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三:西班牙托萊多

看完了葡萄牙的景色,我們就坐著大巴車去西班牙。大巴車在葡萄牙境內的時候,路邊的景色是這樣的: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三:西班牙托萊多

都是牧草,沒看見葡萄園。進了西班牙以後,路邊的景色成了這樣: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三:西班牙托萊多

山坡上種的都是油橄欖樹,平地上是油橄欖樹苗。有的地方還可以看見斷頭的樹樁,原來每隔五到八年就要把所有的樹杈剁掉,因為老樹杈上接出來油橄欖出油率低,而且油的品質也差。新長出來的樹杈上就會結新果,出油率和品質都可以提高。中途我們在一個休息站卸負擔,那裡有一所橄欖油商鋪,出賣各種橄欖油,還有橄欖油相關產品。站裡的橄欖油可是比國內的便宜多了,應該至少便宜一半,可是我家沒人在麵包上撒橄欖油吃,也沒人拿生白菜蘸橄欖油吃,因此沒買。大家倒是紛紛購買含橄欖油的護膚品,好像效果還不錯。

葡萄牙一路都沒有看到什麼工廠,西班牙除了橄欖樹,倒是看到一些這樣的工廠: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三:西班牙托萊多

這是一座發電廠,看來環境汙染到處都有。

前面說,西班牙在剷除摩爾人統治之前不能稱其為一個國家,它是和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在一起的。所以要說西班牙的歷史,應該從基督徒從摩爾人手裡奪權開始算。這要從公元十世紀開始看,這個時候的摩爾人在伊比利亞已經有了好幾個國王哈里發分別佔地為王,而且到了十世紀末就開始內訌,馬上就要分崩離析。伊比利亞半島北部的基督徒們看見這是個機會,就開始下手,這就是所謂的收復失地運動。

十一世紀初的1077年,卡斯蒂利亞國王阿方索六世(Alfonso VI)帶著他的隊伍從伊比利亞北部向南切入,他開始並不直接攻城,而是像古代迦太基將軍漢尼拔那樣襲擾摩爾人城池的周邊。強迫那裡的住戶交租子,然後還要收保護費。這些住戶又要給摩爾大王交租子,又要給阿方索六世交,當然就消受不了,他們就經常鬧點意見。阿方索六世不老在一個地方待著,這些住戶找不到他,那就向摩爾大王提意見。這樣一來,摩爾人的統治基礎就一點一點被瓦解了。

1085年五月的一個山花爛漫的日子,阿方索六世搜尋到摩爾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城池,叫做托萊多(Toledo)。這天正好趕上托萊多的摩爾人大王哈里發出城踏青,順便下鄉收租子。這兩撥敵對的人馬迎頭一遭遇就開始指責對方不應該來自己的地盤搶糧。說著說著,一言不合,他們就打起來了。史書上沒說是誰先動的手,反正阿方索六世把摩爾人哈里發打化了。阿方索六世讓一部分自己的士兵穿上摩爾人的軍裝,打上摩爾人的旗子在前面騙開托萊多的城門,然後大隊人馬一擁而上,這樣就佔了人家的城。這是基督徒從摩爾人手裡收復第一座城池。

托萊多在被阿方索六世收復之前,裡面住的有穆斯林摩爾人,也有基督徒莫扎拉布人,還有猶太人,他們作息時間雖然不一樣,但是卻一直和平相處,,各修各的廟,各拜各的神。所以托萊多的城市建築就有豐富的多樣性,1987年成為世界文化遺產。阿方索六世佔領托萊多以後,就把這裡當作卡斯蒂利亞的首府,所以這裡是西班牙的第一個都城;一直到1562年,西班牙腓力二世國王才把首都遷到七十公里外的馬德里。但是托萊多仍然是西班牙的宗教中心,托萊多大教堂現在仍然是西班牙紅衣大主教的坐堂。

托萊多有火車站,說明從馬德里來參觀的自由客可以坐火車來,很方便。不過,我估計是給紅衣大主教預備的,其他人都是跟蹭的。看看托萊多火車站,很冷清,火車班次不多吧?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三:西班牙托萊多

觀看托萊多古城要到城外的山上: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三:西班牙托萊多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三:西班牙托萊多

在這裡可以看出來;托萊多古城是建在一個高地上,就是西班牙景陽岡,這座山上沒有老虎,可能也沒有猴子。這個高地的周圍有一條河環繞,這條河在西班牙叫做塔霍河(Tajo),對,這就是葡萄牙的那條特茹河,只是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發音不同。

站在這個古城高地上看看托萊多新城,好像房子的破舊程度差不多: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三:西班牙托萊多

摩爾人佔據托萊多之前,哥特人在這裡有一套防禦工事。摩爾人來了以後又把這些工事加固、重修了一遍。看看摩爾人的城牆遺蹟: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三:西班牙托萊多

防禦工事,屯兵洞: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三:西班牙托萊多

既然是西班牙古都,當然也會是重要的旅遊景點,旅遊團隊絡繹不絕,這些都是春遊的西班牙少年兒童: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三:西班牙托萊多

中心廣場: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三:西班牙托萊多

中心廣場旁邊的寫字樓,中間的大門是古羅馬風格,門上面的拱券是阿拉伯風格,下面的柱廊是羅曼風格,一排多立克式羅馬柱: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三:西班牙托萊多

古典主義風格的歌劇院,頂上三角楣山花裡面是西班牙國徽,最頂尖上有一架豎琴: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三:西班牙托萊多

混合風格的市政廳,大門是阿拉伯風格,兩邊的雙柱是愛奧尼克式羅馬柱。門上的橫簷距離上面的三角楣有整整一層樓。羅馬柱上各有兩個小人兒扶著阿方索家族的家徽,三角楣裡面是西班牙國徽。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三:西班牙托萊多

市政廳的對面是著名的托萊多大教堂,規模在西班牙排名第二大: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三:西班牙托萊多

哥特式建築風格,左邊鐘樓有九十米高,右邊是一座文藝復興風格圓頂。最早在公元五世紀的時候原是哥特人的祈禱堂;後來摩爾人把它改成清真寺;1227年清真寺拆除,到1493年修成了這座法國哥特式的教堂。

看看它的內凹式大門,大門拱券上的橫簷有一組雕塑,是“最後的晚餐”;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三:西班牙托萊多

大教堂和市政廳之間有一條街道,可是兩座建築卻有一架廊橋連接。這個市政廳當年可能就是王宮,紅衣主教對國政要插一手,就是所謂的宗教干政。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三:西班牙托萊多

教堂的側門,有古羅馬神廟味道。兩邊的雙柱,靠裡的是不帶凹槽的愛奧尼克柱,靠外的卻是方柱,但柱頭和柱礎還是愛奧尼克式。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三:西班牙托萊多

古城街道: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三:西班牙托萊多

古城店鋪: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三:西班牙托萊多

古城商品,堂吉訶德全套裝備:

走上伊比利亞半島觀逝去的海上帝國之三:西班牙托萊多

我們在這裡時間不多,否則真應該仔細逛一逛這個西班牙古都。


(修訂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