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靈王死在兒子手中。真相:一國兩都是硬傷,南北須統一。

評價:趙武靈王死於政變,終究還是沒有走出趙武靈王之前幾代國君內亂中爭立的怪圈。

趙武靈王死在兒子手中。真相:一國兩都是硬傷,南北須統一。

一,趙武靈王之死,主觀來說,其一,趙武靈王構建二元政治,犯了政治上的低級錯誤。其二,趙武靈王對自己對趙國的掌控過於自信,錯誤地低估趙國權貴集團的實力。

①雄主之死。

令世人好奇和想不明白的是,英勇果敢的趙武靈王竟然死在自己親立的兒子趙惠文王手上。

“閒來憑弔數春秋,閱盡滄桑土一杯。祖龍霸業車申恨,主父雄心宮裡愁。”——《沙丘臺懷古》

熊心勃勃的趙武靈王正值壯年,不甘寂寞,在攻滅中山國後,又要做中原的霸主,想要奪回王位,重做趙王,結果政變失敗,困死沙丘宮,趙國一代雄主趙武靈王的悲慘結局不進令人唏噓。

②二元政治。

當初趙武靈王立趙何為新王,自己提前退位自稱主父。趙武靈王非常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就能把政權平穩過渡給自己的接班人,而且還要捎帶一程。因為自己經常親自帶兵打仗,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遭到不測,到時候,趙國必定會大亂。先前幾代國君都是在政變中或者在反政變中即位就是慘痛教訓。最重要的是,如果兒子負責國內的政治,自己就可以全心專注於趙國激烈的對外軍事鬥爭,趙武靈王意圖在趙國構建二元政治,但是這番設想卻嚴重違背了政權構建的基本規律,最終造成了趙國的內亂。

③反對勢力。

趙武靈王死在兒子手中。真相:一國兩都是硬傷,南北須統一。

趙武靈王被圍困那麼久,居然沒有一個忠於他的親信前來搭救,沒有任何大臣挺身而出,沒有任何援助勢力前來干預。說明當時多數人對趙武靈王持著趨於否定的態度,至少是不理解、看笑話、畏懼。而且這種人為數眾多,代表著朝堂上的一大批人的立場,可見公子成為首的黨羽多麼強大。

④爭立國君。

在趙武靈王之前,趙國曾發生多起爭立國君的政變,其頻繁程度為當時各國之最。之前幾代國君都是在政變中或者在反政變中即位。

趙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趙敬侯堂兄弟、趙武公之子趙朝(一作趙朔)作亂,因沒有獲勝,於是出逃投奔魏國。[1]

趙成侯元年(公元前374年),公子趙勝因與趙成侯爭奪君位,而發動叛亂。[2]

成侯趙種二十五年(公元前350年),趙成侯趙種去世,公子趙緤和太子趙語爭奪君位,趙緤失敗,逃奔韓國。[3]

趙武靈王也不例外,趙武靈王力排眾議推行胡服騎射,在繼承人的問題上與以三朝元老公子成為首的貴族勢力產生分歧,自己最後也死於非命。

二,趙國內亂的根源是內政矛盾長久以來一直未得到實質性的解決。客觀來說,趙國本身戎狄化就非常嚴重,以至於政策上比較依賴執行南北兩都的兩種政策,接下來,由地緣政治勢必引發內政隱患,誘發南北兩派分裂和對抗。主觀來講,橫插在趙國心臟地帶的中山國這個毒瘤一直未被拔除,這個問題最終到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才得以解決。

①內政矛盾。

趙武靈王死在兒子手中。真相:一國兩都是硬傷,南北須統一。

趙國的內政矛盾則體現為華夏族大臣與有戎狄背景的外族大臣之間的矛盾。兩派之間的矛盾往往都是由於華夏族的大臣蔑視、排擠戎狄族大臣而引起的。在爭立國君的兩派中往往一派由有戎狄背景的大臣支持、以代郡為根據地,一派由華夏族大臣支持、以邯鄲為根據地。

一個國家,兩個國都,自古以來都不是什麼好事。尾大不掉,據城而守,弒君奪位屢見不鮮。比如牛馬,夏天到了,牛虻聚集得多了,牛馬就不能擺動它的尾巴了,國家也是這樣。——《楚語·範無宇論國為大城未有利者》

春秋初期,鄭莊公的弟弟,共叔段就是佔據比都城還大的京邑發動叛亂。[4]

