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在湘西我被臘肉迷了魂


對不起!在湘西我被臘肉迷了魂


▲到湘西,怎能不吃一塊地道的臘肉?

-風物君語-

知味湘西

不止“酸、辣、醋”

如果從地圖上尋找湘西,找到的一定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這僅是一個小範圍的行政區劃,可視之為“小湘西”;而另一個更為遼闊的湘西概念,則涵蓋了整個雪峰山以西的傳統湘西地區。 它以張家界市、湘西州、懷化市為主體,還包括邵陽市、永州市的江華瑤族自治縣、江永縣,共39個縣市區,是名副其實的“大湘西”。

對不起!在湘西我被臘肉迷了魂

▲大湘西是一片有獨特的地理空間、地域文化的整體區域。圖/《地道風物·湘西》

這是一片獨特的地理空間,連綿的群山構成了它的整體地貌。縱貫湖南南北的 雪峰山,成為境內四條江河的分水嶺,雪峰山以東,是 湘江資江流域;以西則是 沅水水流域,那也是湘西的範疇。

湘西山勢崢嶸險峻,一山還在一山外, 除了蜚聲世界的張家界,還有臘爾山、呂洞山、大靈山、八面山……一度讓人們只習慣了蠻煙瘴氣,而難見其真容。然而也因為長期處於“化外之地”,反而使它保留了一份難得的原始純真。 山間流淌的無數溪流成為家園所在,最著名的莫過於“五溪”,儘管五條溪流的名字歷代都有不同,但圍繞它們形成了最早的“湘西文化圈”, 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瑤族……

史籍上曾經屢屢提及的“五溪蠻”,皆在此擁有自己鮮明的族群特徵。

對不起!在湘西我被臘肉迷了魂

▲芙蓉鎮原本叫做“王村”,因為電影《芙蓉鎮》在此拍攝而改名,芙蓉鎮的瀑布十分美麗。攝影/李永生 圖/《

湘西的豐富令人驚歎,一百個人眼中也許有一百種形貌,它是楚辭中奔放熱烈的神鬼空間,是“湘西王”陳渠珍營建的驍勇王國,也是沈從文一輩子念念不忘的萬物純然天真的瀟灑天地

。那片遙遠的山水,鍛造了湘西人的剛毅和豁達,自然也奉獻了與別地迥然不同的生活樣式。

湘西,自帶神秘光環

對於很多人而言,湘西自帶神秘光環。濃厚的 巫儺之風,從古吹到今,無數傳說又綺麗,又詭魅。居於山林的苗瑤侗族人, 愛唱歌,愛華服,家家都會在 火塘邊擺一桌好酒菜,菜餚大多未曾見過。這當然與這裡地處偏僻、文化迭代緩慢有莫大關係。

對不起!在湘西我被臘肉迷了魂

▲湘西的地理特徵有效延緩了現代文明的步伐,老一輩人們還保持著一些沿襲多年的生活習慣。圖為洪江的老人在

一個世代與山林為伴的湘西人,知山,才是他日常的功課。山中所有的物產皆可視為自然的饋贈,人們懷著恭敬的心採收留取,很少濫用。比如, 雪峰山的藥農上山採藥前必定要向焚香禱告,保證自己上山後不採幼嫩植物,不捕殺幼鳥幼獸,採十棵藥要留三棵云云。人們很早就知道要遵守自然法則,方能生生不息。

經歷了一冬的蟄伏後,在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大山醒轉。 雪峰山幾乎每條田埂上、小溪邊都長滿了綠色的蒿草,這種小草顏值平平,然而卻是苗族人的心頭好。因為這是“社飯”的重要原料。戊日屬土,在湘西,這一天是祭祀土地菩薩的日子,全家老少會齊聚一堂, 用社飯犒勞土地神,祝禱年景順利,五穀豐登。整個儀式讓人重拾對神靈、大地、自然的敬畏之心。

對不起!在湘西我被臘肉迷了魂

▲春日的嫩社蒿,是社飯裡的精髓。圖/圖蟲·創意

社飯製作並不複雜,把蒿草洗淨、剁碎,揉盡苦水,小火焙乾,然後與臘肉、艾蒿、野蒜、薺菜等輔料摻和糯米在灶上蒸煮而成。從前,社飯是家庭的獨有食物,各家都有不同的口味,如今,在網上也能買到真空包裝的社飯了。

初春時節,山中最早開花的是

山姜子(也叫山胡椒、山蒼子),滿樹鵝黃的小花清新了山谷。它的果實也是幼小的,形如花椒,因為富含檸檬酫,所以散發著檸檬的氣息,介於花香與果香之間。 人們採摘回去,和菜籽油一同熬煮,就會得到一罐氣味芳香濃烈的山姜子油,平時吃粉面時放一點,再加剁辣椒,風味十足。

