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認知篇: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附圖解支撐阻力)

認識期貨------什麼是期貨

期貨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準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期貨認知篇: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附圖解支撐阻力)


期貨品種及基本面介紹

黑色系

1、焦炭

用途:焦炭主要用於高爐鍊鐵和用於銅、鉛、鋅、鈦、銻、汞等有色金屬的鼓風爐冶煉,起還原劑、發熱劑和料柱骨架作用。

期貨認知篇: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附圖解支撐阻力)


焦炭價格影響因素分析:

(1)焦炭價格波動的基本因素是市場供求關係,其他因素都是通過影響供求關係來影響價格的。

(2)庫存狀況是供求關係分析的一個重要指標。生產、貿易、消費者主要是根據焦炭價格的變化和自身的庫存能力來調整庫存。庫存是分析焦炭價格趨勢的重要指標。比如:佔全國焦炭出口75%的天津港,已成為中國出口焦炭價格的風向標。庫存分報告庫存和非報告庫存。報告庫存又稱“顯性庫存”,是指交易所庫存。

(3)國家政策變化,隨著節能減排工作的推進,政府關閉了很多小煤窯,煤炭供應依然會偏緊,所以煤價還會漲,煤價的上漲必然推動焦炭價格的上漲。國家進出口政策,尤其是關稅政策是通過調整商品的進出口成本從而控制某一商品的進出口量來平衡國內供求狀況的重要手段。

(4)註上下游產品的價格變化,以及其它能源資源類產品價格的變化趨勢有助於焦炭價格的分析研究。如: 上游的主焦煤和煉焦配煤的資源短缺、國際石油價格的波動、鋼鐵行業的產能釋放等。

期貨認知篇: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附圖解支撐阻力)


2、相關品種及其季節性規律(螺紋鋼、鐵礦石等)這部分內容可參看大宗師《黑色商品期貨螺紋鋼、鐵礦石、焦炭季節性規律》

期貨認知篇: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附圖解支撐阻力)


螺紋鋼價格的季節性規律主要與下游房地產與基建有關,一般來說,2-3月是春節後下遊工地集中補庫的階段,所以價格有需求上的強支撐;

但從歷史月度漲跌幅來看卻呈現出2月普遍上漲3月普遍下跌的情況,這是因為2月往往在交易節後復工預期,3月經常出現復工時間上的推延導致不及預期。

二季度本身屬於旺季,但是在漲跌上也跟季節性規律不太相符。這一階段其實交易的是宏觀因素,4月份已經有兩個月份的地產投資相關數據,從表中也能看出,2016年是房地產崛起的大年,那一年的3、4月螺紋漲幅相當喜人。所以這一階段需要緊扣宏觀。

5月份是“青黃不接”的階段,預期剛炒完,現實也剛走完(交割結束),這個時候是10月新主力合約,往往也是基差偏大的時候,從基差角度來看,雖然距離10月交割尚早,但可以看到5月基本上是基差收斂階段,這個時候往往是對盤面過高炒作的一種修復。

6-9月是傳統高溫淡季(“金九銀十”是農曆年),但是從歷史漲跌來看6月普漲、7月漲跌五五開、8月普跌,原因在於三季度處在“金九銀十”的旺季預期以及淡季交叉當中,有意思的是,這幾年需求一直是超預期的,所以6-7月一直出現淡季不淡的特徵,8-9月則是從“買預期”到“賣現實”的轉換。

四季度直到來年一月涵蓋採暖季環保限產和冬儲兩個炒作點,同時10-11月一半也是下游開工旺季所以如果沒有政策上的影響(比如閱兵、兩會限產),當月需求也是剛性支撐。12月是傳統淡季,1月又是冬儲集中發生階段需求不會差。

