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中餐廳》是吃播,沒想到是秀情商的職場教科書

《中餐廳》是湖南衛視播出的一檔由明星來經營餐廳的真人秀,已經陪伴著觀眾朋友們走過了三季,深受喜愛。如今在播的第三季由42歲的演員黃曉明擔任店長,還有實力派演員秦海璐、人氣組合歌手王俊凱、知名演員楊紫加盟,後廚則由一位厲害的素人,國宴大廚兼運營總監林述巍擔任。

原以為《中餐廳》是吃播,沒想到是秀情商的職場教科書

看名字本來以為是一檔宣揚中華美食的綜藝,做成一個明星版的《舌尖上的中國》,帶著觀眾們酣暢淋漓地吃吃吃,沒想到觀眾們在節目中體會最深的居然是人際交往過程中的情商和職場中要怎麼和同事上級溝通?這畫風是怎麼跑偏的呢?我們來看一看——

第一課:領導的安排有問題,要怎麼溝通?

相信前段時間大家的聊天裡面都免不了用上幾句“明學”語錄: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聽我的!都是我的問題!這霸道總裁的畫風調侃起來真是讓人慾罷不能啊。你看黃曉明,像不像不懂工作內容和細節還非要你實現不可能要求的領導?

原以為《中餐廳》是吃播,沒想到是秀情商的職場教科書

在職場中遇到這樣的領導要怎麼辦呢?王俊凱就做出了聰明耿直的員工會做的事,你不是要我們總結和提意見嗎?那我就把我看到的問題和我的想法說一說吧。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王俊凱是很敏銳聰明的,他發現的問題都很切中要害,表達起來也是很簡潔明確。但是問題得到了解決嗎?並沒有!

原以為《中餐廳》是吃播,沒想到是秀情商的職場教科書

我們看到黃曉明不惜舉出“一個人要吃三份單人餐”這種荒唐的例子,也要試圖維護他之前做出的決策的正確性,哪還有什麼理智可言!面對領導,你是不能講道理的,你要用他能接受的方式來跟他溝通,而且最好是私下溝通。既要顧全他的面子,還要想辦法迂迴地把他丟給你的難題解決掉,需要我們多動腦筋。

原以為《中餐廳》是吃播,沒想到是秀情商的職場教科書

後來我們看到當店長黃曉明在為新人舉辦訂婚宴席報價不合理的時候,林述巍的做法就很讓人刮目相看,連連讚歎不愧是運營總監!他發現價格低了之後,先是在閒聊的時候跟大家溝通具體每個部分的成本,讓大家來思考定價不合理的問題,然後自然會有財務總監秦海璐去和店長提。在已經和店長此前發生過沖突的大廚立場來看,這個財務上的問題交由負責財務的人來提才更合適。

原以為《中餐廳》是吃播,沒想到是秀情商的職場教科書

第二課:同事之間的矛盾得不到解決的時候,可以適當求助領導

秦海璐和林述巍就像是公司裡的兩個不同部門的同事一樣,一個操持經濟,一個主掌後廚,但是工作中又有很多需要合作的地方。由於訴求的不同,秦海璐需要控制支出成本,而林述巍想要提高食材的質量,這就不免要發生衝突。

原以為《中餐廳》是吃播,沒想到是秀情商的職場教科書

這時候秦海璐選擇的處理方式就很值得我們學習,她跟林述巍溝通沒有達成一致之後,找到店長黃曉明求助,讓他來跟大廚講他們預算有限的客觀條件,再利用職權壓一壓大廚,讓他適當縮減開支。然後秦海璐在收拾碗筷的間隙,好脾氣地來找林述巍說自己情急之下脾氣不好,和他握手言和。

第三課:都是來實習的新人,怎麼才能留下來

在第三季的節目中,我們很高興看到兩位來自《聲入人心》的唱功好、顏值佳的小哥哥來擔任餐廳的實習生。一位是高音出色、積極進取的高天鶴,另一位是中音漂亮、乾淨呆萌的仝卓。為了讓兩位實習生更有危機感,讓節目更好看,導演組安排了實習生淘汰機制,兩個小哥哥只有一位能留下來。

原以為《中餐廳》是吃播,沒想到是秀情商的職場教科書

高天鶴做的活很多,又是搬冰箱、又是刷碗,總是能很機靈地給出這樣那樣的想法,但是他卻沒有留下來,反而留下來的是仝卓。我們看到仝卓的優勢就在於不爭不搶和聽話,交代給他什麼他就會老老實實做,乾淨的氣質也特別討喜。

原以為《中餐廳》是吃播,沒想到是秀情商的職場教科書

在職場中會欣賞你積極進取的樣子的只有老闆,而太過鋒芒畢露容易讓同事覺得不舒服。隱藏自己不要出頭也是情商的一部分,我們的性格里從小就學會這樣做來融入集體了,所以我們會在學生時代說自己“沒怎麼學”、“考得不是很好”。這無關於價值觀對不對,只是我們融入集體的一個本能而已。

第四課:掌握一門過硬的技術很重要

掌握一門過硬的技術,這在職場中通常被叫做“核心競爭力”,整個餐廳只有一位林述巍大廚做飯最好,那麼他就是不可替代的。看了餐廳菜譜的人都為黃店長的英語感到心累,相信如果有一位英語能力過硬的店員,那麼制定菜譜、和外國客人交流的時候,他也一定是不可替代的。

原以為《中餐廳》是吃播,沒想到是秀情商的職場教科書

所以我們鼓勵在職場中培養一個過硬的方面,而不必面面俱到但是樣樣都不精通。抓住了核心競爭力,才是我們在團隊中建立合作關係和交往地位、在老闆面前提出要求的根本依仗。

所以大家看,《中餐廳》是不是成為了職場情商課呢?希望大家在輕鬆娛樂之餘,都能有自己的感悟呀!和筆者一起繼續關注好看的節目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