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不好管教,多数父母陷入“强势”误区,需要反思

宝妈兰兰最近情绪不佳,她说都是孩子的青春期惹得祸,以前孩子什么事情都听兰兰的,兰兰怎么说,孩子就怎么做,轻松收获一枚超级铁粉,再看看现在,孩子不仅嫌她唠叨,跟她对着干,还动不动就顶嘴,把她怼得哑口无言,只要她俩一见面,就是“针尖对麦芒”,弄得家里鸡犬不宁。

有时候,兰兰真想把孩子狠狠揍一顿,幸亏老公的一句话点醒她:“孩子都那么大了,你觉得打他一顿就能解决问题吗?他现在都跟我差不多高了,越来越像个大人了,而且思维方式也和以前不一样,可是你还像以前那样,要求孩子事事听你的,如果你是孩子,你能愿意吗?”兰兰听完老公的话,才恍然发现,原来孩子已经长大,可她还把人家当成小孩子,看来急需改变的是自己。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不好管教,多数父母陷入“强势”误区,需要反思

父母的“强势”教育,恰好遇上青春期的孩子,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很多父母都有和兰兰一样的苦恼,孩子进入青春期,叛逆不听话,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青春期”:20世纪中叶,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儿童在发展至成人的过程中,会经历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发展复杂且充满矛盾,这个阶段就是“青春期”,也被称为“困难期”或“危机期”。一般孩子在十一、二岁进入青春期,十五、六岁结束,是生理、心理、社会性急速变化和发展的阶段。

影视作品中,青春期孩子总是以叛逆形象出现:旷课、辍学、早恋、打架、犯罪……花样的年龄,破败的结局,好像缺少以上关键字就不叫“青春”,屏幕前的家长看得胆战心惊、手心冒汗,开始担忧起尚在襁褓中的孩子。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不好管教,多数父母陷入“强势”误区,需要反思

这些都是影视作品对青春期的“误解”,那只是青春期的一个侧面,而非全貌,只是个别现象,而非普遍存在,家长们不要被它蒙蔽双眼,青春期并不是洪水猛兽,只要父母了解青春期、正视青春期,多思考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亲子和谐相处并不难。

一、孩子进入青春叛逆的“信号”

1、生理发育加速

孩子进入青春期,最明显的变化是生理变化,身高快速增长,体重迅速增加,从外观看,男生肌肉更强健,女生身体更丰满,孩子的体貌特征无限接近成人,孩子进入青春期时,生殖系统发育成熟,男生出现遗精,女生开始月经,同时出现第二性征,例如男生长胡须,喉结明显,女生乳房隆起,骨盆变宽等。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不好管教,多数父母陷入“强势”误区,需要反思

2、自我意识发展

发展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是继婴儿期之后,自我发展的第二次飞跃,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表,喜欢反复照镜子,在意自己在同伴眼中的形象,孩子更重视个人能力、学习成绩,以及在集体中的地位,对别人给自己的评价比较敏感,这些都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结果。

3、情绪波动较大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不像以前那样积极乐观,消极情绪增多,个人形象的不完美、群体地位的改变、父母对自己的不理解,都可能使孩子产生烦恼,有时候,他人的一句极端片面评价或不恰当言论,可能会导致孩子瞬间爆发负面情绪。

4、亲子关系疏远

孩子不自觉地疏远与父母的关系,不再向父母袒露自己的所有事情,他们开始有自己的小秘密和生活圈,更喜欢和关系要好的同性伙伴分享讨论,与同伴会保持非常密切的联系。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不好管教,多数父母陷入“强势”误区,需要反思

父母们,以上这四个方面的变化,你家孩子也有吗?如果你家孩子也有这些情况,就说明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父母继续“强势”管教,结果会怎样呢?

