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中國社保——也源自德國俾斯麥

作為一個保守的專制主義者,俾斯麥鎮壓了19世紀80年代的社會民主運動,但為了安撫勞工階級,維護社會穩定,他通過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養老金、健康和醫療保險制度及社會保險。

一位美國作家曾寫道:“在20世紀,如果你碰巧出生在瑞典,那就像中了頭彩一樣。”這句話在相當大程度上並非虛言。

福利國家的概念出現於戰後1945年的英國,它倡導“普遍受益”,強調全民(不僅限於窮人)都應從社會保障制度中受益。不過,其最初的靈感和雛形,卻具有諷刺意味地來自那位統一了德意志的普魯士“鐵血宰相俾斯麥”。

作為一個保守的專制主義者,俾斯麥鎮壓了19世紀80年代的社會民主運動,但為了安撫勞工階級,維護社會穩定,他通過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養老金、健康和醫療保險制度及社會保險。

現代福利國家

現代福利國家最重要的設計師則是英國的貝弗裡奇勳爵,他於1942年發表《社會保險報告書》(亦稱《貝弗裡奇報告》),提出建立“社會權利”新制度,包括失業及無生活能力之公民權、退休金、教育及健康保障等理念。現今人們耳熟能詳的“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保障社會,便是他首次描繪的。

如果把19世紀80年代德國引入養老金作為開端,把1948年英國啟動國民醫療保健制度(NHS)作為頂峰,那麼歐洲福利制度的創立足足用了半個世紀。二戰後,歐洲逐步建立起廣泛的社會福利體系。以英國為例,20世紀四五十年代,通過《國民保險法》、《國民保健法》和《國民救濟法》等一系列立法,奠定了福利社會的法律基礎,60年代,一個“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國家”體系建設完成。儘管其具體實踐形式因地方傳統和政治特色而略有不同,但從總體上看,福利國家成為所有西歐國家的主要社會模式。雖然當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並未建成福利國家,但向社會成員提供最基本的(俗稱“兜底”)福利保障理念,已深入人心。

從戰後到20世紀70年代,是歐洲大陸福利國家的鼎盛時期,高福利不僅讓窮人獲得了尊嚴,還讓太多原本應該在優勝劣汰的市場中激烈競爭、追逐成就的人,懶洋洋地依偎在國家的溫暖懷抱裡。福利國家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大恩惠,但也是一個重負。

1950年,法國的政府支出佔GDP的28%,德國佔30%,美國佔21%。到1999年,法國的政府支出佔GDP的52%,德國佔48%,美國佔30%。今天的歐盟人口只佔世界總數的7%,而社會開支卻佔了全球的一半。更為糟糕的是,西方的社會老齡化趨勢,將加大未來在養老金、社會保障和醫療上的花費。

20世紀70年代以後,西方國家遭遇了普遍的衰退、滯漲以及奇高的失業率,加之國家過度干預導致的官僚主義和低效率,傳統福利國家模式變得難以維繫。福利國家的近況正變得越來越糟。《華爾街日報》2011年8月的一篇文章指出,英國有25萬人要等待18個星期以上才能得到治療,而過去十年全國醫療系統的支出翻了一倍;2002年到2008年,法國和意大利的暴力犯罪,分別上升了近15%和38%;截至2011年6月,歐元區的失業率為9。9%,25歲以下人群的失業率為20。3%;近一半的歐洲人,因年幼或年老的緣故而被歸為“依賴”型,在工作年齡段人群裡真正在工作的只有64%……

歐洲已不再是樂園,未來它還會變得更糟,改革勢在必行。

當前的改革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撒切爾首相,就已經開始嘗試改革不堪重負的福利社會體系。但在歐洲,倡導自由市場的勢力,從未能撼動福利國家的根基。就連“鐵娘子”撒切爾夫人,也沒能觸及國家衛生系統,充其量是不再擴大福利範圍。本輪全球金融危機,使得她的後繼者卡梅倫首相,面臨著“改不動也得改”的絕境。用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的話來說,“在長達80年的時間裡,福利國家模式從未遭遇過真正的政治挑戰。現在,福利國家已經撞上由經濟現實和財政狀況築起的‘南牆’。”現任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說得更明白:“過去有人認為,歐洲非常富有,可以讓公民用不著工作。但現在情況不再如此,必須埋葬老式的歐洲社會福利模式。”

2011年,英國政府廢除相關制度,不再為16-24歲無償工作的年輕人提供失業津貼。在此前一年,英國衛生大臣安德魯·蘭斯里提出了一項引發軒然大波的法案,要求改革英國人引以為豪的國民保健服務體系,引入更多競爭。

