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这位在一线抗疫的中医人却走了……

在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他义无反顾冲向一线,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春天来了,这位在一线抗疫的中医人却走了……


“匆匆忙忙地跑着”,是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兼急诊科主任张凯留给同事们最后的印象。

为了尽快筛查出村镇中的疑似患者,他奔波在田间地头;为了争分夺秒地抢回重症患者的生命,他穿梭于病区之间;为了快速敲定治疗方案,他一次又一次在凌晨赶赴会诊的地点……

3月19日,张凯永久地停下了他的脚步。在轮休点隔离休整的他,因过度劳累,猝然长逝,献出了年仅41岁的生命,只留下年幼的孩子和悲痛的亲人。

“恰逢小儿三岁生日,请原谅父亲”

“我的爸爸是冲往防疫第一线的医生,我感到无比自豪。但是,当我看到他那被汗水浸湿的脸时,又暗暗心疼。爸爸和同事们经常要开会,随时去下乡会诊,我已经好几天都看不到他了。”春节期间,张凯12岁的大儿子记录下对父亲的思念。

春天来了,这位在一线抗疫的中医人却走了……


张凯生前的朋友圈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东至县百姓平静的生活。“疫情暴发之初,县里的防控形势非常严峻。”东至县中医院副院长魏忠华介绍,近2000名湖北务工人员春节返乡,分散在乡镇各处。那时,一线防护物资短缺,大家对新冠肺炎也只有初步的了解,排查疑似患者、指导乡镇卫生院开展筛查等工作的强度和压力之大都前所未有。

“让我上!” 没有防护服,也没有足够的N95口罩,1月26日起,张凯没有一丝犹豫,奔赴昭潭镇、青山乡等乡镇疫情防控一线。

寒冬时节,不分昼夜,只要接到乡镇卫生院的求助,他便立刻出发,奔波于泥泞的山间,入村入户开展筛查,耐心指导下级医生们的工作。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收紧,街上所有的商铺都关门了。在乡里,工作一干就是一天,按时吃饭都成了问题。饿了,张凯只能将就一口泡面;累了,就在车里稍作歇息。不愿将传染的风险带给家人,他窝在科室的值班室度过一个又一个夜晚。

1月28日,是张凯的小儿子三岁生日。张凯在工作之余,发布了一条朋友圈,“医生,职责、使命所在,凡大医治病,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恰逢小儿三岁生日,请原谅父亲。”医者仁心与父爱如山在那一刻交融于张凯心中,疫情当下,他选择了挽救更多生命。

会诊、整理病例、确定诊疗方案、抢救重症患者……生命最后的两个月,张凯几乎没有停下过奔波的脚步。“主任忙,他真的太忙了。”东至县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查菡说,张凯是重症医学科和急诊科的主任,又是东至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的成员,病区的病人多,病情复杂,还经常去乡里会诊,他为患者付出得太多了,每次见到他都是匆匆忙忙地跑着。

“假如我是一个病人”

“那天,我和张凯一起护送一名危重患者去上级医院。一路上,他一句话都没有说,眼里只有生命体征监护仪器上跳动的数字。直到安全抵达后,他才如释重负,又分析起患者的病情。”东至县中医院妇产科主任鲍淑峰回忆。

春天来了,这位在一线抗疫的中医人却走了……


张凯生前在QQ空间里发的照片

张凯对医术的钻研到了痴迷的地步。“世上无不治之症,唯有不精之艺。要坚持以‘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的设想去指导自己的言行。”他总是这样告诫自己。“在他的意识里,早已没有了上班和休息的区别,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治好患者。” 鲍淑峰说。

高强度的工作让张凯的身体早已亮起了红灯,但他并未向任何同事透露过。“疫情期间,他以科室、以医院为家,基本上24小时随时待命。”重症医学科的同事王安邦说,科里的值班室,几乎成了张凯的“家”,那些急危重症患者让他放不下心,他一直在医院监护、治疗。

直至2月下旬的一天,因一位患者病情复杂急需多学科会诊,魏忠华凌晨1点打电话紧急召集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那天,一向积极参与救治工作的张凯接起电话后,表示自己身体实在不适,难以赶赴现场。魏忠华劝他好好休息,可没想到,一大早,张凯忙碌的身影又出现在了病区。

“张凯去世之后,在清理遗物时,同事们发现,他房间的桌面上堆放着很多医疗书籍和还没有写完的救治患者心得笔记,即使是在生命最后时刻,他仍然在思考着救治工作。在场的人都深受感动。”魏忠华说,即使在休整期间,张凯也从未停止过工作。无法亲自到病房看患者,他就线上参与重症病例的会诊。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必须坚守战‘疫’一线。” 这是张凯在抗击疫情之初立下的铮铮誓言。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主动请缨到医院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感染科等岗位工作,他用生命诠释了医者仁心,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张凯走后,有网友回忆起他救治自己父亲的经过:2018年,在我父亲生命的最后,张凯医生尽力抢救了整整一天一夜,由于我父亲是癌症晚期,最后还是走了。张医生叫了车,亲自把我父亲遗体送回家,“我们全家人永远忘不了他”。

“我未空度年华,亦不负此生”

在张凯值班室办公桌的玻璃垫下,压着几句歌词,“愿死亡来临,你说,我做了我能做的一切,我未空度年华,亦不负此生”。他的一生,正是这几句词的生动写照。

“学西医的我很幸运考到了中医院,因为这里有中医的优势。前辈的经验和告诫,让我体会到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虽然能做好不容易,但是我正努力。”2003年,皖南医学院毕业的张凯来到东至县中医院工作,那一年,正好遇上非典,正在实习的他便主动请缨前往一线。

2016年,他踏上了援疆的道路。“援疆是国家大局,是国家需要。”东至县总医院党工委书记姜鲁峰回忆,在中医院动员医护人员去援疆时,张凯舍小家为大家,主动担起了援疆使命。在张凯团队的带领下,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救治了当地许多危重病人。那时,张凯的妻子怀有身孕,大儿子还不到10岁。

2019年,东至县组建首个重症医学科,张凯担任主任。“重症医学科的发展,他是先驱。从无到有,每一台呼吸机、中央监护设备等,都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周娜含着泪说,张凯最大的梦想,就是打造一支一流的ICU团队,为此,他自己掏钱购买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定期给全科医护人员培训。

东至县中医院的医务人员们纷纷表示将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以纪念逝去的张凯。“我们将以张凯为榜样,努力完成他未完成的事业。”“张凯老师,春天来了,您却走了,您永远活在我的心里,从医路上,您的教诲我会铭记,也将伴着我走下去。”

池州市委书记王宏表示,张凯同志在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受到威胁的关键时刻,牢记使命、忠诚履职、勇于担当,全身心投入抗击疫情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

文|本报记者李芮 王继学

审核 | 厉秀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