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聊天了

高溫天吃不下飯,又加上夜裡吹空調,雖說以懶就懶,得以一時好過了,拖了幾天下來時,全身乏力,頭暈目眩,還不可能不倒下來!

藉口就不幹活兒了吧?可又閒得無奈何地。其實,要做的事,還只是一時放在那兒,不做不會完成任務的。於是,讓師傅們去做。

視同大家都暑熱難受,自己又想動手上,對眼下的活不去做,我沒什麼忍耐力​,就跟了進師傅們嘮嗑。

想起朱寰先生生前講了個故事,以抵睏乏之無聊。故事中講到我老家當地的一位妮姑大師,也不記得她的庵堂號以及大師的尊姓。

這一天,魏家壩農貿市場的早市照常上市,十里八村趕集繁忙。上班的人們也穿插其中,包括先生朱寰自己在內,一時人車如流水,熱鬧如初。

迎面有位妮師身著禪素裝,行走在大街上,於朱先生相向迎面,由於庵妮妝扮,兩人又是熟人,所以,走近相互問好。

“先生您好!今天有空下山來​?”朱先生迎上前問。

“站長您好!我路過街上。這不,您是去上班去嗎?”​妮師回答道。

一陣子客套、寒暄之後立即​拉起話匣子:“你們兄弟倆是當代的李杜”妮師對朱先生說。

“哪裡哪裡!先生惟獨能看破紅塵,通今博古、飽覽​詩賦,其文章更堪稱時下一絕”,朱先生回答妮大師。致此,也肯定了她文彩、手妙。

不難想象,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人文情懷​和高水平的文學藝術修養。雖各自的生活方式不同,愛好詩詞和其藝術造詣不分仲伯。

多少年前,從一次酒席上,朱寰先生說出來這一段​故事,在場還有老校長,也包括我自己。至今,令我還記憶猶新,更從一個側面誘發了自己對詩詞愛好。

更有後來幾位先生和老校長他們的引導、教授,加上老校長還給我一本民國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吳門範煙橋所著的“學詩門徑”導讀、學習,致此,魏家壩又多了一名嗜好平仄之習之陡。

當然,嗜好歸嗜好,學生之​作,更不可登大雅之堂,但願不被幾位先生所忘記我這個跟班的就是了!

​朱寰先生去世前不久,我是通過他拿到了幾期巢湖詩詞選集,總不免再看看自己幾首小詩……。後來就沒有了,文聯更失去了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