在法國、德國以及那些飽受主權債務危機困擾的歐元區國家,政府財政緊縮和削減福利支出,成為當前和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主基調。在另一個堪稱福利國家典範的大國加拿大,斯蒂芬·哈勃總理的上臺,也標誌著該國福利體系的收縮得到了選民的支持。

凡此種種,證明傳統的福利國家已經漸行漸遠。

我們現在享有的社會保障福利是俾斯麥在社會改革中的主要成就之一:社會保障制度是由俾斯麥首先建立的。


一、俾斯麥福利制度的背景:工業革命期間,工人惡劣的生活條件加劇了社會矛盾。工人運動的興起動搖了歐洲國家的統治基礎,迫使

俾斯麥進行改革以緩解工人階級的情緒。

工業革命下的危機

19世紀,歐洲處於工業革命推動下的快速發展階段。

然而,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最大受益者不是德國和美國,而是英國,英國宣稱“帝國永不落山”。

1851年,英國在倫敦水晶宮舉辦了“各國工業作品大展”,展出了13000多種工業產品。在舉辦期間,展覽會接待了6039195名參觀者,確立了英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

[深度] 中國社保——也源自德國俾斯麥

但是正如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在《雙城記》中描述的那樣,這是最好的時刻,也是最糟糕的時刻。

工業技術的進步和城市化的發展給貴族和資本家帶來了財富和權力,但同時也帶來了失業、難民和貧富差距等問題。平民與貴族、工人與資產階級之間的衝突加劇了。

以1851年的英國為例。當時,總人口的42.9%在工廠工作。他們中的許多人仍然是低工資的女工和童工。

他們每天需要工作16到18個小時,但他們每週只能拿到勉強夠自己吃飯的工資:“在棉紡廠,平均工資率可以定為每週10先令”。

埃德溫林肯巴克在他的《The story of bread》一書中記錄道,1851年一條麵包的價格約為6.8便士,而一先令相當於12便士,換句話說,一個工人每天工作16到18個小時,只夠買20塊麵包。

亨利梅休在他的《倫敦勞工與倫敦貧民》一書中也提到了當時的英國:三分之一的普通工業人口完全就業,三分之一就業,三分之一全年失業。

這正是歐洲工業革命時代經濟最發達的國家英國所面臨的情況,而德國的情況比這要糟糕得多。

德國詩人海涅的著名作品《西里西亞的紡織工人》揭示了德國社會工業化所造成的社會矛盾:

他們坐在織布機旁邊,咬牙切齒:

德國,我們正在編織你的裹屍布,

當我們又餓又冷的時候,我們向他祈禱。

我們的希望和期望都是徒勞的。

他只是愚弄和欺騙我們

我們編織,我們編織!

我們日夜匆匆地織著布

古老的德國,

我們編織三重詛咒,我們編織!

[深度] 中國社保——也源自德國俾斯麥

小學課文《西里西亞的紡織工人》

苦難引發了反抗。在19世紀的歐洲,發生了三次主要的工人運動,即法國里昂的兩次絲織工人起義、英國憲法運動和德國西里西亞的紡織工人起義。

1848年2月,由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共產主義宣言》的誕生為工人運動照亮了前進的道路,併為歐洲國家敲響了警鐘。

英國先後頒佈了《濟貧法》和《最低工資保障》,俄羅斯進行了農奴制改革,法國爆發了巴黎公社運動。

德國的形勢也很嚴峻。俾斯麥掌權後,容克資產階級只有兩個選擇:

(1)強迫鎮壓工人運動。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這都可能動搖剛剛完成統一的德國的基礎。

(2)改革,提出一種讓每個人都能接受的方式,以緩解社會矛盾。

俾斯麥經過慎重考慮後選擇了第二條道路。他提出了以社會保險為核心、保障勞動者利益的“社會保障制度”,簡稱

俾斯麥模式。

俾斯麥的社會福利體系模式:這應該是一個惠及“所有德國人”的社會保障體系

俾斯麥執政時,德國已經提議向英國學習,並頒佈了一項福利制度,旨在為工廠工人提供“最低工資保障”。

俾斯麥不贊成這個想法。早在他32歲的時候,他就意識到稍微提高工資並不能解決工人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當我想到一個高個子可以幫助一個貧困家庭度過一週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就像一個貧困家庭的小偷。當我可以花30馬克去旅行時,我當然可以給窮人一些錢,然後繼續旅行,但是這能改變什麼呢?兩倍或十倍的錢只能滿足一些窮人的需要。”

俾斯麥希望實行一種福利制度,包括所有社會階層和福利“所有德國人”,包括農民、手工業工人、公司工人等。

俾斯麥

的第一個假設是,這個社會保障體系應該由國家和企業主共享。

[注:1870年,德國在普法戰爭中贏得了50億法國法郎的賠款,這給了德國足夠的資本來實施保障制度,還有阿爾薩斯和洛林豐富的鐵礦資源,這給了德國足夠的礦產資源來支持國家工業體系的發展。】

