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無邊界

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佈。擁有世界最大城市群的大灣區建設自此拉開帷幕。

大灣區城市群如何同氣連枝、發揮協同效應?城市之間有形和無形的壁壘如何消除,以實現人財物的自由流動?在金融、科技領域,大灣區將如何發揮引領作用?

本報今起推出大灣區系列報道,逐一為你解讀。

“湾区”无边界

香港立法會議員盧偉國體驗了一把首趟廣深港高鐵,“清晨從香港出發,八點能喝上廣州早茶”。圖為中國香港告士打道。 (ICphoto/圖)(本文首發於2019年4月18日《南方週末》)

(本文首發於2019年4月18日《南方週末》)

大灣區連接粵港澳三地,使更多的人才在此聚集。它帶給這個地區的不僅是交通數字的變化,而是一種“大灣區人”的共識。

“未來,跨境生活應該成為大灣區新常態。”在方舟想象中,粵港澳大灣區的青年,應該像紐約灣區的年輕人那樣,白天在曼哈頓工作,下班後就可以回到對岸新澤西的家。

香港立法會議員盧偉國有一個願望,就是珠江東西兩岸,可以建成一小時生活圈,香港市民可以在一小時內來到珠三角的任何城市,珠三角的市民也可以在一小時內來到香港。

30年前,盧偉國就開始在內地辦廠,見證了珠三角的崛起。他清楚記得,當時沒有鐵路,如果要去廣州辦事,就需要在深圳租一輛黑車,在塵土飛揚的馬路上,顛簸五六個小時。

“人類在以前是逐水草而居,今天是跟著機會遷移。”盧偉國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說。大灣區連接粵港澳三地,使更多的人才在此聚集。它帶給這個地區的不僅是交通數字的變化,而是一種“大灣區人”的共識。

“大灣區”指的是西江、北江和東江入海時衝擊而成的三角洲地區,這片面積約5.6萬平方公里的平原,孕育了世界最大的城市群。

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佈後,如何拆除大灣區城市群之間無形的藩籬,實現人財物的自由流動,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一小時生活圈

從深圳到香港,雖然僅僅隔著一條深圳河,但每次通關,深圳女孩陳晨都要排兩次隊,過兩次安檢。過完關,至少要走4000步,然後再坐50分鐘的地鐵,到了中環,就已經走了6000步,逛街的情緒,一下子就低落了很多。

在2018年7月27日的全國政協雙週會議上,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新化集團主席蔡冠深提出了11點建議,其中一點是“研究發放大灣區綠卡”。

他的設想是,綠卡一開始可以只針對大灣區內長期跨境工作、生活的高端人群。用以支持大灣區高校學科帶頭人、高層次技術人員以及企業高端流通,提供通關、居住、醫療、出行等方面的便利。

如今,一小時生活圈的願景正在實現。2018年9月23日,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正式運營,香港進入高鐵時代,從九龍到福田只需14分鐘。

廣深港高鐵正式通車那天,香港立法會議員盧偉國體驗了一把首趟車,“清晨從香港出發,八點能喝上廣州早茶”。

全國將有44個站點可以出售直達香港的高鐵票,香港迪士尼樂園已經預見到洶湧的旅行大軍,搶先一步在九龍站開設了服務中心。

一個月後,港珠澳大橋也正式通車運營。這項被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超級工程落地,極大地縮短了香港、珠海、澳門三地間的時空距離——駕車從香港到珠海、澳門,從3小時縮短至45分鐘,珠三角西部都納入香港3小時車程範圍。

高鐵、城鐵、高等級公路為主體的快速交通網絡,再加上港口群、國際機場群,大灣區城市間高效連接的網絡化空間格局已經形成。

“未來的大灣區建設,是否可以取消灣區內的出入境檢查,形成無邊界的生活、經濟圈,這是值得期待的。”一位退休的深圳前副市長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

“高鐵還可以與一帶一路的其他地區建立聯繫,對於香港來說,那是更大的發展空間。”盧偉國對南方週末記者說,“21世紀的國際市場競爭,不是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競爭,而是城市群之間的競爭。”

“灣區人”

