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唯才是举”是不重德行?与士族争权只是表象 一切为了篡汉

历史上各朝代招贤纳士的举措似乎都是被人称颂的,就连元朝在一段时间内重开科举都被认为是进步的表现,但只有曹操的“求贤令”除外,因为他提出的“唯才是举”经常被解释为是重才不重德。

一方面他在三次求贤令中确实是说过要容忍有道德瑕疵的人才,而另一方面,曹操这个奸雄大反派,在南宋以降名声都烂大街了,一个不道德的人自然只能做出不道德的事。


曹操“唯才是举”是不重德行?与士族争权只是表象 一切为了篡汉

乾隆说曹操是天下第一反贼

直到近代推翻了封建统治,著名史家陈寅恪等人才指出,曹操的求贤令看似重才不重德,但实则是与世家士族的道德高点对抗,“而为一政治社会道德思想上之大变革。”

曹操摒弃世俗认可的道德观只是为了维系自己的权柄,从世家手里夺取选官的权力吗?他在胜袁绍后能一把火烧掉那些部下投诚袁氏的书信,就说明他很清楚,他消灭不了垄断了世间知识学问的世家豪门。

所以曹操提出所谓重才不重德的“唯才是举”,并非是想引入寒门来消灭士族这个影响全社会的阶层,而是希冀通过这种博弈造声势压制儒家道德观,并逼儒学传家的士族妥协,为顺利代汉自立铺路而已。

曹操应该没想过卸磨杀驴 因为驴子不好找

曹操年轻的时候绝对是个一脑子忠君思想的热血青年,不论是才是个小尉官就对豪门不法发起挑战,还是想着除去国贼董卓,到后来倡议天下讨董,并且一个冲上去。

他一心为大汉的所作所为自然被人们看在眼里,等到天下战火频频,大汉朝大厦将倾之时,也自然就有许多人押宝押到了曹操身上。

作为宦官的后代,本来天然是被士族排斥的,就看最开始,曹操手下除了谯沛集团的子弟兵外没什么士族之人来辅佐他就知道了。士族最看好的还是他们的领袖袁氏一族。

只不过袁氏兄弟袁绍和袁术,一得势,似乎就一个想着割据河北,一个居然想着篡位,这就背离了儒家“忠孝”思想传家的士族生存之本。固守君君臣臣纲常名教的传统使得很多士族转而投向曹操。

荀彧就是最好例子,他弃袁绍而投曹操,并且不是一个人去的,而是代表颍川士族去的。

“前后所举者,命世大才,邦邑则荀攸、钟繇、陈群,海内则司马宣王(司马懿),及引致当世知名郗虑、华歆、王朗、荀悦、杜袭、辛毗、赵俨之俦,终为卿相,以十数人。”——《三国志·荀彧传》

荀彧的到来,一方面给曹操补齐了缺乏谋士和治国能力的短板,一方面则为天下士族做了表率。

曹操能够平定北方,颍川士族集团是其离不开的左右手。而治理天下,更是没了士族这些垄断了知识的人才不行。


曹操“唯才是举”是不重德行?与士族争权只是表象 一切为了篡汉

颍川集团后人遍天下

曹操自己也承认:“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三国志》

士族之人本无所谓主君是谁,因为都是在大汉名义下,他们效忠也只是效忠大汉。荀彧为什么死?就是因为他虽然是曹操最重要的谋士,但也更是汉朝的忠臣,他帮助曹操,只是想帮助曹操替汉室安定天下。

曹操何时萌生的代汉自立不得而知,不过他深知来自儒家门徒士族的阻力,但也对此基本无能为力。

杀光士族?那谁替他出谋划策,谁替他治理地方?仅仅依靠一小撮寒门子弟吗,要知道,这些寒门子弟能够读书甚至上位,都离不开士族的提携,所以寒门子弟也未必是和他曹操同心的。

曹操所能做的,只是与士族进行博弈,尽量压制他们对天下的影响,但是绝对不敢下死手,因为那样就是鱼死网破。士族力量制约王权,这是那个时代背景决定的,不是曹操十几年时间就能改变的。