二、“强势”管教只会适得其反

1、“强势”教育会遭到孩子的反抗

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性增强,面对很多事情,他们能够独立做决定,不愿意被父母过多干预,对父母的控制和其他外在力量表现出排斥的行为倾向,当父母沿用以前的“强势”教育方式去约束控制孩子,会遭到孩子的激烈反抗,因为孩子渴望被看作独立的社会个体,而不依附于别人而存在。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不好管教,多数父母陷入“强势”误区,需要反思

2、“强势”教育会压抑孩子的需求

青春期的孩子比较敏感,对物质、精神、社交方面均有需求,如果父母继续强势教育孩子,使孩子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孩子就会感到无助、极度受挫,从而产生深深的压抑感,甚至产生要逃离的想法。

3、“强势”教育使亲子关系岌岌可危

从外观看,青春期的孩子已经与父母相差无几,但孩子内心里还不够成熟,敏感易冲动,父母强势教育孩子,会使孩子感觉到厌烦,对父母产生不信任的感觉,有时候还会与家长产生激烈的矛盾冲突,影响亲子关系。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不好管教,多数父母陷入“强势”误区,需要反思

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越强势,孩子越反抗,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亲子关系陷入危机,那么青春期孩子到底应该怎么管,才能使孩子避免误入歧途,同时使亲子关系更和谐呢?父母把准孩子的这三个“脉”,轻松度过青春期,只青春,不叛逆。

三、把准孩子的“脉”,亲子关系更和谐

1、需求“脉”

进入青春期,就意味着长大,又向成为大人迈进了一步,青春期孩子的需求不容忽视,首先,父母要学习关于“青春期”的心理学知识,建立对青春期的正确认识,同时,父母要从心理上正视孩子的外在与内在变化,尊重孩子要求独立自主、追求平等的需求,千万不要用强硬态度与孩子相处。比如学校还没开学,孩子很想念班里的同学,想和同学视频聊天,父母就不要总想着干预或阻止,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学多交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尊重,有独立做主的权利。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不好管教,多数父母陷入“强势”误区,需要反思

2、内心“脉”

孩子进入青春期,对父母的唠叨很排斥,父母要少唠叨,多倾听,孩子内心是渴望被父母接受和肯定的,希望被人理解和尊重,在向成人转变的过程中,孩子渴望长大、又害怕长大的矛盾,内心深处的惶恐不安与纠结困惑,期望能够有人倾听,此时如果父母能够做一个优秀的听众,安慰孩子的心灵,孩子就能很快走出困惑。

比如孩子看电视剧突然流泪,父母给孩子递上一张纸巾,轻拍孩子的后背,轻声问孩子为什么会哭,如果孩子不愿回答,不要强迫他。或者父母根据当时的故事情节,谈自己的看法,这时候孩子很容易给予回应,表达与父母相同或相反的看法,父母就可借此机会了解孩子,无形之中,父母和孩子也找到了共同话题,增进了彼此的感情。

3、独立“脉”

网上有个段子:有一种冷,叫做我妈觉得我冷,父母以为管得多是对孩子的爱,其实孩子已经长大,能够判断是不是冷,父母做着孩子能独立完成的事情,是在给孩子帮倒忙。

当孩子逐渐长大,需要一个相对独立、不被父母干预和打扰的空间,此时父母的适时退出很重要。孩子的日记本已上锁,就不要再想尽办法打开窥探孩子的隐私;孩子房间的门已经关上,就不要胡乱猜测孩子在房间里干什么,更不能偷偷摸摸“监视”孩子;孩子已经告诉父母作业已经完成,父母就别疑神疑鬼,觉得孩子在欺骗你,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才是亲子关系恶化的罪魁祸首。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不好管教,多数父母陷入“强势”误区,需要反思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的必经阶段,是独一无二的美好时光,花一样的年龄,谜一样的孩子,改变父母自己的态度和方式,用行动来引导孩子,让孩子的青春期不再一团迷雾,孩子的青春期只要青春,不叛逆!

今日互动话题:你的孩子进入青春期了吗?你是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呢?欢迎分享。

我是逗儿妈妈,也是一位家有萌宝的宝妈,每天会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儿知识,帮大家解决带娃的困惑和烦恼,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