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農民到老怎麼辦?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交了半輩子的公糧,下半生養老怎麼辦?

如今,社保政策已經得到了進一步的調整和完善,很多的退休人員都因為養老金的上漲和社保福利的優化而感到非常的高興。但是這樣的情況大多數是出現在城鎮居民裡面的,而很多的農村居民們卻因為條件政策的不同而無法享受到和城裡人一樣的待遇和福利。這不,有的農民交了一輩子的公糧,卻在臨老沒有養老金拿

我們今天再來探討下,我們的70年代以前的農民朋友為了國家的建設,為了讓全國的老百姓都能吃上飯,他們都是無私的把公糧交到了國家糧庫,想想那時間真的是非常的苦,早上早早的天還沒亮,各家各戶把家裡能有的交通工具都用上了,家裡人口少有肩挑的,有套驢車牛車的,還有當時最先進的手持三輪車的,到地方後還要驗收去雜去水份。農民從沒有怨言,那為什麼他們老了後還要在外奔波卻無錢養老呢?

這些農民到老怎麼辦?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有很多的專家都在說這也可能是以前農民沒有養老意識,沒有合理的去規劃財產,所以才會導致今天沒有錢去養老,很多的農民聽到後都在苦笑,作為農民來說,在以前那種缺衣短糧的年代,別說財務規劃了,農民能有口飯吃就不錯了,公糧一交,很多的農民家庭每天都要緊就縮食的過日子,吃了上頓不知道下頓在哪裡。

這些農民到老怎麼辦?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還有的專家說,農民咋不像城市人一樣交養老保險啊,農民一聽更是想罵人啊,去哪裡交交給誰,錢從哪裡來,農村來說天天啥都在漲價,就是農民的糧食不會漲價,城市的蔬菜價格漲得和肉價一樣,農民的青菜爛在地裡銷售不掉。

這些農民到老怎麼辦?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60後的農民可以說是貢獻了一輩子,年幼的時候趕上了缺衣少穿的年代,他們在艱苦的生活中長大,年輕時趕上了交公糧、農業稅、村提留,將種地辛苦所得糧食無償上交給國家,後來又趕上了計劃生育,讓“養兒防老“這句話成了空談,再後來他們無償修路,興修水利,開墾荒山,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到最後,他們奮鬥了一輩子最終自己到老不知道該怎麼辦,養老成60後農民一塊巨大的心病。

對此,大家認為如何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