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地產借力新基建東風智慧發展

近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3月,全國共計銷售各類挖掘機械產品49408臺,同比增長11.6%。其中小型挖掘機銷售增幅尤為突出,達到了18.49%。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副主任葛昕表示,大中型挖掘機主要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大型建設工程,如房地產、礦山等大型項目,而小型挖掘機用途比較廣泛,主要用於5G基站、新能源充電樁建設等,如農田、園林、市政工程建設。

在全球疫情尚未出現拐點的時候,提振中國經濟,關鍵在於投資和消費。挖掘機一直以來就是工程機械行業的風向標,而工程機械行業作為中游產業,向上影響著鋼鐵、有色、石油等能源資源,向下更是基建投資的晴雨表。挖掘機銷售創歷史新高,顯示基建投資已經上了跑道。


何為新基建

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就基建的措辭連用兩個“加快”,即“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進度”。

在13個省市區的2020重點投資計劃清單中,大比重的投資毫不意外奔向新基建。在此背景下,新基建無疑是一股東風,文旅地產行業迎來借勢進階的重要機會。

那麼,什麼是新基建呢?

新基建是相對於舊基建而言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指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本質上是信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

文旅地產借力新基建東風智慧發展

新基建既包括窄口徑的狹義新基建,也包括寬口徑的廣義新基建。

狹義新基建,指的是以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為核心領域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大致有以下幾類行業:

★5G 及相關電子信息領域配套設施(如物聯網/車聯網、人工智能如AI 醫療等、大數據中心、雲計算等)

★傳統基礎設施的信息智能改造領域(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園區、智慧農業、智慧警務、智慧消防等)

★新能源新材料及其應用領域配套設施(如光伏、生物質能、清潔供熱、垃圾發電、高端製造)

★無人化配套設施(如無人機、無人配送物流系統、無人化防疫系統)

★衛星太空基建等以及這些領域對應的園區項目

★醫藥園區

★軍民融合產業園等科技行業專有園區

廣義新基建,包括狹義新基建以及存量規模相對大部分傳統基建行業較小、未來增量空間較大的領域,也就是所謂的“補短板”領域,通常為某傳統基建領域的新興細分子行業,主要有:

★交通運輸短板領域(軌道交通、冷鏈物流等)

★能源行業短板領域(核電、特高壓、充電樁、加氫站、鋰電創新、工業供汽等)

★環保基建(汙水處理、垃圾處理等)

★市政建設短板領域(停車場等)

★民生基建(公共衛生、教育、養老、醫養結合等)

★特色小鎮

★文旅配套設施

★現代農業園區

★舊改

★新舊動能轉換園區等

作為2020 年的重點工作方向,新基建除優化基建投資結構,更重要的是通過上下游聯動效應,進一步帶動新興製造業和服務業蓬勃發展。

其實,早在2018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提出“加快 5G 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的概念由此誕生,並被列入 2019 年政府工作報告。到了2020年,在諸多因素的共振下,新基建多次被提及。

文旅地產借力新基建東風智慧發展

可見,與傳統基建相比,新基建的內涵更豐富,內容更廣泛,更加側重於突出產業轉型升級新方向,這些對於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加快推進產業高端化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在新基建的推動下,文旅地產行業也將轉型升級,向著精細化發展進階。


文旅地產搭上新基建快車

隨著文化旅遊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最具活力的新興產業之一,文旅地產迎來蓬勃發展新時期。如何打造高品質文旅產品,從傳統模式下相對粗放的“賣房子”轉變為精耕細作的“賣服務”,滿足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需要,成為文旅地產發展的終極目標。而新基建為文旅地產企業多元化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紐帶。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商業文化旅遊地產委員會秘書長蔡雲表示,新一輪的產業革命,將由新型基礎設施支撐,實現數字化、網絡和智能化發展,推動產業結構高端化和產業體系現代化。商旅文地產作為高科技應用的最終著陸點之一,更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進度。

當下,5G通信技術、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構成了新一輪信息化建設的技術支柱,正深入改造文旅地產行業。