士族是时代的巨兽 他们需要的只是代言人

曹操的家底也算不错的,不然也不会一起兵反董,亲戚朋友一下子就凑出了好几千人马。但就这样,他家的所谓豪族也只能算是寒门。士族,那是需要祖上出过二千石大官的。

不过最开始的士族前身也就是曹家一样的土豪。东汉崇尚儒学之后,一些豪族因为掌握并垄断着儒家知识,豪强官僚化后,华丽变身为新兴的官僚集团。与曹家相比,士族是既不缺上面关照的人,也不缺下面卖力气的。


曹操“唯才是举”是不重德行?与士族争权只是表象 一切为了篡汉

东汉末年势力最大的本是袁氏一族

就拿袁绍的袁氏一族来说,“四世三公”、“势倾天下”,所以袁绍一旦崭露头角,马上从者如云,就连袁术这个纨绔,也一样马上就支起了一个大摊子。

都说董卓残暴,可是除了杀了一个小皇帝之外,那些朝堂之上的士族之人,他又杀了哪个?所杀者,都是些小门小户罢了。

而且,豪族出身的董卓也自知士族的能量,所以为了稳固自己的权柄,不仅把士族中的名士招到朝廷当官,并且还把大量的士族任命到各地为官,反董大军中的,袁绍、王匡、鲍信、韩馥、刘岱、孔伷、孔融、张邈等都是他权倾朝野时任命的一方诸侯。

这些士族虽然出身儒家,却不是什么遇到兵说不清的秀才,至少是家里随时能召集一大批人上战场的。

还说袁氏,袁术袁绍相继都被灭掉了,可是在袁氏的老巢汝南,

满宠“率攻下二十余壁,诱其未降渠帅,于坐上杀十余人,一时皆平,得户口二万,兵二千。”——《三国志》

也就是说,残余的袁氏当时仍然掌握着至少二千私兵。

曹操平定北方之后,真敢动这些追随其左右但却掌握了地方话语权的士族吗?

五胡乱华,长江以北伤亡惨重吧,可是北方士族被斩草除根了吗?并没有,唐朝之初,山东士族还能和关陇门阀扳手腕的。

士族选择曹操,不过是想给自己找一个强有力的代言人,而且,最开始,也是因为相信曹操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忠于汉室的。

不过曹操后来的心思变了,但是实则,战火洗礼后的士族自身的信条也在变。从铁骨铮铮的忠君国士变为了“保家全身”的摇摆之人。

而这种变化,正是曹操代汉自立所需要的,也是曹操通过各种手段进一步促成的。

即便是曹操在位期 官员选拔仍然掌握在士族手里

能成为士族,是以家族中有人成为朝廷高官为支持的。但是父子乃至祖孙都能做高官这就凤毛麟角了,东汉后期也就袁氏和杨氏才能做到。

那么如何保持士族的地位呢?这就需要编织关系网,这个网越编织越大,于是就形成了士族这个政治阶层,因为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家族才成为士族后就能一直有人凭本事做官。

这个凭本事,指的是靠着“明经”也就是通晓儒家经学来获取官位,士族本身就是靠儒学知识起家,所以是其看家本领,自然不希望别人,比如庶族寒门来抢生意,于是就有了知识垄断一说。这一点在后世也是一样,如果翻看一些家族家训,明清时很多家族规定“书不外借”,不然就是“不肖子孙”。更别说本来就没有几本书的三国时期了。

但是官位就那么多,凭本事未必抢得过竞争者,那么在关系网之下,很多事情就可以运作了。

那时候没有科举,朝廷选官的办法是举荐制,也就是二千石以上的官员有举荐任官的权力。虽然说举荐要察举就是看个人品德也就是“孝廉”,但是谁品德好不好,不就全凭领导一张嘴嘛。

于是到后来就形成了“以族举德,以位命贤”的腐败体系,就有了讥讽这种举荐制的民谣,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种士族由垄断学问到垄断官位的弊端,曹操不可能不了解,因为他当年就是这么运作之后才从浪荡子变成尉官的。但是曹操也没有办法改变这种情况,至少在他平定北方的过程没想过改变。


