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懒”的妈妈,才会有“勤”的孩子

会“懒”的妈妈,才会有“勤”的孩子

我们的身边,总是有很多被父母指责为“懒”的孩子。这些孩子总是让父母头疼不已,妈妈们总是抱怨孩子喊不动、懒得要命。

事实上,我们只要想一想就能明白到“懒孩子”其实并不是天生的。

那么,为什么有的孩子就是勤快,而有的孩子却成了妈妈嘴里的“懒”孩子?

***

春节的时候,一大家子前往海边游玩。在路上,和大嫂天南海北地聊。

大嫂忍不住又“控诉”起大哥和两个侄子侄女在家里的“懒惰”表现:

大哥从来不帮忙做家务,甚至是吃完饭后的碗筷也是老远就扔到洗碗池里的,也不管碗是不是会被撞缺了口……

侄子侄女也几乎一个样,从来不会帮忙收拾一下厨房或者主动打扫屋子和收拾房间,叫他们帮忙搞卫生,也总是要三请四催,最后惹到大嫂火冒三丈开口斥骂才动手……

我听着大嫂的诉说,发表我的“看法”:大哥和侄子侄女的“懒”,是因为大嫂几十年来的“勤”。

我说正是因为大嫂长久以来都太勤快了,所以其他人都觉得大嫂做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其他人没有意识觉得自己也应该做一点什么,因为大嫂肯定会做……

我后来戏谑总结说,女人不能太勤快——女人太勤快了“养坏”老公、“养坏”孩子……

想起有个女性朋友,也是因为家庭成员懒惰的问题诸多牢骚。

她的孩子已经成年了,可是从小就没有参与过家务和厨事,一切都是妈妈的安排和料理。如今做妈妈的看到孩子那不收捡的行为和乱糟糟的房间,就忍不住唠叨埋怨有加。

不独于此,孩子的爸爸同样也是极“懒”的:家里的地几乎从来没有扫过,而换洗的衣物也从来不会动手清洗一下,哪怕是放在那里两三天了也可以视而不见……

这似乎同样证明了上面的那个“道理”:女人在家庭里太勤快了,反而养“坏”丈夫、养“坏”孩子……

***

我自己也曾经是非常勤快的。

因为女人的天职,因为一贯以来所承载的观念,在家庭里总觉得女人就是那个最该勤快和照顾一家大小的人。

这种勤快本是没有错的。女人的勤快可以使得男人在工作之后放松身心、享受家庭温馨,而照顾孩子也是理所应当的母亲之职。

家庭的温馨和睦因了女人的勤快而得到稳固,自然也是一种生活的美好。

我曾经深深地以为自己是可以独揽一家的,我里外都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做好本份,努力地希望可以尽量照顾到家庭里每一方的需求。

可是在岁月里面,会有“抱怨”这样的不平衡问题出现。

是的,当一个人总是在付出,其他人只是在索取和享受,却毫无回报,年长月久之后,一颗疲累的心就会忍不住希望得到一些回馈,也希望自己的付出可以收获一些理解和包容。

付出的人一直都觉得自己是心甘情愿的,而接受的人也一直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一切都能够保持最初的状态,那么也就不会生发出埋怨的问题,也就更不可能存在“怨妇”这样的概念。

可惜世间没有恒定不变的东西,更没有几个人可以做到毕生毫无怨尤,因为人性里面本来就是有欠缺的,而寻求他人的认同和尊重也是人性里面自然而然的事情。

于是,很多曾经多年都默默付出的、“勤快”的女人/妈妈,爆发了……

埋怨、唠叨、抗议、斥骂、愤怒……

但好像都无济于事,“懒”的还是懒着,而“勤快”的却再也无法平静地付出……

归根结底,还是源于习惯——一个早已形成多年,甚至根深蒂固的习惯,不是几番斥骂和抱怨就可以扭转。

所以,一个习惯想要改成另一个习惯,必须在早一点的时候改变和扭转。

比如孩子的勤快,就不能等到长大后、成年后才来纠正和养成。

也比如丈夫的懒惰,更不能一直任由和纵容。

***

当你在抱怨另一半或者孩子很“懒”的时候,有没有冷静下来反观过自己的行为?

——你有没有在老公曾经很想帮你的忙时,你却不耐烦地说,“去去去,别在这添乱。”

——你有没有在孩子还小、特别喜欢帮忙的年龄里,总是喜欢跟在你后面这也想做那也想做的时候,你却烦躁地说,“到一边去!别在这捣乱!”

于是 ,你的嫌弃就成为了那桶泼在他们头上的“冷水”。没有了认可、没有了激情,谁都不会再有动力去碰你的软钉子、冷面孔。

所以,他们就有了这样的思维:不动手是最好的,可以让家庭和谐。反正你那么喜欢做又不喜欢人“添乱”,那大家就乖乖地等着好了。

我很庆幸我适时的醒悟。在我“勤快”了很多年以后,我渐渐懂得适当地“懒”一下,然后适当地扭转了一个极“懒”的老公,也培养了一个“勤快”的女儿。

写来三言两语,过程里的摩擦和碰撞却是火星飞溅,持久不息。

组建家庭的时候,老公其实并不是个“懒”老公,反而算是勤快的,在我住院的时候照顾我,在家的时候做饭做家务,也都是可圈可点的。

是后来习惯了带娃和围着锅台转的我深深进入了“勤快”的角色,从而渐渐地“解放”了他的“家务工作”,而那时候的我总觉得女人本就该勤快些,并且很多时候会蔑视男人那些做事的“粗糙”和拖拉,觉得与其等得他来做,自己早就做好了。对待孩子的态度也是一样的,孩子的笨手笨脚,常常也会让做妈妈的我心急不耐……

这样的“省事”,相信是很多勤快的女人都曾有的心理。这种感觉让女人越发觉得自己的干净利落和能干,越发喜欢自己动手自己“把控”一切的感觉。只是女人在那个时候完全不会意识到这样的“省事”恰恰就是培养“懒”男人、“懒”孩子的开始……

女人的天性里应该是写着“勤快”的,但是勤快不等同于为孩子包办一切,更不等同于一个人默默地全包全揽。

女人要懂得适时地“懒”一下,这样才不至于在若干年后总是嘴上挂满了对另一半的抱怨和指责,更不至于在孩子成年之后看到一个“懒”孩子甚至是生活邋遢、不会照顾自己的孩子。

所以,会“懒”的女人,才会有更和谐愉快的家庭;会“懒”的妈妈,才会有一个“勤”的孩子!

用心生活,书写温暖。谢谢关注和阅读!

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分享请继续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