熱卷和螺紋鋼雖是不同品種,但卻存有很強的相關性,佔了鋼材生產消費的較大板塊。

螺紋鋼是以方坯為原料,主要用於房地產、基建等公用設施,而熱卷是以板坯為原料,主要用於汽車、船舶等製造行業,下游需求方面汽車產銷是影響熱卷需求邊際變化的一個重要指標。

所以雖然熱卷供給端與螺紋比較一致,但需求的差異導致它與螺紋有不一樣的季節性。

鐵礦石和焦炭本身不具備季節性規律,大方向跟隨鋼材漲跌,階段性的漲跌更多的受到政策以及天氣方面的影響,比如鐵礦石容易受到海外礦山發運、天氣以及今年的礦難事故都是不可控的。

焦炭本身依附鋼廠,除非有較大的政策影響供應導致供應緊缺,否則價格提漲需要看鋼廠利潤情況。

螺紋鋼2010可以注意3265-3150這個區間。

期貨認知篇: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附圖解支撐阻力)


農產品

大豆

用途:作為油料作物,大豆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植物油和蛋白餅粕的提供者。用大豆製取的豆油,油質好、營養價值高,是一種主要食用植物油。作為大豆榨油的副產品,豆粕主要用於補充餵養家禽、豬、牛等的蛋白質,少部分用在釀造及醫藥工業上。

期貨認知篇: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附圖解支撐阻力)


影響黃大豆價格的主要因素:

(1)大豆供應情況分析。全球大豆以南北半球分為兩個收穫期,南美(巴西、阿根廷)大豆的收穫期是每年的3-5月,而地處北半球的美國、中國的大豆收穫期是9-10月份。因此,每隔6個月,大豆都有集中供應。

美國是全球大豆最大的供應國,其生產量的變化對世界大豆市場產生較大的影響。我國是國際大豆市場最大的進口國之一,轉基因大豆的進口量和進口價格直接對國內大豆供給市場產生影響,從而對非轉基因黃大豆的價格產生影響。因此,大豆的進口量和進口價格對國內市場上大豆價格影響非常大。

(2)大豆消費情況,大豆主要進口國是歐盟、中國、日本和東南亞國家。歐盟、日本的大豆進口量相對穩定,中國、東南亞國家的大豆進口量則變化較大。1997年,亞洲發生金融危機,東南亞國家的大豆進口量銳減,導致國際市場大豆價格下跌。大豆的食用消費相對穩定,對價格的影響較弱。大豆壓榨後,豆油、豆粕產品的市場需求變化不定,影響因素較多。大豆的壓榨需求變化較大,對價格的影響比較大。

(3)大豆國際市場價格,中國大豆的進口量在世界大豆貿易量中佔有較大的比重,國際市場大豆價格與國內大豆價格之間互為影響。國際市場價格上漲,將對國內的大豆進口量產生影響,影響國內大豆供應量,從而會對國內的非轉基因黃大豆的需求產生影響,繼而導致國內非轉基因黃大豆的價格上漲。同時國際市場大豆價格的上漲,會對人們的心理產生影響,預期國內的大豆價格有可能會上升,也有可能會使期貨價格上漲。

(4)運輸成本對黃大豆價格產生明顯影響。在進口大豆佔到國內總消費量的60%以上的情況下,直接影響進口大豆價格變化的國際船運價格將直接影響著國內黃大豆的價格變化。同時國內地區性的運力緊張,也將拉動運輸成本的上升,間接刺激黃大豆價格的上漲。

相關品種及季節性規律

豆粕春節過後一個月(2—3月)是畜禽存欄量較低的時期,需求量較低,而一般情況下,豆粕價格在第一季度出現全年低點。

3—4月隨著氣溫的回升,國內畜禽補欄量開始增加,對豆粕的需求也開始回升,豆粕價格從全年低點開始回升。

8、9、10月份是我國生豬養殖的補欄季節,主要為春節的出欄做準備。因此,4到10月隨著飼料需求的回升,豆粕價格也逐漸攀升,進入全年的上行通道。

10 月以後,隨著國內大豆和美國大豆的上市,國內壓榨進入高潮,國內豆粕供應增加,但需求開始逐步下降,豆粕價格也隨之回落。

期貨認知篇: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附圖解支撐阻力)


