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才女劉採春的悲情人生:25歲出軌渣男元稹 32歲絕望投河自殺

(說歷史的女人——第1303期)

上期(說歷史的女人第1301期)筆者專文介紹了唐朝大才女薛濤,這次接著介紹大唐第三才女。她就是同薛濤、李冶、魚玄機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的劉採春。其實所謂第三才女,只是方便的說法,在四大才女中,很難說誰是第一,誰是第二。

這裡是按出生的先後排序。四人中,李冶出生於公元730年,薛濤出生於768年,魚玄機出生於844年;而劉採春出生年月不詳,但在薛濤之後出生是無疑的,而且比薛濤至少要小30歲。還有劉採春只活了32歲,那時的魚玄機絕對還沒有出生。所以按年齡排序,劉採春當屬第三。

相對於薛濤、李冶、魚玄機三人很有個性的名字,劉採春的名字太俗,不像個才女,似乎只是個村婦(其他三人名字都有個性有學問,甚至根本沒有性別感)。事實上,某種意義上,她還真是個村婦,她不像另外三個人,出生在官宦或者書香世家(即便出身普通的魚玄機至少生在京城長安,還嫁給了狀元),她只是貧民出身。所以她的才華更顯得可貴。因為你會問,她出身貧寒,怎麼讀的書?怎麼能讀得起書?這也許是劉採春更加迷人的地方。

劉採春還有一點很特別,正因為她是貧民出身,所以她是完全屬於民間的,不像其他三人經常混跡於達官貴人、社會名流之間;最後一點,她是四大才女中唯一沒有出家當過道姑的女子。

所以,在唐朝四大才女中,劉採春是最獨特的存在,她的悲情人生更是令人唏噓:25歲出軌渣男元稹,32歲絕望之下投河自殺。

大唐才女劉採春的悲情人生:25歲出軌渣男元稹 32歲絕望投河自殺

(一)遊走於鄉間的“小品”明星

劉採春的才華毋庸置疑,她首先是一個遊走於鄉間的“小品”明星。

正由於她的卑微出身,所以史書上沒有記載她的出生日期。大概在公元8世紀末,劉採春出生在江南,具體哪個地方?也是沒有準確說法,有人說她是淮甸(今江蘇淮安)人,有人說她是越州(今浙江紹興)人。至於她的童年、青少年時期的經歷更是無人知曉,不像其他才女那樣6歲能詩,或者8歲能文的,她小時候的情景完全被人略去,人們只知道她長大嫁給了一個叫周季崇的伶人,而且夫唱婦隨,劉採春也當了一個戲子。

當時劉採春夫妻倆在那個戲班子主要演參軍戲。參軍戲是唐代盛行的一種滑稽戲,最早始於南北朝後趙的石勒時期。內容是:一個演員穿上官服,扮作參軍(級別不太高的官員),後來這個參軍貪汙犯罪,被別的角色從旁戲弄,“參軍戲”由此得名。這有點類似於如今的相聲,最開始由兩人搭檔,一人揶揄戲耍另一人,一個逗哏gen,一個捧哏,純粹逗人笑的。後來演變成多人合演,也有了女演員的參與,就像現在的小品的樣子。

劉採春和丈夫周季崇以及其兄周繼南合作,三人組成一個家庭小戲班,遊走於鄉間。早期的劉採春就像一個小品演員,因為名氣大,自然有點明星的味道。

(二)唐代的“鄧麗君”

劉採春這人多才多藝。她之所以很快成為明星級的人物,不僅是因為參軍戲演得好,關鍵唱得好,她有極為甜潤的歌喉,以被稱為靡靡之音的聲腔,紅遍江南,達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地步,堪比上世紀華語歌壇的鄧麗君。那時候沒有網絡,沒有電影電視的傳播,劉採春完全是靠一場場的演出給自己帶來的聲譽,讓她成了一位“天后級歌手”,著實不容易。

他們的戲班子演到最後的時候,總有劉採春唱一首歌曲做為壓軸戲,讓觀眾們如醉如痴。而且這首壓軸歌曲還都是她自己創作的,作詞作曲連演唱,所以劉採春可謂是一位全才型歌手。那麼她的歌曲都是什麼題材呢?為何那麼受歡迎?

