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遭遇危難,前來救火的被砍頭,沒來救火的卻受到賞賜

建安21年,魏公曹操平定漢中。夏五月,群臣表奏獻帝,頌魏公曹操功德,獻帝即下詔,冊立曹操為“魏王”。至此曹操功高蓋主,劍履上殿,出入都用天子的車服鑾儀。此舉引起了一幫忠實的漢臣不滿和反抗。建安23年正月,漢臣耿紀召集一幫漢室舊臣密謀於元宵之夜,以曹操欺君罔上、自立為王、獨斷專行為名,乘城中慶元宵,混亂之際發動政變。

曹操遭遇危難,前來救火的被砍頭,沒來救火的卻受到賞賜

到了正月十五夜晚,城中一片燈火輝煌、熱鬧非凡景象。城中百姓都在歡度佳節,守城也將士們放鬆了警惕。耿紀等人於是在城中分頭放起火來,一邊放火,一邊趁夜攻打在許都的丞相長史王必,豈圖挾天子以推翻曹魏政權。然而遭到王必的奮起抵抗,被隨後趕到的夏侯惇等鎮壓。耿紀等人兵敗被殺。

曹操遭遇危難,前來救火的被砍頭,沒來救火的卻受到賞賜

城中火光沖天、一片混亂。曹操命人將城中的百官解赴鄴郡,於教場中插紅旗於左,白旗於右。曹操對百官說:“耿紀、韋晃等人發動叛亂,放火焚燒許都,你們之中有人出來救火,也有的沒有出門的。如曾出來救火的,可站在紅旗之下,如果沒有出門的人,可站在白旗之下。”眾官心裡想救火的肯定是無罪的,於是大多數人都站於紅旗之下,只有三分之一的人站在了白旗之下。待眾官站好,曹操命人將站在紅旗之下的都全部綁了起來。眾官都大喊冤枉,曹操怒斥這些人:“你們這些人當時不是為了救火,而是為了助賊!”於是不由他們再行狡辯,就將他們全部綁至漳河邊砍頭了。而對右邊白旗之下的官吏,盡皆賞賜,仍讓他們回許都。

曹操遭遇危難,前來救火的被砍頭,沒來救火的卻受到賞賜

此事令後人百思不得其解,天底下哪有救火的被殺,隔岸觀火的反而受到封賞的道理?我覺得按照魏王曹操的性格特點來分析就不難解釋了。曹操有一句人所熟知名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當時站在紅旗之下的人裡面雖然有真心出來救火的,但肯定也有趁機做亂的人隱藏其中。但誰又知道這真心救火的人是忠心漢室還是忠心他曹操的呢?所以不如藉機全部殺掉,再培養忠於自己的親信。那些站在白旗下的官員雖然不一定是忠心於他曹操的,但是從他們隔岸觀火的態度不難看出他們是一幫膽小怕事的順民,再給他們一些賞賜令他們心懷感恩,此舉可謂是恩威並施高明之極。

曹操遭遇危難,前來救火的被砍頭,沒來救火的卻受到賞賜

由此可見,曹操一代梟雄,雄材大略,為了成就一番偉業殺伐果斷,運籌帷幄,不愧為歷史上一傑出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