後來,在進一步完善具體措施時,俾斯麥意識到,如果費用完全由國家和企業主承擔,這50億元將由全體公民平均分擔,這似乎有點不夠。

俾斯麥隨後將條款改為由僱員、僱主和國家承擔費用,僱員和僱主各付一半,國家各補貼50馬克。

現在仍然被沿用的俾斯麥模式

俾斯麥頒佈了三部關於社會保障制度的法律,建立了現代世界第一個完整的社會保障制度:

1883年,世界上第一個《疾病保險法》成立。

1884年,它通過了《工人賠償法》;

1889年,《傷殘和養老保險法》實施。

俾斯麥的三項保障法與當時德國社會面臨的五個社會問題有關:

1.當工人因工傷失去工作能力時,家庭生計怎麼辦?

2.企業主要求工人從事單調乏味的工作,而且報酬遠低於他們創造的價值。工人應該如何維護他們的權利?

3.如果工人的收入負擔不起高昂的醫療費用,我該怎麼辦?

4.當僱主無故解僱工人並導致他們失業時,工人如何保護自己的權利?

5.當工人因疾病或年老而不能工作時,他們應該做什麼?


[深度] 中國社保——也源自德國俾斯麥

俾斯麥要求工廠僱傭的童工不應少於13歲,還應允許他們先完成學業,並且每天工作時間不應超過10小時。

如果工作需要大量的體力,那麼婦女和童工就被禁止參加。

關於因工作導致完全殘疾或死亡的問題,俾斯麥規定,殘疾人可以領取其正常月工資的三分之二,死者家屬在死亡前只能領取其正常月工資的五分之三。

如果一名工人患有疾病,並且金額達到一定數額,他可以由當地保險機構指定的醫院的保險機構支付13周的醫療費用。

俾斯麥的政策來看,他的重點是建立一個保障體系,以解決工人的生存、養老、健康損害、工作環境中的不平等和壓迫等問題。

俾斯麥福利制度的社會影響

1.俾斯麥致力於維護工人的權益,緩解工人和企業主之間的矛盾,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

俾斯麥的社會保險制度是偉大的,因為它為每個人都關心的醫療保健、生存、社會援助、社會救濟和養老問題提供了某些解決方案,並且覆蓋了包括“所有德國人”在內的所有人口。

該系統一經推出,就受到德國人民的喜愛。從1883年到1913年,投保人數從300萬增加到1450萬。

對工人來說,只要他們支付一點錢,他們就不必擔心因工傷、疾病和其他原因造成的事故,使他們的家庭沒有經濟來源。

他們達到一定年齡後,也可以領取養老金。這相當於為那些因年老體弱而無法工作並希望過上穩定生活的工人提供經濟保護。

俾斯麥通過社會保障制度保護勞動者的權益,對於解決勞動者與企業主之間的矛盾具有積極意義。

一方面,工人的權益受到法律保護,企業主給予工人的基本待遇將大大改善。另一方面,工人的需求得到滿足,因此他們不必為了爭取權益而與企業主發生衝突。

社會保障體系使雙方達到了雙贏的局面。


[深度] 中國社保——也源自德國俾斯麥

沃納馮西門子,DC發電機的發明者和西門子的創始人,在俾斯麥提出社會保障制度之前,已經花了很多錢來解決“企業社會保險”的問題。

只有這種民營社會保險不僅針對的是範圍狹窄,而且還針對其運營成本和信譽。這個問題會讓天才發明家西門子頭疼。

因此,當俾斯麥決心在社會保險制度的幫助下實現三者都有利可圖的目標時,他贏得了黨的領導人、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共同支持。

正是由於俾斯麥的努力,德國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後期成功地抓住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機會。它的工業生產率超過了英國,成為歐洲領先的工業強國。

德國不是第一個開始工業化的國家,但當老大哥英國對工人運動束手無策時,德國給出了一個令人眼花繚亂的答案。俾斯麥打破董事會的方式激勵了英、法、美等國,而“社會福利制度”為他們解決社會矛盾提供了有效手段。


[深度] 中國社保——也源自德國俾斯麥


[深度] 中國社保——也源自德國俾斯麥


如今,俾斯麥建立的社會福利制度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普遍實施的政策。它在公眾的幫助下分擔“養老”和“看病”的困難,提高社會公民抵禦風險的能力。

社會保障制度無形中強化了人與社會的羈絆,塑造了一個穩定和諧的社會家庭。


[1]埃米爾路德維希《俾斯麥傳》

[2]俾斯麥《思考與回憶——俾斯麥回憶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