大唐才女劉採春的悲情人生:25歲出軌渣男元稹 32歲絕望投河自殺

(三)天才詩人

在唐朝時,江南的商業已經很發達了。那時已有大量的商人長期遠行在外,進行各種貿易活動,這給家庭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一方面,掙錢養家的男人不能安守田園,他們必須得奔波於四方,有家而不能歸,過著孤獨的漂泊生活。

而另一方面,這些商人的妻子們年紀輕輕便被拋棄在家中,既要贍養老人,又要養兒育女,操持各種家務,其中的酸甜苦辣可想而知。尤其是,因為那時的交通不發達,他們的丈夫一走可能就是數年,這使她們十分孤獨、寂寞,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嚴重壓抑。

她們既為丈夫的生意擔心,為他們的安全和健康擔憂,而且妻子們還擔心丈夫有外遇。像鄧麗君就有一首廣為傳唱的歌曲《路邊的花兒不要採》,就是妻子們的心裡話。但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男人沒有那麼好的定力,更多的情況是,男人賺著大錢了,老婆也換了。或者,不換老婆,但又領了個漂亮的女子回來了……

因此,“但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在劉採春的時代屢見不鮮。當時“商人婦”們的奇特的婚姻生活,已成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大量夫妻長期兩地分居,怨婦成群,婚姻生活極度不和諧,已成為普遍的社會現象。

劉採春長期在外漂泊演出,發現了這個嚴重的問題。當然她也沒有任何辦法,但她是個天才,發現了這個可發掘的題材“金礦”,於是創作了許多商人妻子思念丈夫、盼望夫君歸來的曲目。她不僅唱得好,可以把歌唱得纏綿悱惻,令人傷感,而且作曲作詞都非常成功,歌詞寫得像詩一樣,但比一般的詩更加通俗易懂,而且不失優雅,她簡直就是一個天才的詩人。

她的曲目統稱“囉嗊曲”,又名《望夫歌》,多達120首,後來清代的《全唐詩》裡收錄了6首。

其一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載兒夫婿去,經歲又經年。

其二

借問東園柳,枯來得幾年?

自無枝葉分,莫怨太陽偏。

其三

莫作商人婦,金釵當卜錢。

朝朝江口望,錯認幾人船。

其四

那年離別日,只道住桐廬。

桐廬人不見,今得廣州書。

其五

昨日勝今日,今年老去年。

黃河清有日,白髮黑無緣。

其六

昨日北風寒,牽船浦裡安。

潮來打攬斷,搖槽始知難。

以上六首都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價值。比如第一首,“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載兒夫婿去,經歲又經年”,說的是一位少婦獨處空閨、百無聊賴,想到丈夫外出經商已多時了,還不見回來,心裡很是憂悶。於是,這少婦一會兒怨水,一會兒恨船,一會兒說夫君都走了幾個月了,一會兒又說我那個他可能走了幾年了吧。為思念親人幾乎達到思維混亂的地步,看來她心中的憂傷和幽怨有多深重。

清代著名詩人、文學評論家沈德潛一眼看出詩中妙處,他在《唐詩別裁集》中評論此詩:“‘不喜’、‘生憎’、‘經歲’、‘經年’,重複可笑,是兒女子口角。”

清朝著名學者管世銘在《讀雪山房唐詩鈔》中說:“劉採春所歌之‘不喜秦淮水’、蓋嘉運所進之‘北斗七星高’,或天真爛漫,或寄意深微,雖使王維、李白為之,未能遠過。”

劉採春和鄧麗君一樣,以女性歌迷居多,尤其以閨婦為最。那時,劉採春幾乎已成為商人婦們的代言人。據說當時的江南地區,只要劉採春的《望夫歌》一響起,家裡的大姑娘、小媳婦,甚至路邊行走的人都聞聲而淚水漣漣,“採春一唱是曲,閨婦、行人莫不漣泣”,看來她擁有多大的影響力。

(四)出軌大師級渣男

當然,劉採春除了才華絕倫外,生得也是花容月貌,堪稱絕色,她成名久了,自然會招蜂引蝶。最終,她也像唐朝其他三位才女一樣,被一位才華卓絕的風流才子佔有,並且毫無懸念地被對方甩掉,最終香消玉殞,下場極慘。

這是一個標準的大師級渣男。他就是曾經和白居易齊名的唐代一流詩人,一流風流才子元稹。他比白居易小7歲,但卻跟白居易並稱“元白”,而且“元”在前,“白”在後,看來此君在詩壇的地位,絕對是大師級的。老元也確實牛,在其52歲的短暫一生中,在其宦海遨遊和頻頻獵豔之餘,竟留下文稿100多卷,其中有830多首詩歌傳世,確實是天才一枚。

