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辅王:隐居10年,被陈玉成部下出卖受凌迟而死

1864年7月,湘军攻入天京,灭亡太平天国。此后,清朝继续追杀太平军残余力量,并四处搜捕太平天国高级将领,尤其是诸侯王;被搜捕到的将领,基本都是凌迟处死,也就是割一千多刀,非常残忍,毫无人性。当然,许多高级将领都能躲过追杀,隐姓埋名,安全度过余生。

隐姓埋名,不问世事,低调做人,一般都能活下来。然而,辅王杨辅清则不一样,他隐居十年,成功躲避两江总督曾国藩追捕,还一直都想着恢复太平天国,推翻满清。可惜,后来他被英王陈玉成部下马融和出卖,受凌迟而死。


太平天国辅王:隐居10年,被陈玉成部下出卖受凌迟而死

杨辅清,广西桂平人,东王九千岁杨秀清弟弟,册封辅王千岁,是太平天国后期四大名将之一,与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并列,一起承担起力挽狂澜之历史重任,地位非常高。

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杨辅清并不是杨秀清的亲弟弟,也不是堂弟。杨秀清,桂平县人,视力不好的烧炭佬,生活贫困,从小就没父母,也没兄弟姐妹。可以说,杨秀清的根基非常弱,在拜上帝教中之分量不如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实力派。

为了增强东殿势力,杨秀清一起参加金田起义的“杨”氏成员都认作兄弟,以此为后盾,壮大本部势力。毕竟都是姓杨,500年前是一家,彼此称兄道弟,也不无不可。


太平天国辅王:隐居10年,被陈玉成部下出卖受凌迟而死

有了东王九千岁做后盾,杨辅清自然混得不差。1856年4月,“江南大营”被摧毁,向荣自缢而死,和春、张国梁元气大伤。此时,石达开增援武昌,秦日纲东征丹阳,杨辅清则奉命攻打江西,抢夺石达开打下之地盘。

太平天国江西基地,几乎都是石达开打下,杨辅清却坐享成果,石达开自然是十分不满。此前,杨秀清还玩“天父下凡”,让他捉拿自己岳父黄玉琨,还当众杖责300棍子。如此,石达开加入了洪秀全、韦昌辉集团,一起密谋诛杀东王,李秀成在自述书中提到这点。

根据协议,洪、韦、石联手,诛杀杨秀清、杨原清、杨辅清等三人,其余皆不得多杀。结果大伙都知道,天京事变扩大化了,死了2万精锐;杨秀清、韦昌辉、秦日纲、陈承瑢等实力派都死于内斗,太平天国元气大伤。


太平天国辅王:隐居10年,被陈玉成部下出卖受凌迟而死

杨辅清呢?协议书明确要杀了他,但他手握重兵,屯驻江西,大伙自然不敢轻举妄动。石达开回到天京时,一反同盟协议,公开袒护杨辅清。结果,韦昌辉大为不满,派秦日纲追杀他,还屠杀翼王府,算是对翼王不满之泄愤。

也许是不知道协议内容,杨辅清很感激石达开,认为他是大公无私之人,站在自己这边,保护杨家人安全。如此,石达开外出单干时,杨辅清、杨原清、杨宜清三兄弟二话不说,直接率兵追随,从江西杀入福建,为翼王打先锋。

可惜,石达开单干后屡战屡败,十余万大军居然还拿不下5000清军驻守的衢州城,还被周天受反杀,狼狈不堪。衢州战败后,石达开进入福建,试图夺取杨氏兄弟地盘。杨辅清自然不敢,但也不好得罪石达开,于是率兵返回江西,继续跟洪秀全混。


太平天国辅王:隐居10年,被陈玉成部下出卖受凌迟而死

杨辅清半路脱离石达开,洪秀全很高兴,于是授予他中军主将(杨秀清曾担任这职务),地位在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之上,以示恩宠。此外,洪秀全还划出东流、建德等地给他,算是给一块基地吧。

有了官职,有了地盘,杨辅清应该算是人生赢家了。但是,杨辅清私仇太重,很快就惹出事来。

韦俊,北王韦昌辉弟弟,骁勇善战,攻防兼备,曾击毙湘军创始人罗泽南,差点活捉中兴名臣胡林翼,威震敌胆。因兄长韦昌辉滥杀,韦俊处境被动,洪秀全甚至想杀了他,只是李秀成以生命担保,韦俊才躲过一劫。

此时,韦俊、杨辅清地盘靠近。韦俊势力强大,杨辅清想侵占其领地,故而以为兄长报仇为由,屡次挑衅他。韦俊呢?妥协退让,准备去投靠李秀成,但杨辅清却联合陈玉成封锁长江,挑起兵变。


太平天国辅王:隐居10年,被陈玉成部下出卖受凌迟而死

洪秀全、杨辅清、陈玉成欺人太甚,韦俊无奈之下投奔清朝。如此,池州落入陈玉成、杨辅清手中,他俩势力更加强大。当然,杨辅清、陈玉成很快就尝到了倒霉之滋味,为此付出巨大代价。

投奔清朝后,韦俊得拿出见面礼,于是率兵夺取枞阳,截断安庆粮道,在陈玉成和杨辅清背后捅刀子。此后,陈玉成、杨辅清在安庆保卫战中吃尽苦头,所部精锐被卷入“绞肉机”,也拉开了陈玉成败亡之序幕。

安庆陷落后,杨辅清因投入兵马过多,元气大伤,灰溜溜回到宁国。此时,湘军悍将鲍超追杀而来,保王童容海又叛变,宁国沦陷,杨辅清成了孤家寡人,只能跑去湖州投奔黄文金。

不久,天京陷落,幼天王洪天贵福出逃,来到了湖州,黄文金成了辅政大臣,杨辅清则一无所有。没了兵马,杨辅清又不愿意屈居黄文金之下,于是剃发易服,跑去上海躲避。


太平天国辅王:隐居10年,被陈玉成部下出卖受凌迟而死

上海也不好混,两江总督曾国藩下令搜捕,捉拿隐居上海太平军将士。为此,杨辅清潜逃回桂平老家,暗中拉拢人马,伺机而动。

1874年,日军侵占宝岛,东南沿海一带纷纷募兵,准备渡海作战。此时,杨辅清来到福建,准备发动起义。

到福建时,杨辅清遇见了陈玉成部将马融和,并与之商议起义事宜。马融和,陈玉成麾下第一骑兵悍将,骁勇无敌,可投降清朝后得不到重用。此时,他想拿杨作为“礼物”,献给朝廷。

所以,马融和假装答应帮忙,稳住杨辅清。接着,马融和带兵来捉拿,将杨辅清献给朝廷,受凌迟处死。至此,杨辅清隐居了10年,结果还是栽在了马融和手中,被之前的战友坑死了。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