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雀巢、宜家、ZARA,后疫情下中小企业可以学习到什么?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和服务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的竞争

评价一个企业的社会价值,对于企业,创建之初就要思考清楚自己的生态位,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对于个人特别是创业者,必须升级思维方式,才能在不确定的商海中,活下来,活得更好。


今天逸马君将为你分享三个从用户角度思考商业模式的案例,分别是以雀巢胶囊咖啡的“剃刀模式”、宜家为代表的用户自助模式和ZARA为代表的用户C2B模式。

透过雀巢、宜家、ZARA,后疫情下中小企业可以学习到什么?

雀巢公司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的食品制造商,以生产巧克力棒和速溶咖啡闻名遐迩。可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雀巢发明了胶囊咖啡,反倒推广并不顺利。所有雀巢的人都预测这个产品一定会大卖,但是没想到投入市场后,并未得到市场的强烈反响,销路不尽人意。

一直到1988年,雀巢换了一位总经理,这位总经理对雀巢的胶囊咖啡做出了全面变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商业模式和营销模式。至此以后,雀巢的胶囊咖啡业绩才一路飙升,雀巢的财报显示,有92%的收入来源于小小的咖啡胶囊。


透过雀巢、宜家、ZARA,后疫情下中小企业可以学习到什么?

新上任的总经理到底做对了什么,给咖啡胶囊的推广带来了这么大的逆转?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首先,他全面了解了这款产品,这个产品首先需要一台咖啡机,然后把咖啡胶囊放到咖啡机上,放进去后过几分钟就能够冲出一杯香喷喷的咖啡出来。

然后,他思考了一段时间,想到“剃刀模式”,就制定了咖啡机和咖啡胶囊产品组合的策略,将咖啡机的价格压到极低,让很多的用户都可以轻易购买到。一旦用户购买咖啡机后,就不会让咖啡机闲置,随后不断地购买咖啡胶囊来制作咖啡。此时,在用户心目中,咖啡胶囊的钱和咖啡机比起来,用户对咖啡胶囊的价格不再敏感。

当用户轻易地接受了这个产品后,新上任的总经理还没有停下来,还继续做了下面的闭环动作。为了防止竞争对手,他申请了大量的专利,让进入者有高门槛。同时,对用户牢牢锁定,让购买产品的用户成为雀巢的会员,为他们提供快速便捷的预订咖啡胶囊服务,发送咖啡相关的信息,提供即时的咖啡机保障服务等。


透过雀巢、宜家、ZARA,后疫情下中小企业可以学习到什么?

不得不说,商业模式的小变化,带来了极大的商业成功。雀巢虽然在咖啡机上赚的不多,但在每一个咖啡胶囊身上,获取的利润非常高。

人们把这种商业模式称之为“剃刀模式”,就好比剃须刀和刀片之间的关系,你使用剃须刀,必然要不断消耗刀片。最早的吉列公司、惠普打印机也是采用了此种商业模式,让公司源源不断的获利。

小结一下“剃刀模式”的要点:

第一,找到产品组合,包含基础商品和附加增值的商品。

第二,设计一种商业模式,确保利润最大化。

第三,在这个过程当中,设定相应的门槛,让竞争对手不容易进入,用户使用替代商品的成本高。

透过雀巢、宜家、ZARA,后疫情下中小企业可以学习到什么?


透过雀巢、宜家、ZARA,后疫情下中小企业可以学习到什么?

提起宜家,你肯定不陌生,家里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两件宜家的家具,但是“宜家效应”这个概念也许你并不熟悉。 我们先来看看宜家不同于一般家具的设计思维的由来。1950年的某一天,宜家的创始人坎普拉德在和雇员往车里装家具时发现,桌子占的空间太大了,既不好搬,又占地方。

这样算下来,人工费、运输费都不少,这让沉迷于降低成本的坎普拉德非常难受。 他琢磨来琢磨去,突然灵光一闪,如果把家具打散,回到家组装,就能省下一大笔费用。于是,宜家以此想法设计了毕利书架,没想到反倒卖得很好。毕利书架不仅简洁、实用、经典,而且还可以随意改造,给人一种不刻意的摩登。

这个毕利书架后来火到什么程度,可能会超越你的想象。据宜家官网所说,在世界各地,平均每5秒就会售出1个毕利书柜。现在全世界有6000多万只毕利书架,几乎每一百人就有一个。 精明的坎普拉德意识到,这个创新设计模式很可能会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对宜家来说,可以节约大量的运营人员或者安装人员的成本;对于用户来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进行了成本的节约,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参与了这个产品的实现过程,有了一种付出劳动后的成就感。


透过雀巢、宜家、ZARA,后疫情下中小企业可以学习到什么?