元稹之所以是個渣男,就因為他見一個愛一個,而且還特虛偽,居然寫出“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樣純情而唯美的詩句。不過,也許他正是靠這句詩博得了眾多純情女子的青睞吧。

他第一個鍾情並拋棄的女子便是著名戲曲《西廂記》裡的女主崔鶯鶯。當時他才20歲,就與對方熱戀並有夫妻之實,但並未結婚。然後他赴京應試,因其文才卓著,被新任京兆尹韋夏卿所賞識,有意招之為婿。求官心切的元稹考慮到崔鶯鶯雖然才貌雙全,但對他的仕途進取沒有多大幫助,所以權衡得失,最後拋棄了崔鶯鶯而娶了韋夏卿之女韋叢,韋叢成了他正式的結髮妻。

不過元稹並不滿足,此後到處獵豔,在30歲時到成都出差三個月,期間跟大才女薛濤陷入愛河;但僅三個月後他便拋棄了薛濤,逃出四川。

公元823年,45歲的元稹出任越州(紹興)刺史、浙東觀察使,正趕上劉採春隨丈夫周季崇等從江蘇淮安來到紹興演出。幾場演出下來,紹興城已是萬人空巷。當然元稹也慕名前來觀看,對劉採春的精彩演出十分欣賞,立馬成為其超級粉絲。然後他再次起了想法,就是把對方據為己有。

於是元稹發揮才情,使出其慣用手法,給劉採春寫了一首聲情並茂的情詩:

新妝巧樣畫雙蛾,謾裡常州透額羅。

正面偷勻光滑笏,緩行輕踏破紋波。

言辭雅措風流足,舉止低迴秀媚多。

更有惱人腸斷處,選詞能唱望夫歌。

做為地方的最高長官,大唐的著名才子,大詩人,元稹的這首詩可是給了劉採春,一個“戲子”足夠的面子,劉採春不感動是不可能的。況且她也早對元大詩人的才學和名位敬慕許久,於是她就不顧一切地投入到元稹的懷抱裡了。

大唐才女劉採春的悲情人生:25歲出軌渣男元稹 32歲絕望投河自殺

劉採春當時大約二十五歲,芳華正豔,自然比當時熱戀元稹的41歲的薛濤更富有魅力。元稹乾脆公開納之為妾。也有說法是,二人沒有正式名分,元稹當時給了劉採春的丈夫一筆錢,買斷了劉採春。但不管如何,他們是公開的,並非偷偷摸摸的私情。

元稹的這段情事在唐代學者範攄的《云溪友議》一書中有如此記載:“有俳優周季南、季崇,及妻劉採春自淮甸而來,善弄陸參軍,

歌聲徹雲。篇詠雖不及(薛)濤,而華容莫之比也。

元稹也毫不掩飾自己對劉採春美貌的傾心,他自己也曾說過劉採春“詩才雖不如濤,但容貌佚麗,非濤所能比也”。

元稹在浙江任職七年,同劉採春的這段婚外情搞得轟轟烈烈,人盡皆知。一次因酒興大發,他題詩道:“因循未歸得,不是戀鱸魚。”一個叫盧簡求的同僚看到該詩,開玩笑說:“丞相雖不為鱸魚,為好鏡湖春色耳!”

(五)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劉採春與元稹的緋聞雖然流傳甚廣,可這段感情也是無疾而終,829年元稹調回長安,他便像當初拋棄薛濤一樣,拋棄了劉採春。

元稹走後仍舊緋聞不斷,不過他也沒有逍遙太久,他入朝擔任尚書左丞後,因被人排擠,被貶官為鄂州刺史,不久,於831年死於任上。

劉採春被拋棄後,意識到30多歲的她已經再無出頭之日;再說,曾經滄海難為水,她也找不到能比得上元稹這樣的人物了,當然也沒有臉面去尋找前夫周季崇和女兒周德華,當然也沒有像唐代其他三位才女那樣選擇出家當道姑,

悲憤之中,劉採春投河自盡,香消玉殞。據推測她死此時大概在32歲左右。不過民間還有另一種說法是,劉採春並沒有死,她去遠方雲遊了。但她究竟去哪了?沒有人知道。不過這也許是人們的一廂情願,沒有人願意相信他們的偶像會死,就像當年的西施一樣,都不願意承認她死了。

總之,在元稹離開浙江不久,劉採春,這位人間罕見的才女便從人間蒸發了……

參考資料:《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一十六》《鶯鶯傳》《唐才子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