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另闢蹊徑,連破夏侯惇和關羽張飛,最後結局太悽慘

三國是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三大以少勝多的戰役讓人歎為觀止,而其中的各種精英部隊也是大家所津津樂道的,之前已經寫過了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和曹操的“虎豹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今天我們要來說一說陷陣營。由於三國志中並沒有陷陣營的明確記載,但是各種小說卻是各種吹捧,今天嘩嘩君就帶大家來了解下陷陣營在歷史中的真實狀況。

一、陷陣營的組織架構及成名之戰

先來討論下陷陣營的存在時間,192年呂布在武關的時候只有數百的騎兵,說明了當時還沒有陷陣營,而據英雄記所記載,在郝萌之亂時,高順出場了,並且帶了一支部隊,也就是陷陣營了,到這裡我們基本可以確定一個時間線,估計陷陣營建立的時間是在192年到196年之間。

“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

我們再來看看陷陣營的人員配備。陷陣營兵力大概有為七百餘人,武器裝備配置都非常好,統領為高順,加入呂布軍的時間不詳,高順第一次亮相是在196年。我可以推測出高順是在192到196期間加入呂布的,正好和陷陣營的建立時間相吻合。

高順另闢蹊徑,連破夏侯惇和關羽張飛,最後結局太悽慘

陷陣營

高順領軍陷陣營其實並不順利,在這其中發生了一件事情,讓呂布對高順不再信任,是怎麼回事呢?就是郝萌謀反,最開始呂布不想說,被高順逼問,呂布才說是河內人的聲音,高順一下就猜出來是郝萌。

順問:“將軍有所隱不?”布言“河內兒聲”。順言“此郝萌也”。

在郝萌造反被平定後,應該高順是立了大功的,但是卻被呂布疏遠了,連手下部隊都被呂布收走了。這讓高順很不解,依我看來,在呂布說出是河內人的時候,高順的反應讓呂布產生了疑惑,高順如此的熟悉河內,可見他和郝萌的關係不一般,至少是還不錯,雖然高順平定了郝萌叛亂,但是呂布已經對他產生了懷疑,由此不再信任高順。

高順另闢蹊徑,連破夏侯惇和關羽張飛,最後結局太悽慘

高順

“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

再看高順的為人,清白說明他是個老實人,大公無私,有威嚴,說明他在軍隊裡有威信力,不喝酒,不受賄賂,這放在現在,就是一個完美的軍人形象。在當時那個亂世,能有這樣為人的可不多見。舉幾個反面教材,呂布“惟利是圖”,關羽“自傲”,袁紹“優柔寡斷”,曹操“生性多疑”等等,由此可見,高順身上的所帶的這些正面軍人品質,也影響到了陷陣營,讓之擁有了所向披靡的戰力。

《三國志》記載:布遣高順攻之,曹公遣夏侯惇往,不能救,為順所敗,復虜先主妻子送布。

在相關的記載中,陷陣營的出場時間不多,但是有幾個關鍵之戰,它都是參與了的,並取得了不敗的戰績,分別是:建安年間平定了郝萌叛變;建安三年,擊敗劉備,俘虜了他的妻兒,後又擊敗夏侯惇,最後參加下邳守城戰。可以說陷陣營給呂布帶來的幫助非常之大,也是呂布能夠成為一方諸侯的重要助力。

二、為何陷陣營能夠百戰百勝

《英雄記》:“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陷陣營是個百戰百勝的部隊,那這支人數很少的陷陣營是如何做到百戰百勝的呢?個人覺得有下面三點:隊伍言行令止;高端的裝備配置;優秀的統帥。

首先陷陣營紀律嚴明。三國志中是這樣記載的:“(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少言辭,將眾整齊,每戰必克。”在這裡面“將眾整齊”就是最好的體現,都知道什麼樣的一支部隊才能算精銳,首先肯定是言行令止,紀律嚴明是先決條件,我覺得呂布軍隊的紀律還是很嚴的,比如說呂布手下的侯成擅自喝酒,差點就被呂布直接殺了,可見紀律嚴明,而高順的陷陣營,強於其他部隊的首要因素就是有個好統領,高順的以身作則,給部隊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因而可稱之為精銳。

高順另闢蹊徑,連破夏侯惇和關羽張飛,最後結局太悽慘

陷陣營,紀律嚴明

在東漢末年的時候,幾乎時時刻刻都在打仗,所以對於軍隊的消耗是很大的,如果沒有嚴明的紀律,那就是一群烏合之眾。比如說曹操手底下有一支青州兵,表面看來非常的威風,但是這支部隊就是一群強盜和民眾組成的,在曹操與呂布戰鬥之時,直接就潰不成軍了,差一點害了曹操的命。從這個例子來看,一支紀律嚴明的隊伍是很重要的,陷陣營就是這樣一支有紀律的部隊。

再有就是裝備的披甲率高。有關陷陣營的武器裝備介紹,《英雄記》中記述“盔甲鬥具皆精煉整齊”,換句話說陷陣營大部分人的武器裝備都非常的非常的齊全,可能很多人會想,裝備齊全不是一支隊伍最基本的嗎??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在東漢末年那時候,正規軍都不見得能裝備齊全,更何況呂布這一小小的諸侯。