對不起!在湘西我被臘肉迷了魂

▲金銀花是來自雪峰山的饋贈。攝影/李鋒 圖/《地道風物·湘西》

不止 蒿草山姜子,一座大山能夠提供的食材實在太多。 椿芽、竹筍、金櫻子、地木耳、野紫菜、野蘑菇、野獼猴桃……每個季節都能收穫來自大山的禮物,豐富著人們的餐桌。

養豬,臘肉是最好的歸宿

湘西的許多鄉鎮仍然有著養豬的傳統,“ 看豬”甚至也是當地一些孩子的童年功課之一,因為這些豬通常處於半放養狀態,孩子們常常趕著它們去收割後的稻田裡、水草豐美的山上覓食。這可不是個輕鬆活兒,稍不留神,豬就跑得沒了蹤影。湘黔交界處的邊地小鎮麻陽郭公坪鄉,就流傳著 “麻陽十八怪,豬比狗跑得快”的俗語,可見豬們的健壯非比一般。

對不起!在湘西我被臘肉迷了魂

▲豬豬這麼可愛,當然要做成臘肉臘腸。圖/圖蟲·創意

當地人並不愛飼養 “良種豬”,抱怨吃太多飼料,長得太快,肉質也不好。本土豬——當地稱 “小樣豬”,雖然個頭小,平腰直背,又愛一年四季在外狂奔,嘗百草,喝山泉,形同野豬,不挑食,也不怎麼生病,反而肉質緊實,油而不膩。

等到臘月,天氣越來越冷,就到了宰殺年豬,製作 臘肉的時候了。

人們除留下一部分新鮮豬肉過年吃以外,將剩下的切成三五斤大小的一條,擦抹椒鹽粉後,裝入大缸醃漬。 湘西臘肉寬度都是有標準的,太窄留不住水,太寬醃不透,所以3-5釐米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總結出來的經驗。

對不起!在湘西我被臘肉迷了魂

▲對肉食愛好者來說,臘肉應該是湘西最值得期待的美味了。 攝影/李鋒 圖/《地道風物·湘西》

七八天後,將醃漬好的肉條懸掛在火堂上燻烘,肉條下置一烘籠,闇火燃著茶殼、橘皮、松果、穀糠、柏葉等,煙氣嫋嫋。數月的燻烘後,肉條變得油中透紅、紅中透亮,不見菸灰,顏色更加好看,於是可將臘肉貯藏起來,或藏在谷堆、穀殼中,或藏在稻草、鋸木屑裡,或掛在通風乾燥的壁板上。

對不起!在湘西我被臘肉迷了魂

▲刀起刀落之間,粗糲的外表下藏著柔軟的內心。 攝影/李鋒 圖/《地道風物·湘西》

傳統臘肉一般在農曆冬至到立春這段時間加工,此時湘西地區氣溫和相對溼度較低,有利於微生物生長,也有利於臘肉的乾燥。煙燻烘烤不僅能保證肉不會變質,還會形成臘肉特有的煙燻風味和色澤,微生物會在肉的表面生長,產生微量的乳酸和蛋白酶,從而分解肉中的蛋白質,產生大量的風味成分, 當肥肉變成金黃色,瘦肉變成亮黃色,臘肉特殊的鮮味就生成了。

對不起!在湘西我被臘肉迷了魂

▲在湘西,好像什麼肉都能入臘,這隻美味的臘鴨,也征服了人們的味蕾。 插畫/文一 圖/《地道風物·湘西》

有了臘肉,一旦來了客人,可以隨時招待。實際上,湘西人的廚房裡並不止只有“肉”,豬舌、豬蹄、魚、鴨、雞,均可入臘。300多年前,清人顧彩在《容美紀遊》中記載:“就松間打火做飯,使者出所持乾魚、鹿臘,席地張傘食之,甚可口。”

酸,湘西人的本命

在湘西,苗家侗家對“酸”味均無比熱愛,“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

對不起!在湘西我被臘肉迷了魂

▲酸蘿蔔,越是簡單越富有歷史感的食物。攝影/孫建華 圖/《地道風物·湘西》

侗族人民甚至連醃肉醃魚也要製成酸味。他們將土豬肉和塘裡的土鯉魚宰殺後抹上粗鹽,外面再裹上蒸熟的糯米飯,放入壇中,封好。糯米在醃製過程中開始發酵變酸,魚肉也漸漸酸了起來。封存半年後,魚肉便可做到“開壇即食”,不需下鍋烹飪了,吃起來並無腥氣,反而是酸中的鮮甜充盈口腔,對於許多外省人而言,這是一道有點挑戰性的美食。