②戎狄之血。

趙武靈王死在兒子手中。真相:一國兩都是硬傷,南北須統一。

趙國是一個遊牧文明重於農耕文明的國家,趙國的戎狄化非常嚴重。戰國時諸侯相爭,使原本週文化獨尊的局面逐漸破壞,各地區文化開始有“本地化”的改變趨勢。到了戰國時代以後,這種情況更明顯,趙國的遊牧文明佔上風。

趙國與林胡、樓煩、東胡、義渠、空同、中山等遊牧民族國家接壤,是華夏國家中與北方戎狄各族交流最全面、最深刻的國家,公室與戎狄的通婚程度也遠遠高於其他各國,國民中有大量的胡人和胡人後裔,趙國的文化如同他們國君的血統裡有大量的戎狄之血一樣,是中原農耕文明與北方遊牧民族的混合體,胡人文化在趙國也是根深蒂固的。

③一國兩都。

趙武靈王死在兒子手中。真相:一國兩都是硬傷,南北須統一。

趙國是一個北為遊牧文明、南為農耕文明的國家,邯鄲與代郡的聯繫遠不如與它們臨近的中原和戎狄之間的交流緊密。兩個重鎮本來在民族和文化上就存在很大的差異,交通的不便利更加大了這種差別。邯鄲與代郡分居趙國的南北,分別是趙國進軍中原的基地和制約戎狄的據點。邯鄲與代郡之間隔著中山國,邯鄲要與代郡交往就得繞很大的圈子,需要經過太行山西側的上黨郡和太原郡才能進入本來處於邯鄲北面的代郡,很不方便。 而且,代郡的勢力不斷滲入到遊牧文明的另一個重鎮太原郡,邯鄲則控制了地近中原的上黨郡,趙國的南北分裂局勢在擴大。趙國的兩種文化、兩大政治勢力處於不斷的爭鬥狀態,而且越離越遠。邯鄲對代郡的控制本來就一直很不力,而代郡出於同戎狄國家軍事鬥爭的需要又有便宜行事的巨大自治權力,邯鄲與代郡實際上是趙國執行南北不同攻略的兩個國都。代郡與邯鄲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成為了趙國政變的兩個牢固據點。趙國有很多貴族就是在控制了代郡後,有了向趙國中央政府挑戰的實力。

④中山毒瘤。

趙武靈王死在兒子手中。真相:一國兩都是硬傷,南北須統一。

趙國是一個北為遊牧文明、南為農耕文明的國家,本來就存在嚴重的分裂趨勢,中山國的橫亙中央,使偏居南端邯鄲的趙國中央政府對趙國的控制更加不力。

中山國正好楔在趙國的中央地帶,全境只有東北角一小塊與燕國接壤,其餘皆為趙國所包。中山將趙國的領土綻得四分五裂。代郡、邯鄲、上黨郡與舊都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是趙國的四個重鎮,由於中山的從中阻隔而交通極為困難。而且中山是一個遊牧民族建立的國家,插在農耕文明重鎮邯鄲與遊牧文明重鎮代郡之間,使代郡偏離趙中央邯鄲的離心力更強了。中山雖然不是一流強國,史載“千乘之國”,且處於趙國的心臟地帶,給趙國的國家安全和統一帶來了極大的威脅。鄰近的齊國、燕國與中山相勾結,共同對付趙國。齊、燕把中山作為牽制趙國的最佳搭檔,對中山的資助很多。由於齊、燕的阻撓,趙國一直也沒有解除自己的這個心腹大患。趙國的幾代國君雖然都想幹一番事業,由於中山的牽制,趙國的圖強大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英武有為的趙肅侯雖然一再擊敗齊、魏、燕等強國,但卻在解決中山的問題上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三,雖然趙國曆任國君都試圖解決內政矛盾,但是一直功效甚微。直到趙武靈王攻滅中山,打通南北道路,以及強勢推行胡服騎射等一系列改革才有效徹底地把統一了趙國君主王權。

①功效甚微。

趙國國君喜歡用沒有複雜背景、出身於戎狄的大臣,他們能力出眾而易於控制,遠較能力平平卻野心不小的宗室成員為強。趙武靈王即位後,重用出身於樓煩的樓緩和出身於匈奴的仇液,再加上父親的託孤重臣肥義,趙國的戎狄外族之臣成了趙武靈王最重要的一批助手。趙國雖然也採用此前一直施用的大臣異地就任制,即有戎狄背景的大臣到農耕文明的中心邯鄲,華夏族大臣則到遊牧文明重鎮代郡為官,以期達到加強兩種文化的交流和國君控制兩派大臣的目的,但這種辦法顯然功效不大。

