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我把自己養成了多肉,論習慣的重要性


今年的春節,因為是特殊情況,基本沒有出遠門,只是回了一趟老家,活動量明顯少了很多,每天在家裡,都是坐著、躺著,要不然就是吃東西,一個多星期,感覺自己變得粗了很多,體重增加了,肉多了,應景每逢佳節胖三斤。

我發現一不上班,我的生活節奏全部改變了,健身鍛鍊停止了,總是覺得天氣冷,節日的假期沒有時間的管理,所以一切都亂了,起床時間、吃飯時間、睡覺時間都沒有規律,加之活動空間變小,長肉就成了自然現象,辛苦鍛鍊了幾個月才有的成果,一個小放縱,又回到瞭解放前。

看著群裡自律的美人還在每天堅持打卡,自己偶爾也會在群裡為她們點贊,就是邁不開自己的腿,有時覺得自己真的很懶惰,對自己要求不嚴格,太隨意。自己也覺得奇怪,為什麼上班的時候還能嚴格要求自己,每天既忙工作,還在堅持每天的鍛鍊任務,以及聽書、看書、寫文,為什麼休息了,每天有大把的時間,反而還什麼也不做了。

其實這是還沒有養成好的習慣,為什麼自己堅持了一段時間後又半途而廢,好習慣就這麼難以養成嗎?我們都知道小習慣,大改變的力量,但自己卻難以堅持。

記得看過一本《掌控習慣》的書,書中講到了微習慣的驚人力量,人們很容易高估某個決定性時刻的重要性,也很容易低估每天進行微小改進的價值。無論是減肥、創業還是寫作,改進1%似乎並不引人注意,但“長效”二字的堅持,隨著時間的推移,一點小小的改能就慢慢帶來驚人的效果。習慣是自我提高的複利。

習慣是重複了足夠多的次數後,變得自動的行為。養成習慣的有效四步:提示、渴求、反應和獎勵。

第一提示:提示觸發你的大腦啟動某種行為舉止,比如減肥。

第二渴求:渴求是每個習慣背後的動力,我們渴求的不是習慣本身,而是它帶來的狀態和變化。比如減肥所帶來的健康和美。每一種渴求都與改變你內在狀態的強烈願望有關聯。

第三反應:反應是你思想上或行動上的實際習慣,反應是否發生取決於你對這件事的實施有多大的動力,以及所採取行動的難易程度,只有當你有能力的時候,習慣才會出現。

第四獎勵:反應帶來的回報。獲得獎勵是每個習慣的最終目標。

這四個步驟一起形成了一個神經反饋迴路,如此反覆,最終讓你養成自然而然的習慣,由此構成完整的習慣循環。呵呵,理是明白了,關鍵是怎麼去踐行。

學習和了解了如何養成習慣,我們要設計好的習慣,消除壞的習慣。常言道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養成良好的習慣,勢在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