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袍加身"欺孤儿寡母“斧声烛影"弑兄篡位,赵大赵二皆报应不爽

赵匡胤,大宋开国皇帝。他本是后周世宗郭荣(即柴荣)手下的一员大将,且一直受到了郭荣的宠信与重用;在郭荣薨逝前,赵匡胤被提拔为了殿前都点检(即皇帝殿前军、中央禁卫军精锐部队司令官)。

可能郭荣同志做梦都未想到,他一手提拔的赵匡胤同学,竟然在他驾崩后仅仅半年时间,就精心策划了“陈桥兵变”;并以所谓的部下逼其“黄袍加身”的谎言与恶行,迫使小符太后及柴宗训这对孤儿寡母不得不让出了政权,让出了帝位。而十三年后,柴宗训,应当是随他父亲及继祖父郭威叫郭宗训哈!这个郭宗训在房州不明不白去世,享年仅20岁;有人说是房州刺史毒杀的,笔者表示严重不相信;至少这个房州刺史只是个在前面动刀动手的吧,背后十有八、九是赵大、赵匡胤!

赵匡胤建立大宋王朝后,先后灭掉了荆南、后蜀等割据政权,基本上统一了全国;并加强中央集权,进行了政治、经济、军事改革,促使国家呈现出了和平、安定的良好局面。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曾将他与唐太宗李世民并列;确实,赵匡胤同志的文治武功在封建帝王中也还是算不错的哈!

“黄袍加身

然而,他忘恩负义,辜负了君父加师长(即郭荣同志)的栽培、重用与信任,欺负孤儿寡母(以至后来还暗使他人毒死了成年后的郭宗训),最终报应不爽——

一是“报”在他自个儿身上。即在公元976年、他五十岁那年的那个冬雪之夜。本来龙体康健的赵大、赵匡胤,在与赵二、即他二弟赵光义喝了几个小时的酒后,竟然一睡不起,“崩于万岁殿”;给世人留下了“斧声烛影”的悬案。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悬案;百分之九十九点九,赵大是遭赵二给谋杀了!

“黄袍加身

二是“报”在了他两个儿子身上。赵匡胤本有四个儿子,但长大成人的只有两个。一是次子赵德昭,生于公元951年。乾德二年、即公元964年,任贵州防御使。开宝六年、即公元973年,任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他二叔赵光义继位后的太平兴国元年、即公元976年,任京兆尹兼侍中,封武功郡王。公元978年,则加检校太尉。公元979年,赵德昭随皇叔赵光义一同征伐辽国的幽州。军中有一次夜里惊乱,近臣武将们发现赵光义失踪了,于是有人便谋议立德昭为帝,赵光义回来后对此极为不高兴。大军回到京师后,赵光义因北伐失利 ,很长时间都未给太原之战的功臣行赏。赵德昭便去向赵光义提及此事,哪料,赵光义对他大怒道:“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行赏也不迟!”赵德昭退朝后,因感到深受皇叔猜疑,便自刎而死,当时年仅28岁。

而赵匡胤的第四子,也是他最小的儿子赵德芳,生于公元959年。历任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检校太尉等。太平兴国六年、即公元981年,在他哥哥赵德昭薨逝两年后病逝,年仅22岁。这个病逝颇有疑点:因为在《宋史-宗室传》中对其之死仅仅用了“寝疾薨”三个字 ,意思就是说在床上睡着睡着就突发暴病死了,与正史中叙述的,和他当年的父皇一个样;为此,笔者严重怀疑又是赵二、赵光义同学下了毒手。

而我们的赵二、赵光义同学在“斧声烛影”中弑兄篡位后,先后逼杀了赵大次子赵德昭、四弟赵廷美,且让赵大幺子赵德芳又不明不白地“寝疾薨” ,扫除了他传位于自家儿子道路上的所有障碍,从而让他的后代子孙又在北宋、南宋当了七任皇帝,虽然一度风光无限,但却也大大地报应不爽——

“黄袍加身

一是报应在他儿子身上。赵光义虽然生了九个儿子,但成年的八个儿子中,活过五十岁的只有三个:即长子赵元佐、第三子赵恒(即真宗皇帝)、第八子赵元俨(八贤王的真实原型)。其他五个,一个寿年26、一个31、一个33、一个36、一个刚过40;且赵二最开始寄予厚望的长子赵元佐,却因亲历父皇逼杀四叔赵廷美等宫廷冷血事变而发了疯、发了狂,以至于因小错而用尖刀杀伤侍者、因父皇未请病中的他赴宴而醉酒烧宫,最终被赵二废为了平民。

二是报应在他孙子身上。宋仁宗赵祯是赵二的孙子,也是宋真宗赵恒的仅此一个儿子。他虽然贤明仁德,好心好肠,也活了五十三岁,且宫中嫔妃一大堆,但最终却没有留下一个可以传位的儿子,比他父亲赵恒还要悲催……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清平乐》,讲述的就是这位仁宗皇帝的故事。

三是报应在了北宋末年他所有的后代孙子、孙女们身上。靖康二年、即公元1127年,金军南下攻取了北宋首都东京(今河南开封),掳走了宋徽宗、宋钦宗,即赵二、赵光义的第六世孙和七世孙这两个未代皇帝;同时被掳走的还有赵氏皇族成千上万的皇子皇孙、皇家公主郡主(基本上就只有后来建立南宋的宋高宗赵构逃脱);据说这些皇族被抓到金朝后,男的多作苦力,女的则被强行婚配、甚至被奸淫、被奸杀(有的公主郡主当时年龄还非常小)……

正可谓:种啥子因 ,得啥子果;善恶到时终有报,现实不报后世报!只是可怜、可叹了赵大、赵二两人那些无辜的后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