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有好坏之分吗?在曹操这,再差的资源也能化腐朽为神奇!


资源有好坏之分吗?在曹操这,再差的资源也能化腐朽为神奇!


资源有好坏之分吗?

只要会整合和利用,再差的资源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在历史上,也有一位整合资源的高手,这个人就是曹操,今天就分享一个关于曹操整合资源的故事。

要有一双发现资源的眼睛

董卓死后,他手下的李傕郭汜两个人为了争权打起来了,于是大臣们就只能带着汉献帝从长安逃回旧都洛阳,曹操听说了此事,想要迎接汉帝,之前曹操攻打徐州时,吕布张邈偷袭了他的后方大本营兖州,虽然后来他回军杀了张邈,但吕布却逃到了徐州,与刘备合兵一处,当时曹操树敌太多,也怕别人攻打他,将天子捏在自己手里,就可以挟天子令诸侯,自己就能获得更大的权力。在当时,天子可以算是最优质的资源了。

可对于这个想法,当时曹操的部下中却有人不同意这么做,很多人单纯的认为当时要争更多的土地和城池,皇帝也就是个孩子,没什么大用处,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荀彧和程昱就力主要迎回天子。

《三国志》:太祖将迎天子,诸将或疑,荀彧、程昱劝之,乃遣曹洪将兵西迎。

建安元年秋(公元196年),曹操在洛阳迎接到天子,当时洛阳的宫殿城池已经让董卓在撤退长安的时候给烧毁了,吃饭住宿都成问题,一看这情形,曹操他向汉帝和大臣们建议将国都转到许城(今河南许昌),一来大家有吃有住,二来那里是自己的大本营,也方便更好的保护天子。大臣们一看这情形,也没法不同意,于是都来到许昌。


资源有好坏之分吗?在曹操这,再差的资源也能化腐朽为神奇!

当时曹操因为救主有攻,皇帝就封曹操为大将军,还封了候,但当时曹操知道袁绍势力大,不能得罪,不肯接受这个官衔,于是就请汉献帝把袁绍封为太尉,但袁绍也不肯接受,还对曹操用天子之命给他封官不满,于是后来又改封袁绍为大将军,曹操就做个司空,名车骑将军。

《三国志》:于是以袁绍为太尉,绍耻班在公之下,不肯受。公乃故辞,以大将军让绍,天子拜公司空,行车骑将军。


用好平台,发掘人才,用优势资源吸引优势资源。


当时曹操掌权,有一些人看出曹操也不是善辈,心里也不服,很多大臣都不愿效力,有的都告老还乡了。都城有了没人办事也不行啊,于是曹操重用荀彧,让荀彧做了尚书令(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办公厅主任),让他帮忙招安招揽贤士,荀彧认识文化圈的人不少,通过他的努力,后来荀攸、郭嘉,武将典韦、于禁、徐晃等都归入曹操帐下。连北海太守孔融这样有名望的人也被曹操请出来做官了,这样一来,文武人才都有了,这是会用平台、也会用人,用朝廷这个大平台,再用荀彧这样的能人,用优势资源吸引优势资源。

那劣势资源怎么用呢?

人才是有了,紧接又有一桩难事摆在曹操面前,当时连年征战,再加上连年水灾、旱灾和虫灾不断,百姓都无心耕种,就是种了,兵马一来,也没法收割,就是收割了,这家抢那家夺,自己也吃不上,所以干脆都不种,平常就搞点野菜树皮果腹。

资源有好坏之分吗?在曹操这,再差的资源也能化腐朽为神奇!

朝廷到了许昌,周边聚集了很多难民,都向朝廷要救济,曹操一看这不行啊,本来军队的粮食都不够吃,现在朝廷来了人更多了,粮食更不够了,后来他重用颍川人枣祉(zhi),把这些难民都集中起来,发给他们种子农具,分发土地,建造军营让他们集中成一个个营地,名义上也算是军队,但他们只管种地、没有军饷,有了收成他们自己留四成,上交六成,难民们本来就没地方住,现在有地方住,有活干,有收成了还能自己留着,有了饱饭吃,很多难民都愿意加入,就这样,曹操用最小的代价解决了危机,还保证了军队和朝廷的粮食供给,真是一举两得。这就是“迁都屯田”的典故。

《三国志》:是岁用枣祉、韩浩等议,始兴屯田。


参考文献:《三国志》《中国历史故事》
你也不妨想想,身边有什么资源可以帮助自己成功呢?

资源有好坏之分吗?在曹操这,再差的资源也能化腐朽为神奇!


如果你也对历史感兴趣,可以关注本号,会定期更新有趣的历史故事,让我们一起端详历史,感受历史,从历史中获得感悟与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