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要刷舌頭

刷牙是我們從小就會的“技能”,但不少人一直在用錯誤的方式刷牙。近日,英國《衛報》刊文,提示幾點常被忽視的注意事項。

1.力度要輕。刷牙用力過大易損傷牙齦,動作應短促輕柔,幅度不要太大,尤其當心牙齦邊緣。此外,刷牙不能只刷表面,還要刷後牙槽、牙冠等難以夠到或深藏的部位,同時清理牙縫中的食物殘渣。如果有修補牙齒或佩戴假牙,也不要忘記清理其中的殘垢,這些地方更易塞牙。

2.一天刷牙兩次即可。通常情況下,人們一天只需要刷牙兩次,即早上起床後和晚上入睡前。早起後刷牙清除夜間積累的牙菌斑;睡前刷牙清除口腔中的細菌,減少睡眠期間細菌的傷害,保證口腔環境衛生。

3.選擇軟硬適度的刷毛。較軟的刷毛可減少對牙齒及牙齦的損傷,但太軟會難以徹底清潔牙齒縫隙。一般情況下建議選擇中度或較軟的刷毛。

4.選擇正確的牙膏。牙膏種類繁多,常讓人挑花了眼。牙周疾病、蛀牙、牙齒髮黃者可以聽取牙醫的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牙膏。牙齒健康者不必選擇昂貴或功能繁多的產品,只要含氟、摩擦劑顆粒細小即可。

5.牙刷與牙面呈45度角。人們刷牙時,往往習慣牙刷垂直於牙面,這樣對牙齒的衝擊最大,幅度過大還可能劃破牙齦。正確的方式應當是牙刷與牙齦線呈45度角,這樣能最有效清潔牙齒、牙縫,且避免傷害牙齦。此外,刷牙時,應該手握牙刷上下刷(順著牙齒生長的方向),才能有效清除牙縫殘垢。很多人喜歡左右“拉鋸”一樣刷牙,不但清潔效率低,還會造成楔形缺損,導致牙齒更快脫落。

6.時長要充足。理想的刷牙時長是3~5分鐘。牙膏中的軟化劑發揮作用,軟化、徹底清除食物殘渣至少需要3分鐘。

7.刷牙要刷舌。舌頭質地粗糙,細菌容易附著在上面。刷舌是保證口腔衛生的重要環節。刷舌時可以購買專門的工具,或直接用牙刷輕柔地刷舌面。注意刷舌不宜過久過猛,簡單清理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