新基建在文旅地產大有可為,可以打通線上線下兩個場景,重塑文旅產業格局。如基於5G網絡文旅產業人群峰值監測、安全應急管理等重要服務功能,進而實現實時監控、實時反饋、實時處理,極大提升文旅產業服務接待能力。

與此同時,還可利用邊緣計算,搭建專用於文旅產業的各類LBS(基於位置的服務)平臺,將項目講解、實景遊戲、虛擬場景演示、導遊導購等創新業務架構於平臺上,挖掘文旅產業的更大價值,讓遊客獲得更為豐富的體驗。通過智能巡邏、智能家居、無人超市、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無接觸服務等,提高園區智能化服務,提升文旅企業競爭力。

2020年,新基建促使機器人行業進入快車道,也加速了傳統產業向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的發展。碧桂園旗下博智林機器人公司自2018年7月成立以來,重點聚焦建築機器人研發、製造與應用,迅速搭建系統化研發體系,大力引進專業人才,同步實施系統化產業佈局。率先打造國內領先的機器人餐廳連鎖品牌,成立全資子公司千璽機器人餐飲集團。

今年疫情期間,由千璽機器人餐飲集團自主研發的24小時無人全自動化運作煲仔飯機器人出現在武漢新冠肺炎疫區的隔離點,為醫護工作人員免費提供煲仔飯配餐服務,贏得現場醫護人員及媒體的點贊和關注。

目前,已有多家文旅地產企業搶先搭上新基建快車,通過新基建,推動產業融合不斷深入,讓人們生活更便利、更舒適、更安全。


文旅地產參與智慧城市建設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發展,新基建將加速推進中國城市化進程升級,也就是智慧城市,文旅地產企業將更深層次、更系統地參與智慧城市建設。

4月20日,國家發改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司長伍浩表示,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從融合基礎設施看,助推轉型升級的作用日益凸顯,智慧城市建設路徑更加清晰,信息技術積極賦能城市精細化管理。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分析,首先,智慧城市將提高我國的城市效率,如提高能源利用率,緩解汽車擁堵,提升基建統籌水平、減少重複建設等,還能

讓城市建設更懂人所需,通過一系列的智慧平臺能夠更好地滿足群眾的生產生活需求。其次,從經濟發展上看,智慧城市建設包含了從工業生產、建築製造再到科技服務等一系列產業,可打破各個產業間的壁壘,幫助串聯產業鏈,這將有助於產業間產能轉移,提升資源配置效率。

新基建的發展,將對智慧城市的設計從底層到頂層產生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新的刺激下,各大文旅地產商在智慧城市方面的動作也越來越頻繁。

在這方面,凱德早已開始進行數字化創新和佈局,對未來城市發展進行前瞻性探索。凱德推出數字化平臺凱德星,作為會員APP,集成了停車、辦公、看房等多項功能,以及線上商城。凱德正在通過類似的數字化操作激活物理空間。

2019年,凱德更與阿里在產城融合、創新商業模式等方面展開合作。基於凱德自身實體業務基礎和全產業鏈生態以及商業運營領域的經驗,阿里領先技術的落地應用,提供涵蓋生活、辦公、消費、產業、住宿、出行等豐富的場景和有效載體,探索科技和文旅商地產融合發展模式。推進“人機物”互聯,為智慧城市賦能,成為凱德接下來的重要目標之一,從某種程度上也預示了文旅地產數字化的大勢所向。

事實上,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已有多家文旅地產涉足其中。萬科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宣佈與微軟合作,共同發起設立以“未來城市”為主題的萬科未來城市實驗室;龍湖在重慶悅來片區,能夠提供64種場景服務,如通過垃圾容量稱重、紅外線等方式識別垃圾桶滿載信息等;華潤置地在兩年前就成立了物聯網實驗室,並且開發了瑞雲系統。

總之,融合發展一定是大趨勢,也是極佳的共贏方案。新基建加速轉化為經濟新動能的同時,將推進傳統基礎設施的“數字+”“智能+”升級,助力產業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用智慧科技創新服務人民美好生活。

文旅地產借力新基建東風智慧發展

從各大地產商目前在數字化賽道呈現的形勢看,文旅地產行業未來一定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