从此宜家和传统家具的模式完全不一样,按模块化进行大批量设计、生产,用户买回家的家具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可能是一块块待拼接的模块。当用户自己把这些拼接的模块组装好后,展现在家中,内心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心理学家们目睹了这一用户自助创新模式后,给这种现象叫“宜家效应”。宜家效应的意思就是,人们总会高估自己的劳动成果。就像宜家出售的需要用户自己组装的家具一样,用户对自己参与了某个环节的产品,会产生一种非理性的喜爱。 这也就是为什么毕利书架能卖得如此火爆的原因。

小结一下“用户自助模式”的要点:

第一,无论是企业还是用户都要产生双赢。企业节约成本、人力的同时,用户在这个过程中也要获得成本的节约和参与感。

第二,在你和用户交付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中,有没有一些环节是用户可以参与的,且他能获得一些价值。

透过雀巢、宜家、ZARA,后疫情下中小企业可以学习到什么?


透过雀巢、宜家、ZARA,后疫情下中小企业可以学习到什么?

提起ZARA,你肯定也不陌生,家里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两件ZARA的衣服,但是你可能不知道ZARA(西班牙服装集团 Inditex)的创始人阿曼西奥·奥尔特加身家一度超越比尔·盖茨,成为过世界首富。

这主要归功于 ZARA 系统且强大的生产、投放及配送能力——12 天完成从时尚情报收集到销售全过程;两周左右完成从投放后基于用户反应再批量生产再投放的全过程;每小时 8 万件的配送能力。

因此ZARA被国内很多新零售创业者视之为C2B模式的典范,是人(消费者)、货(时装)、场(门店)无缝对接的典范。我们都知道用户需要的是根据潮流、更新换代的时尚服装款式,因此很多服装公司最多也只是一年换四季,而ZARA却做到了一年服装更换频率超过18季到20季。


透过雀巢、宜家、ZARA,后疫情下中小企业可以学习到什么?

ZARA的运作方式是,他们有很多专业的买手,几乎一直在全球第一线的时装发布会现场,第一线了解“下一季用户最关注的时装是什么”;然后他们快速地把这些需求发回到总部,总部以最快的时间进行设计、生产,并发往全国。 其次,为了靠近用户,ZARA缩短供应链,将生产工厂转移到用户附近,并且愿意为获得更大的灵活性投放到较高的生产成本。

这样,缩短的供应链将产品从设计到零售店上架的时间减少到3周,而行业平均供货时间是半年。 而且ZARA一般小批量生产某种风格的衣服,所有的衣服都是实时参与市场的试验品,然后快速投放到市场去看用户反应,那些迅速抢购一空的成功款式被挑选出来再批量生产。 比起竞争对手,ZARA零售店会测试更多款式,以确保了解用户的动态需求,并做好继续生产的准备。

ZARA每个季度的款式只有一半是在季度前生产的(行业的平均水平是80%在季度前生产),剩下的一半则是在季度中得到反馈后再设计、生产出来,这样保证了ZARA的新款式总能抢在某一流行趋势达到顶峰或衰退之前送至店铺,供顾客购买。 这些对用户来说,无疑能让他们最快地感受到时尚的潮流,而且又能找到自己喜好。这就是C2B模式的核心,从用户的角度去思考企业的生产。

透过雀巢、宜家、ZARA,后疫情下中小企业可以学习到什么?

有没有发现,这些优秀的企业都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它们已强大占领了用户心智。脱离了用户谈商业模式,不是耍VC就是耍自己,你有多了解你的用户,决定了你的企业成就有多高;在客户心智中没有位置的企业,终将从滚滚商海中消失。

连锁经营全程解决方案

连锁企业会遇到什么问题,最重要不是解决什么问题,而是正确发现了企业发展中或前进中,会有什么问题,因为管控风险是企业老板必备的能力。

先定战略,后设模式,具体到标准化体系,让复制更精准,最后到训练督导,让标准化持续落地。

透过雀巢、宜家、ZARA,后疫情下中小企业可以学习到什么?

逸马在接触连锁企业过程中,为企业方做落地项目,16年而精心打磨出一套工具包,仅供连锁企业使用。

如果你想发展连锁,或者你已经在连锁!

如果你遇到战略不清晰,模式不懂如何规划!

如果你标准化不知道从何说起,督导体系不知道如何建立!

如果你不懂得招商,也不知道如何启动招商!

有需要平台私聊连锁新动态

透过雀巢、宜家、ZARA,后疫情下中小企业可以学习到什么?

获取必备工具包步骤

第一步:关注连锁新动态

第三步:转发

第四步:头条私信连锁新动态——《必备工具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