高順另闢蹊徑,連破夏侯惇和關羽張飛,最後結局太悽慘

裝備精良的步兵部隊

我們可以看一個簡單的例子,在官渡之戰的時候,曹操曾在《軍策令》中記述:

“袁本初鎧萬領,吾大鎧二十領;本初馬鎧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

可以看出就算富裕的袁紹披甲率也不高,一般來說,古時候的鎧甲,首先肯定說的是騎兵,任何一個諸侯都會先把好的裝備給到騎兵,隨後才會考慮到步兵,在東漢末年作戰基本都是騎兵作戰,但步兵和騎兵無法相提並論,因為地位不同,註定了裝備品質相差很大 。

高順另闢蹊徑,連破夏侯惇和關羽張飛,最後結局太悽慘

重步兵絲毫不懼騎兵

儘管在那個時代,騎兵的地位遠遠超過步兵,可是這卻並不代表,步兵的戰力就不行,在火器出來之前,如果能夠擁有很高披甲率的軍隊,必定是戰鬥力更強的,因此真實反映一支部隊的軍事能力的,通常是步兵的披甲率。而高順手底下則是擁有700裝備齊全的步兵隊伍,已經是非常厲害了,其戰鬥能力之強也就可以解釋得清楚了。也可以解釋為何陷陣營能夠憑藉僅僅700人的步兵隊伍打出了自己的名聲。

最後就是統帥的作用了,說一句大實話,就算一支隊伍是精銳,就算一支隊伍的裝備很精良,但是統帥是個無能之輩的話,這支隊伍也走不長遠,更不用說建立赫赫威名了。恰巧高順就是這樣一名優秀的統帥。

他優秀體現在什麼地方呢?在應對郝萌叛亂的時候,高順沒有盲目的出兵,而是先非常精準的判斷出叛亂的人是誰,再發兵去攻打郝萌,很輕鬆的就解決了這次叛亂,這體現了高順的穩重。

高順另闢蹊徑,連破夏侯惇和關羽張飛,最後結局太悽慘

裝備精良的步兵不懼騎兵

再有就是高順有智謀,在呂布去打臧霸的時候,高順就勸過呂布,他是這樣說的:

“將軍躬殺董卓,威震夷狄,端坐顧盼,遠近自然畏服,不宜輕自出軍;如或不捷,損名非小。”布不從。(臧)霸畏布鈔暴,果登城拒守。布不能拔,引還下邳。

可以看出呂布沒有聽,結果果然遇到臧霸的拼命抵禦,當呂布撤兵回來後,臧霸又來和呂布和好了,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高順很有遠見,這樣一個穩重且有勇有謀的統帥,如果假以時日,必定可以成為一代名將。

三、陷陣營實際是高順的私人部隊?

我還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陷陣營更像是高順的私人武裝,而不是呂布的軍隊,首先我們要了解一個情況,在東漢末年,有自己的私人部隊並不少見,例如說李典、臧霸等人。這種部隊他們只聽從於自己的直屬上司,對於君主的話可是不聽的。

在郝萌叛亂後,呂布就開始逐漸疏遠高順了,甚至把陷陣營都給了魏續。這裡來看陷陣營的實際歸屬還是呂布的。但是在《英雄記》有這樣的記載:

“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從郝萌反,後更疏順,以魏續有外內之親,悉奪順所將兵以與續。及當攻戰,故令順將續所領兵。”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到了真正打仗的時候,陷陣營還是交給高順去指揮,基本上你可以看到陷陣營打的仗都是高順統帥的,呂布這麼做的含義就值得商榷了,既然都已經交給魏續了,直接讓魏續指揮不行嗎?換來換去不嫌麻煩?我猜測很有可能是陷陣營根本就不聽魏續的指揮。

高順另闢蹊徑,連破夏侯惇和關羽張飛,最後結局太悽慘

同為呂布手下,張遼更受呂布信任

其實要管理一支隊伍,就是把編制打亂,重組,曹操就做過這樣的事情,呂布帶兵這麼久了,不可能不知道這個道理,而他卻沒有這樣做,最大可能就是陷陣營的是高順的私人部隊,歷史記載除了高順外,並沒有其他將領統帥過陷陣營,而且不是呂布不想動,而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到時讓得這支精銳分崩離析就不好了,萬一反咬一口,自己也擋不住。

總結

在東漢末年,陷陣營也不是大家所想的那般無敵,因為那時候的部隊大多都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武器裝備就更別提了,而陷陣營的最大優勢就是他們那很高的披甲率,讓得他們成為了當時步兵隊伍中的佼佼者。我覺得高順的不幸人生跟呂布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高順是半道加入呂布的,當然比不上張遼、侯成等老人受呂布信賴;陷陣營是高順的私人部隊,呂布指揮不動,換做是曹操也不會信任你,更何況是呂布。

最後就是陷陣營自高順死後再也沒出現過,我猜測陷陣營是被曹操收編了,要知道在下邳之戰的時候,呂布是被手下背叛才被抓的,並沒有經過多大的戰役。所以陷陣營全部被殺的可能性很低,在後來張遼用800步兵偷襲孫權的時候,偷襲這種事大部分人都會用騎兵,而張遼卻選擇了用步兵,這其中很符合陷陣營的作戰方式。

高順本有機會成為一代名將,不管是訓練、打仗、智謀、還是人品,都是一個優秀統帥的絕佳人選,但結局卻叫人可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