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世界系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终结者 协约国统帅斐迪南· 福煦

本内容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话说世界》20卷丛书

斐迪南·福煦(1851—1929年), 法国元帅,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后几个月协约国军总司令,被公认为协约国获胜的最主要的领导人。

1918年代表协约国在贡比涅森林签订对德停战协定,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终结者。

话说世界系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终结者 协约国统帅斐迪南· 福煦

福熙具有超凡的军事协同组织能力,他成功地指挥英法美等协约国部队取得了对德国最后决战的胜利,也为未来战争中多国联合部队的统率、组织和作战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进攻精神

话说世界系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终结者 协约国统帅斐迪南· 福煦

福煦出生于上比利牛斯的塔贝斯,其父拿破仑·福熙是个文职官员。

1869年,福煦考入著名的麦茨地区的圣克里门耶稣会学院,为报考工艺专科学校做准备。

在麦茨,他亲身经历和目睹了普法战争中弗朗索瓦·阿希尔·巴赞的被围与投降。法国的失败,给他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他奔赴家乡,报名入伍,但没赶上参加战斗。

停战以后,他回到圣克里门,这时麦茨已经成为德国的城市了。

战败的悲痛与耻辱使他立下誓愿:入伍当兵,光复阿尔萨斯和洛林!

福熙从工艺专科学校毕业后进入 炮兵学校成为教官。

1885年,他被调到高等军事学院工作,1891年调陆军总参谋部三局任职,晋升少校。

不久,又入高等军事学院攻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讲授战略课。

1901年福煦返回军队,1903年升任上校团长,1905年调任第五军参谋长,1907年调回总参谋部。

1908年,他晋升准将,同时被总理克里孟梭任命为军事学院院长。

在该学院的25年中,他一直在研究和教授军事理论,不仅为法国培养了整整一代军官,而且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

他的理论的核心是进攻学说:进攻是作战的最高原则,是获得胜利的唯一途径,即使濒于失败也不要放弃进攻。

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这种军事思想在法国军事界一直占统治地位。

话说世界系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终结者 协约国统帅斐迪南· 福煦

乔治·克里孟梭

扬名一战

话说世界系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终结者 协约国统帅斐迪南· 福煦

1911年,福熙离开军事学院,升任第十三师师长,1913年8月,出任第二十军军长,坐镇南锡,守卫着洛林前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 福煦率领他的二十军成功阻止了德军的进攻,一举收复三个城镇和10英里的国土,稳住了法军右翼的战线并实施了熟练的撤退。

在接下来的马恩河会战中,福熙与德军狭路相逢。

他在给霞飞的电报中说,我的左翼在撤退,我的右翼在撤退,我的正面受到敌军的猛攻,好极了,我正在进攻。

福煦成功地阻止了气势汹汹的德军进攻,守住了阵地,使危在旦夕的巴黎转危为安。

福熙在这一战斗中名声大震,成为法军的中流砥柱,被法国舆论界誉为“欧洲第一军事家”。

话说世界系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终结者 协约国统帅斐迪南· 福煦

福煦,法国元帅,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就任最后协约国军总司令,公认的协约国获胜的最主要的领导人之一。1918年代表法国在贡比涅森林签订对德停战协定,后又在巴黎和会上发挥重要作用。著有《战争原理》《战争指南》等,强调歼灭思想和集中优势兵力原则。

三国元帅

话说世界系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终结者 协约国统帅斐迪南· 福煦

1918年3月,德国垂死挣扎,鲁登道夫竭尽全国之力,发动了最后的突袭。

德军迅速突破了英法联军的数道防线,兵锋直指巴黎。

英、法、美联军由于意见分歧,导致了指挥上的混乱,联军的防线出现了漏洞,面临崩溃的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众人推举福煦出来协同指挥。1918年4月14日,福熙就任协约国盟军总司令,统一指挥协约国军队对德军发起总攻。

在协约国军队的强大攻势下,德军防线土崩瓦解,这时德国内部也爆发了革命,德国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被迫于11月7日与协约国开始停战议和。

11月11日,福煦代表协约国与德国代表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自己的车厢里签订了停战协定。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福煦成为战争的英雄,英国和波兰都授予他元帅称号,他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三国元帅。

话说世界系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终结者 协约国统帅斐迪南· 福煦

福煦车厢内景。1918年11月11日,福煦代表协约国与德国代表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的福煦车厢里签订了停战协定,11时,各战胜国鸣放礼炮101响,宣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战后,福煦车厢被放入了博物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