另一種方法是,拌以細碎的糯米粉或玉米麵分別一層層放入罐中醃漬,一個月後就可以取出食用了,可以 油炸、火烤、蒸煮,還可以炒小紅椒吃,尤以油煎炸最可口。

對不起!在湘西我被臘肉迷了魂

▲侗家酸魚製作過程。插畫/文一 圖/《地道風物·湘西》

如果進入 武陵山深處的呂洞山,當地熱情的苗族阿媽或許還會邀請你品嚐更為驚悚的“蟲”菜。這裡溪澗眾多,水中一年四季都有魚蝦和各種昆蟲,彷彿天然的蛋白質寶庫。春季有桃花蟲、瓢瓜蟲;夏季有螃蟹、蝦米、草鞋蟲;秋季有白漂蟲;冬季有水蜈蚣、趴巖魚等等,苗家阿媽隨時都可以將它們變成一盤好菜。

對不起!在湘西我被臘肉迷了魂

▲炸蜂蛹。插畫/文一 圖/《地道風物·湘西》

捉蟲兒是門技術活,當地人三四歲便開始跟隨父母下溪溝撈蟲兒魚兒,深諳其習性 。像水蜈蚣,又叫“水夾子”,它長著一雙形似鉗子的顎,容易傷著手,抓它時就得避開這對鉗子顎。油鍋燒熱後,水蜈蚣下鍋,油炸至透黃,再配以姜蔥幹辣椒,外皮脆香,裡邊肉質細嫩略甜。湘西花垣、德夯等地的村民把許多水生昆蟲的幼蟲統稱為“桃花蟲”,每年三月桃花盛開之時,春水尚冷,早有人興致勃勃穿著高腰雨靴,拿著紗網,站在河中撈蟲。只要在水中張開紗網,將三角鋤刨幾下,蟲子們就盡入囊中。

“桃花蟲”模樣醜怪,生長在溪石下,對水質、水溫要求極高,僅存於無汙染的溪流中。曬乾後,要先炒到六成熟,之後再放入辣椒、大蒜,翻炒一會兒,即可出鍋。 看上去多少有些可怕的“蟲菜”,對外地人來說總會有些猶疑著不敢下箸,然而卻是出門在外的湘西人心心念唸的地道家鄉味。

豪爽,湘西菜的性格

若要論刀工精細,擺盤精緻,湘西菜絕對要排除在外。這裡原本就是講究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豪邁之地,菜當然也隨了這性情。而湘西的大部分農家,火塘上吊著的一隻鐵鍋,就裝下了所有的菜。

對不起!在湘西我被臘肉迷了魂

▲火塘終年不熄,樑上的臘肉隨吃隨取。圖/圖蟲·創意

苗家的火塘極具特色,家家戶戶,不管房屋三間五間,必有靠邊的一間做火塘。 火塘其實很簡單,挖個坑,用四塊整整齊齊的大青石一圍便成,或大或小,小者不過一尺見方,靠窗邊的,多用於自家人烤火;居中的,主要用於客從遠方來,圍坐閒話。

一大早,家裡的老人早早起床,抓來一把茅草在火塘點燃作為引火,接著,拿來一堆包穀球球(湘西方言,即包穀脫粒後留下的芯)圍了一圈,再將生柴圍在外圈,待包穀球球燃完後,生柴也就旺旺地燃燒起來。

對不起!在湘西我被臘肉迷了魂

▲萬物皆可上火塘。圖/網絡

湘西地勢高拔,寒溼時節居多,有的人家火塘終年不熄。 一口火塘就是一個廚房,取暖,吃飯都在這裡。火塘邊上擺滿了各種酸菜罈子,隨要隨取。火塘上架起鐵三腳架,再擱上一隻鐵鼎罐, 燉上豬腳蘿蔔,或者羊肉煮酸湯,一時滿屋香噴噴。火塘上方,則懸掛著滿架烏黑油亮的臘肉,底下的煙火慢慢細細燻著,直燻得油光閃閃,香氣繞樑。這臘肉,可從年頭吃到年尾,絲毫不必擔心變質。

湘西土家族的鄉親們非常喜歡吃 “鍋子”,他們謂之 “爐子菜”;通道侗族除夕之夜守歲,全家圍在火塘邊吃粥,叫 “年羹飯”;而最著名的鍋子,當屬 張家界名吃“三下鍋”。

對不起!在湘西我被臘肉迷了魂

▲到了張家界,除了美景,美食也不可辜負。圖/網絡

“咕嘟咕嘟”作響的傳統鍋子,在整個武陵山區都極為普遍,人們似乎不在乎吃什麼,更在乎圍坐爐火前,濟濟一堂,食物必須冒著熱氣,鍋必須是火鍋。 無論葷素一鍋燉了,塘火不熄,宴席不止。這種看似簡單粗暴的方式,恰恰能帶給山地人們無限的溫暖與快樂。

湘西的豪邁自由,或許暫時無法親身去體會,但風物君為大家找到了 地道的湘西臘肉臘腸,即使宅在家裡,也可以在一蔬一飯中,感受到湘西的自由豪放。

快分享給家人和小夥伴吧!

掃碼即可關注我喲~

對不起!在湘西我被臘肉迷了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