈設十分密集,系統集控要求高、難度大。這些又直接關係到大橋的營運質量和用戶的行車感受。除此之外,還有維護等方面的困難。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和大數據應用管理,完美地解決了這些問題。

港珠澳大橋一週年丨三座城、一座橋 、一個灣區

大數據時代企業數據化管理

大數據時代人工智能帶來了無限便利,而一家企業、公司如何提高員工工作效率從而使其為公司創造更大效益,這從中也離不開管理的方法。

企業數據化管理能顯著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企業來說意義重大。

傳統方式下,原始數據的獲取靠的是企業員工肉眼觀察、手工計數或使用儀器測量。在信息化條件下,可以利用傳感設備全自動獲取所需的數據或信息。

港珠澳大橋一週年丨三座城、一座橋 、一個灣區

提高處理效率

在數據化環境下,藉助計算機的高速處理能力,能夠使得數據處理的速度大為加快,效率大為提高。

數據處理效率的提高有利於企業實施更復雜更有效的控制措施和控制方法,提高內部控制的效果和效率。

提高數據集成

在完善的企業數據系統的支持下,企業領導足不出戶,就能夠在電腦屏幕前對遍佈世界的跨國公司瞭如指掌。輕點幾下鼠標就能成交生意、調動資金、指揮員工。企業數字化系統為企業加強內部控制提供了基礎,同時也對企業的內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高數據價值

在信息時代,人們對信息資源的利用能力得到提高。人們已經認識到企業的數據和信息資源,是企業最寶貴的資產之一。而信息是無形的,與有形的資產相比,對信息的竊取更隱蔽,更不易被發現。這要求內部控制不但要保護有形資產,更要對企業的數據和信息資產加以保護。同時應當針對信息的特點,採用有效的保護措施。

港珠澳大橋一週年丨三座城、一座橋 、一個灣區

大數據時代,企業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數據管理水平提升,根據自身內部和業務需求,不斷升級大數據處理和分析架構,建立數據驅動的決策機制,實現與數據為中心的數字化管理。

現在,數據已經成為企業除人力和資本外的重要資產和寶貴資源,有效開發和利用數據信息,可以為企業創造更多的財富和價值。

如何讓數據創造價值

企業積累的數字資產在與研究機構、專利機構、高校的合作中形成的知識產權在各自的行業推動的社會進步,知識產權產生的社會價值提升了社會效率和社會價值,知識產權證券化對於企業就是一種最直接的價值表現。

知識產權是企業財富的重要來源和核心戰略資源,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知識產權不僅可以用來直接對外投資,還可以在運營過程中轉化為資金,為企業研發效率提升發揮了巨大作用。

港珠澳大橋一週年丨三座城、一座橋 、一個灣區

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結構圖

知識產權是數字資產的一種表現形式,而知識產權證券化是資產證券化是的一種價值體現,具體是指:以知識產權的未來許可使用費為支撐,發行資產支持證券進行融資。 知識產權證券化參與主體與目前交易所的各類資產證券化產品並無差異,主要包括髮起人(原始權益人)、特設載體(SPV)、投資者、受託管理人、服務機構、信用評級機構、信用增強機構、流動性提供機構等。

知識產權實現價值轉化的基礎在於知識產權權責清晰,相應的權責範圍以及法律效力明確,並且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高價值專利資產組合。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於知識產權的大力扶持,地方政府與研究機構大力推進知識產權服務平臺建設,為知識產權的交易、轉化提供支撐,取得了初步的探索,但知識產權證券化之路仍需要建立在更加公平、公正、公開的社會環境與法制體系下,全社會共同參與監督中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