2018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觀瀾集團主席朱鼎健曾呼籲,從四個方面來促進大灣區人才的自由流動。他向南方週末記者提供的提案顯示,這四方面分別為全面取消港澳人才就業許可、減輕大灣區港澳人才稅負水平、促進港澳專業人才在大灣區內直接就業、建設港澳青年人才公寓。

不到半年,他的這些建議就已經在逐步落實。2018年3月15日,深圳前海首先試點取消臺港澳人才的就業許可證;2018年8月3日,國務院宣佈全面取消臺港澳人員在內地的就業許可。

根據《臺灣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就業管理規定》,在內地就業的香港居民,應當申請辦理《臺港澳人員就業證》。在就業證取消之前,臺港澳人士要來內地就業,需要由僱主向人力資源保障部門提交多項文件進行審批。

不少內地企業因為程序繁瑣而不願意聘用臺港澳人,而臺港澳人也因此不願意來內地工作,就業證曾經是兩岸人才交流的一個攔路虎。

在稅負的問題上,深圳前海、珠海橫琴都在試點港人港稅、澳人澳稅的政策。

全國粵港澳大灣區研究會副會長、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發現,他身邊有不少老闆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深圳,目的不在於賺錢餬口,就是讓他們在競爭的環境中磨礪,而不是像在澳門“隨便做個荷官也能月入兩萬”。

據他了解,澳門青年雖然有進入灣區生活的意願,但是很多環節仍是脫節,比如想要安家落戶買不了房子,要做生意沒辦法貸款等,醫療、教育、社保都存在問題。

“我連微信紅包也收不了。”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研究主任方舟拿出手機一臉無奈,“沒有內地實名賬戶就不能,但等到我去辦賬戶,說必須提供長期居住的證明。”

“大灣區不應該算小賬。”吳志良告訴南方週末記者,“稅收、社保、通關等具體問題,只要大方向正確,這些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他表示,在未來,大灣區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無論你在哪裡工作生活,都會有相同的身份——灣區人。

跨境生活

“未來,跨境生活應該成為大灣區新常態。”在方舟想象中,粵港澳大灣區的青年,應該像紐約灣區的年輕人那樣,白天在曼哈頓工作,下班後就可以回到對岸新澤西的家。

對於港澳人士來說,內地生活成本低、機會多,是吸引他們的重要因素,越來越多的港澳創業者、企業高管、高校畢業生,開始選擇來內地尋找機會。

2018年7月20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來到深圳大運軟件城參觀。出生於1994年的餘海濤作為香港創業青年代表,向特首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四年前,他聯考失敗,繼續留在香港“要不進入商場當售貨員。或者更幸運一些,進銀行做櫃員”。他決定去內地讀書,對內地不瞭解的親友還在質疑。

畢業後,他和三個同學湊了十幾萬開始創業,生產小型3D打印機。

如今,他的企業規模還不到40人,但清一色都是90後,年紀最小的員工是1998年出生的。2017年公司銷售過百萬,他獎了自己一輛寶馬車,還把父母接到了深圳,“我住的房子有一百多平米,在香港絕對是豪宅了”。

類似餘海濤這樣的創業者在珠三角不算少數,大運軟件小鎮的運營經理張輝也感覺到,“2017年是個爆發點,港籍青年突然多了起來”。大灣區概念號召下,深圳、珠海、廣州等地都相繼建立了港澳青年創業基地。

這些創業基地都對港澳青年提供了專門的服務,之前,餘海濤還參加了園區的意見徵集會。張輝瞭解的情況是包括深圳龍華區在內,各地都在出臺針對港澳青年的專項創業扶植政策。

“香港賴以成功的原因,不是一兩百個能請得起人的企業,而是全球的精英在這裡自由匯聚。”蔡冠深向南方週末記者解釋,“人才的全面流通,需要市場的那個無形之手。”

其實,“營商環境”已經成為珠三角地區的一個高頻詞,這是一個地區軟實力的重要指標。對於整個大灣區來說,“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也被寫入了規劃當中。

南方週末記者 王偉凱 羅歡歡 南方週末實習生 周小玲 李皓 林芯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