曹操“唯才是举”是不重德行?与士族争权只是表象 一切为了篡汉

三国时期一些名闻天下的士族

军伍中的将领自然还是要凭真本事的,不然容易被关羽千里走单骑般送人头,但是文官体系,官员察举选拔之权,曹操仍然交给了士族。

从最开始的荀彧到荀攸,再到崔琰毛玠,这些掌管官员选拔任免之权的都是颍川文人集团的士族之人。

曹操后来逼死崔琰罢免毛玠,也主要不是因为忌惮满朝都是两人门人,不然他也不会继续任命颍川集团掌舵者的陈群接任。

曹操心里明白,不用士族,他就将无人可用。

曹操麾下包括五子良将在内有很多的武人,可哪怕这些人功劳再大封赏再多,他们的后人竟然没有几个是成才的,他们的家族难道连培养孩子的钱都没有吗?缺乏的无非是家族底蕴。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士族存在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曹操也没有能力改变这个时代必然性。

三次求贤令 每次都在代汉自立路上进一步

曹操麾下缺人才吗?跟那两位比肯定是不缺的,因为他先有了荀彧等河南之士,平定袁绍后又吸纳了河北人才,在荆州,又获得了荆州精华投效,等于是天下大半人才都被他纳入囊中。

但是就在赤壁之战后,曹操突然发布了求贤令,而且十年之内,三发求贤令。“求贤令”的内容让后人多有诟病的是其强调“唯才是举”,字面上分析就是只要你有才我就让你当官,而不管你德行如何。

这实则是与曹操的人才观相矛盾的,因为从他任命崔琰、毛玠主管人事一事就能看出,曹操对于个人德行是很重视的,

“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太祖叹曰: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 ”

虽然说“唯才是举”针对着举荐制“举孝廉”的重德内容,但曹操发布“求贤令”主要也不是为了培养亲近自己的寒门之士,打破士族对官位的垄断。

看看三道“求贤令”发布时间就知道了。

第一次“求贤令”是在赤壁之战后,也就是曹操放弃迅速一统天下而转为稳定北方之后。


曹操“唯才是举”是不重德行?与士族争权只是表象 一切为了篡汉

赤壁之败,不仅是让孙权、刘备有了坐大的机会,也让曹操的北方不稳定起来。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就是汉献帝。而汉献帝最信任的拥汉派孔融竟然告诉曹操应该恢复周朝制度,也就是将许都周边地区化为京畿之地交给汉献帝管理。

曹操手下的第一谋臣荀彧也是一个坚定的拥汉派,而且他领导的颍川文人集团之中到底有多少拥汉派,曹操心里可没数。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直接就把孔融干掉了,然后发布了“求贤令”,目的很明确,你们士族不是讲究德为先吗,那么我就反之道而行之,你们控制了官员选拔,那我就自己选。但这不过是博弈的一种手段或者说是对士族的警告试探。

第二次求贤令是在214年,为《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

就在此前,曹操为魏公,为此荀彧死。

荀彧是铁杆的拥汉派,他认为曹操不能当魏公,因为,

“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作为士族主心骨的荀彧一死,士族之人就该有所思量了,那就是“忠”重要还是家族重要。

第三次求贤令是在217年,为《举贤勿拘品行令》。

而在前一年,曹操成为魏王,代汉自立之心怕是路人皆知了。

这三道求贤令,每一次都与曹操在代汉之路上前进的一步相扣,所以说,他针对的并不是士族对官位的把持,主要是为了代汉自立做铺垫。


曹操“唯才是举”是不重德行?与士族争权只是表象 一切为了篡汉

三国地图

物语说

两汉这么多年,忠于汉室的人肯定不少,这些人则是曹操代汉自立途中的阻碍。而这些人又都是国之栋梁,曹操不敢轻动,只能在最关键的节点杀一两个起震慑作用。

士族原本安身立命的是儒家思想,“忠君”思想自是根深蒂固,曹操想要达到野心,也就必然要攻心。

他的“唯才是举”不是为了提拔那些被士族以各种无德而不被举荐的寒门人才,他攻击的目标是儒家君臣关系不可动摇的纲常名教,为代汉自立做思想上的准备。

“唯才是举”并不是曹操唯一攻击的手段,他的另一手就是立储君。曹丕是嫡长子,但是曹操总用其他儿子来威胁曹丕的地位,他这么做是想从士族固守的“嫡长子继承制”上寻找突破口,同样也是在攻击儒家传统思想。

不过,是士族首先放弃了对汉的忠诚,而就在曹操发布第三道求贤令后,就立曹丕为太子。可以说是双方妥协的结果,曹操终于为曹丕代汉铺好了路。当然,很难说,曹操是不是死早了,不然他很可能自己就当了高皇帝。

参考资料 《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