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唱歌那麼好聽,為什麼要去演戲?盤點那些唱歌超好聽的演員!

在華語樂壇,“唱而優則演”的歌手很多,演得不錯的人也很多。

我們熟悉的“四大天王”,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各個都是影帝級別;

80年代的“歌王”張國榮,在整個90年代,給我們奉獻了藝術家級別的電影;

梅豔芳、楊千嬅、王力宏、陳奕迅、任賢齊、周杰倫.......原本是歌手後來演戲開掛的,數不勝數。

然而還有一類明星,我們似乎習慣了他是演員的角色,但是突然發現:哎?原來你竟然曾經唱過歌,還唱得那麼好聽?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消失的歌手。

你唱歌那麼好聽,為什麼要去演戲?

我曾經是個“無賴”

大約98%的人提起鄭中基,第一反應應該是:哎?那不是蔡卓妍的前老公嗎?演電影的那個?總是很搞笑的。

可是鄭中基其實是個歌手。

80後的中年人,或許還聽過鄭中基唱歌,至少聽過那首《無賴》,更資深一點的,或許聽過《甲乙丙丁》、《相思無用》,還有和胡彥斌合唱的《第一次》。


你唱歌那麼好聽,為什麼要去演戲?盤點那些唱歌超好聽的演員!


含著金鑰匙出世的鄭中基,也稱的上算是“整個樂壇都在等著他長大”的名單之一,父親鄭東漢是香港樂壇的大佬,締造了鄧麗君、許冠傑、徐小鳳、張國榮等等巨星的神話,他也因此被人稱之為“太子基”。

在父親的關照下,很小鄭中基就可以到錄音室為張學友、譚詠麟、陳慧嫻等歌星的專輯唱合聲,直到1996年,鄭中基推出第一張個人國語專輯《左右為難》,其中與張學友合唱的主打歌《左右為難》讓他一炮而紅,還拿到了“叱吒樂壇生力軍男歌手”的金獎,而更早一年出道、如今已然成為港樂代表人物的陳奕迅,當年也只不過拿到了銀獎。

鄭中基本人的資質也是得天獨厚,他的嗓音醇厚清亮,聲線頗似張學友,一般新人跟張學友對唱是要被秒殺的,但在這首《左右為難》中,鄭中基就完全沒有被比下去,無論是聲線還是唱功都展現出了一流的水準,能不被張學友秒殺,還能顯得不那麼難聽,仔細一聽還挺好聽,這是什麼水平?

然而,留下《左右為難》、《甲乙丙丁》、《相思無用》、《怪胎》等等一大批絕世佳作以後,鄭中基,去演電影了。

在爛片裡不停摸爬滾打,摸索出自己的風格——“賤”和“賴”,他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無厘頭喜劇。


你唱歌那麼好聽,為什麼要去演戲?盤點那些唱歌超好聽的演員!


所以,大多數人是在電影裡看到那個類似周星馳般無厘頭的鄭中基,卻忘記了那個深情款款唱情歌的鄭中基。

而那首在21世紀前十年,在大學校園廣播站裡無數次播放過的《無賴》,是那樣讓人懷念。

你給張學友、蔡依林、鄭秀文寫過歌?

提起王菀之,很多人會覺得陌生。再熟悉香港電影一些的人,會想起來一些:王菀之曾經憑藉《金雞SSS》、《百變愛人》、《不再說愛你》三部電影,同時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一般一個獎項,就是五部提名作品,王菀之一個人就佔了三個。而且她還贏了,不僅憑藉《金雞sss》拿下最佳新人,還拿下了最佳女配角。


你唱歌那麼好聽,為什麼要去演戲?盤點那些唱歌超好聽的演員!


這三部片子很多人沒看過,嗯,由此可見,港片的落寞。

看了照片,很多人或許能想起來:哦,就是那個這些年,香港爛片裡的那個“長相平平甚至有點醜”的女生。

可是,她曾經是個歌手。

她當歌手取得過什麼成就呢?

歌神張學友唱過的《我真的受傷了》,王菀之作詞作曲;

蔡依林唱過的《許願池的希臘少女》,王菀之作詞作曲,文藝感爆棚的詞,與節奏輕快、甚至有打碟的旋律結合在一起,十分跳脫。然而,王菀之本人還唱過,仔細一聽,有些爵士的味道,還有淡淡的地中海風情。曲子速度偏慢,還加上了不少管絃樂器,十分迷幻與性感。


你唱歌那麼好聽,為什麼要去演戲?盤點那些唱歌超好聽的演員!


唱歌這麼好聽,你去演什麼戲呢?

我是愛唱歌的“演員”

現如今的黃渤,成了影帝、當了導演,出現在各種微信十萬+文章裡,被人稱為“高情商”,擁有了一個個耀眼的頭銜。

可他最懷念的仍是當年“北漂”的日子。

90 年代北京的夏天,黃渤和三五好友光著膀子坐在燒烤攤,烤肉滋滋作響,流著大汗的他們,幾瓶啤酒下肚,特別暢快。

那時候的黃渤,其實是個歌手。

《泰囧》《西遊降魔篇》《無人區》《心花怒放》《親愛的》……部部票房喜人,黃渤成了電影行業的金字招牌,媒體送了他一個充滿著金錢味道的美稱——70億影帝。


你唱歌那麼好聽,為什麼要去演戲?盤點那些唱歌超好聽的演員!


然而就在2014年,影帝站在好聲音的舞臺上,深情唱了一首《愛與愁》,導師紛紛轉身:“黃渤為什麼唱歌這麼好聽?”

好友徐崢跟大家說:“黃渤從小喜歡唱歌,苦於沒有出路,形象有限,一不小心從事了演員這個職業。”


你唱歌那麼好聽,為什麼要去演戲?盤點那些唱歌超好聽的演員!


十幾歲的黃渤,不愛學習,但是痴迷唱歌跳舞,能待在屋子裡練唱歌跳舞一整天不出門,有一次,在青島電臺舉辦的中學生卡拉OK大賽,黃渤代表學校參賽並獲得了第三名。

他開始在青島大大小小的歌舞廳裡走穴表演,1993年,19歲的黃渤和朋友組了個叫“藍色風沙”的樂隊,跑外地演出賺錢。

後來北京的娛樂業發展起來,黃渤又跑去了北京。

北漂艱辛,只能住在郊區的地下室,每晚上蹬著自行車去酒吧唱歌。

在那兒,認識了周迅、滿文軍、沙寶亮,零點樂隊……但是,和他一起跑場子的滿文軍火了,周迅火了,沙寶亮和零點也火了。

而黃渤卻始終沒機會火。

再後來,陰差陽錯,他做了演員,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在歲月裡的堅持和蟄伏,黃渤的生活翻天覆地,失去的已不可得,得到的比他曾想象的更多。

就像他在後來火了以後出的單曲《臨時演員》當中唱的一樣:我這樣不值一提的角色,你見過的何止會有上千百萬個,所以不奢求上天偶爾想起我,只讓你看到眼淚流過之後,笑著的我......


你唱歌那麼好聽,為什麼要去演戲?盤點那些唱歌超好聽的演員!


上帝給一個人關上一扇門,或許會給他們開一扇窗。

或許是因為演戲更讓他們開心,或許是唱歌一直找不到突破口,或許是陰差陽錯,他們最終讓人記住的是演員的身份。

或許自己也比較納悶:我記得自己以前是個歌手啊?

如果可以給觀眾留下一個好歌曲,或許,已經足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