②南北統一。

趙武靈王死在兒子手中。真相:一國兩都是硬傷,南北須統一。

趙武靈王即位後,就秉承先君遺志,在肥義的幫助下,展開了對中山的進攻,在佔領中山國後,趙武靈王便整理代郡和邯鄲之間的道路。不久,趙國境內南北的道路就通暢無阻了,各民族間的交流也更多了。

③統一王權。

直到趙武靈王通過以胡服騎射為代表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對趙國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領域進行了一次大改革,使趙國消除了分裂的內在隱患,鐵腕整合兩方勢力,明確各自的地位,將其整合為一個依賴重於排斥的整體,建立的高度中央集權體制,牢固地保衛了王權,使趙國從外型到精神真正統一起來,從此王權牢牢把握在國君手上。

四,通常,改革除了富國強兵之外,還涉及到既有利益重新分配,勢必有大批人站出來反對。自古改革者,是不落好的。

①歷史變法。

中國歷史上的改革,都有一些異曲同工之處。那就是通過改革,富國強兵,削弱權貴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實現國家富強。

吳起變法,公元前386年—前381年楚悼王當政,任命吳起為令尹,對楚國政治、法律、軍事等實行改革。經過變法,楚國國力逐漸強盛,在公元前381年,聯合趙國大敗魏國,但在楚悼王去世後,吳起變法遭到楚國舊貴族的強烈反對,最後吳起被射殺,變法以失敗告終。[5]

趙武靈王死在兒子手中。真相:一國兩都是硬傷,南北須統一。

商鞅變法,徹底廢除秦國舊制度,發展經濟,秦國逐漸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為後來秦王朝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繼位。[6]變法侵犯了貴族們的利益,因之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商鞅失去變法的強有力支持者,有口難辯,只得逃亡。最後,商鞅在秦軍追捕中斃命,只落得個“車裂”的下場。[7][8]

不單是是商鞅變法和吳起變法,歷史上,任何一次變法維新,都不僅是一種治國方略的重新選擇,而且是一種利益關係的重新調整,這也便是改革會遭到阻力的真正原因。改革必然要觸及既得利益,必然會遭到方方面面的反對。

②趙武靈王。

趙武靈王雖然趙武靈王在處理繼承人的問題上出現了問題,自己最後也死於非命,但這場政變恰恰是由於趙王何牢固地掌握著經趙武靈王改造加強的王權,才沒有演變成全國性的大叛亂,趙國才沒有因此而實力大損。

經過趙武靈王統一南北對趙國國家結構的整體改造,對趙國國家性格的重新塑造,趙國一躍成為當時的超級強國,與秦國共同成為戰國後期爭霸戰的主角。

③趙國改革。

天無二日,民無二日。首先,趙國爭立國君頻發的殘酷事例直接說明,一個國家有兩個首都就會威脅到主權的完整,陷入分裂勢力對抗和嚴重的內耗而損耗實力的泥沼。違背政權構建的基本規律,內亂不止,也是必然。其次,趙武靈王死於政變的殘酷事實證明過於理想化的二元政治未免也太天真,是行不通的,國家主權必須完整,不容置疑。最後,值得肯定的是,趙國曆代國君清醒的認識到南北分裂終究是個頑疾,然而直到趙武靈王以超前的戰略眼光攻滅中山和力排眾議的決心和勇氣推行胡服騎射等一系列改革,以犧牲自己的代價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換來了趙國後來強盛的資本。改革事大,觸及各方利益,需要超前的戰略眼光、非凡的勇氣和全國齊心協力

趙武靈王死在兒子手中。真相:一國兩都是硬傷,南北須統一。

總結:趙武靈王死於兒子手中,並非簡單的歷史事件。而是牽扯到趙國地理上“接壤戎狄,中山橫插”、文化上“重戎抑華”、政治上“南北兩派對立”、經濟上“重遊牧輕農業”、軍事上“胡服騎射等”、制度上“一國兩都”等各方面細節。不瞭解歷史,就不知道其中的利害之處。

[1]《資治通鑑·卷一》:趙公子朝作亂,出奔魏,與魏襲邯鄲,不克。

[2]《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第十三》:成侯元年,公子勝與成侯爭立,為亂。

[3]《資治通鑑·卷二》:趙成侯薨,公子緤與太子爭立。緤敗,奔韓。

[4]《左傳·隱公·隱公元年》

[5]吳起變法.網易 [引用日期2016-08-30]

[6]朱紹侯.中國古代史教程(上).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134-135

[7]黃樸民.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歷史選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8]王亞民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