豆油,根據基本面判斷,豆油應該在夏季較弱,冬季較強,如果從季節性判斷各月份價格強弱的話,應該是8、9 月份相對較弱,11、12、1、4、5 月份相對較強。

期貨認知篇: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附圖解支撐阻力)


棕櫚油和菜籽油,我國棕櫚油進口目前以不超過24℃精煉棕櫚液油為主。我國棕櫚油的消費以食用為主,其中24度精煉棕櫚油為主要品種,佔據的市場份額在60%以上。每年對食用精煉棕櫚油的需求量佔進口的絕大部分。棕櫚油的熔點比較高,消費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夏季(6、7、8、9 月份)消費量比較大,冬季(11月至次年2月份左右)較小。籽油季節性角度來分析各月份價格強弱的話,應該是10月-次年5月份一般是菜油價格表現較強,6-9月份表現較弱。

期貨認知篇: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附圖解支撐阻力)


能源化工

原油

期貨認知篇: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附圖解支撐阻力)


(1)原油及相關品種:原油也稱“黑色金子”,習慣上稱直接從油井中開採出來未加工的天然石油為原油,是一種由各種烴類組成的黑褐色或暗綠色粘稠液態或半固態的可燃物質。把原油加工成各種石油產品以及生產各種石油化工的基本原料;下游領域包括石油煉廠、化工廠、石化產品的分配和銷售環節等。下游行業涉及數千種油品和化工產品,如汽油、柴油、航空燃料、取暖油、瀝青、潤滑劑、合成橡膠、塑料、化肥等等。

(2)原油生產與消費

世界原油生產區域主要集中在中東、北美和歐洲及歐亞地區,原油產量位居前列的國家分別為美國、沙特阿拉伯、俄羅斯、中國;而世界原油消費主要集中在亞太、北美和歐洲及歐亞地區,消費量位居前列的國家分別為美國、中國、日本。世界原油生產區域主要集中在中東、北美和歐洲及歐亞地區,原油產量位居前列的國家分別為美國、沙特阿拉伯、俄羅斯、中國;而世界原油消費主要集中在亞太、北美和歐洲及歐亞地區,消費量位居前列的國家分別為美國、中國、日本。

(3)影響原油價格的主要因素

供求關係:原油供給與原油需求的相對強弱程度,在油價形成的歷史上,起到了基礎性的作用。原油產量與庫存決定了原油供給,經濟發展帶來的消費量決定了原油了需求。

政治因素:作為重要的戰略物資,原油天生就與政治存在千絲萬縷的關係,歷史上多次原油價格的大幅波動都其有關,如四次中東戰爭,美國攻打伊拉克等。

美元因素:國際原油價格多以美元報價,美元堅挺時油價就相對較低,而美元疲軟時油價趨向於走高。

期貨認知篇: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附圖解支撐阻力)


相關品種及其規律

甲醇的港口庫存存在明顯的季節性特徵。每年6-9月份,市場以累庫為主,從9月份開始到年底以去庫為主。這一點其實與甲醇上下游開工的季節性特徵有明顯關係。甲醇生產企業經過春季檢修後,夏季下游開工率持續上升,供應超過需求,市場累庫。在進入9月份後,市場開始出現環保、限氣等因素,導致上游開工不斷下滑。與此同時,下游的需求在梅雨季過後開始修復。市場供不應求,庫存出現下降。

期貨認知篇: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附圖解支撐阻力)


期貨認知篇: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附圖解支撐阻力)


期貨認知篇: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附圖解支撐阻力)


總計50多個商品品種,每個期貨品種延申多個合約,這樣梳理下來不用盲從。

部分文字參考文獻,歡迎大家評論中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