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妈妈就必须躲起来?不需要!5个建议给准备断奶的妈妈

朋友最近想给二宝断奶,孩子已经两岁多了,晚上频繁夜奶,朋友很累,想趁着出差的机会躲出去,把奶断了。

断奶时,躲开孩子,不见孩子,是很多人建议的断奶方法。可是孩子哭,妈妈也哭。如此美妙的亲子沟通的链接,就被这样生硬地切断了。

断奶并不需要和孩子分开,断奶也不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我的两个宝宝断奶我都没有离开,都是一次性断奶!

断奶,妈妈就必须躲起来?不需要!5个建议给准备断奶的妈妈

01 离开孩子断奶,对孩子伤害很大!

武志红在《为何越爱越孤独》中提到一个断奶的例子:

网友写道:女儿一岁两个月断奶时,让她妈妈躲到乡下以后,女儿第一天从下午哭到早上,声嘶力竭,姥姥心疼也跟着哭,但还是硬着心让她断了奶。

一周后,妈妈回来时,女儿不认她了,原先灵气十足的眼睛充满了迷茫和陌生,以前见人就笑,主动打招呼,从那时开始,再也不主动了。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中引用了这样的例子:

“还记得我给儿子断奶的时候,奶奶和姥姥都跑来把我和儿子强行隔离。才7个多月的儿子突然看不到妈妈了,一整天哭得撕心裂肺,好像他的整个世界都崩塌了!我记得那天下大雨,从外面赶回来的时候,我自己也哭成泪人!”

精神分析大师温尼科特说过,一个孩子和妈妈、爸爸,还有其他的小朋友、以及最后和整个社会,终将建立起错综复杂的关系。所有这些关系的基础就是生命初期这段良好的母婴关系,而这段关系的重点,是两个人之间充满感情的互动。归根结蒂,越是以后繁冗复杂的人情世故,越是始于最简单质朴的开端。

而生命初期这段良好的母婴关系的起点就是哺乳。母乳喂养对孩子来说,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母乳喂养对婴儿早期建立安全感、亲密关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认识到,给孩子断奶,不仅断掉的是孩子的一种食物,更是一种和母亲链接的方式。所以这样亲密的与母亲链接的纽带,如果被生硬地切断——孩子不仅吃不到母乳,还无法看到提供母乳的妈妈,往往对孩子造成很深的心理创伤。

很多人觉得如果让妈妈留在身边,根本无法断奶。孩子那么小,知道个啥,哭一哭就好了。其实很多心理创伤也许当时并不能显现,但会影响深远。

断奶,妈妈就必须躲起来?不需要!5个建议给准备断奶的妈妈

02 怎样才能既顺利断奶,又对孩子影响较小呢?

那就是断奶时,母亲留在孩子身边。

可是留到孩子身边,孩子想要吃奶怎么办?

这就要说到心理准备了。

朋友燕想给孩子断奶,是因为她觉得孩子已经快两岁了,吃饭不怎么好,想给孩子断奶,其实她还是很享受给孩子哺乳的亲子时光。

我建议她暂时不要给孩子断奶,因为她还是想给孩子喂奶的。

我当初给孩子断奶,一是觉得孩子已经快两岁了,可以不吃奶了;二是在哺乳期间,孩子得到了很好的满足,如果断奶的话,不会对孩子造成太大的影响;三是孩子晚上频繁夜奶,而我第二天还要上班,非常累。

我感觉心理上已经能面对断奶这件事,确实不再想给孩子喂奶,也能理智地面对孩子想要吃奶的要求,不会觉得孩子可怜,而继续让孩子吃奶。

断奶,妈妈就必须躲起来?不需要!5个建议给准备断奶的妈妈

03 断奶之前,一定要提前告诉孩子。

准备断奶的前两天,我就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奶精灵已经到其他宝宝的妈妈身上了,过些天,就不能吃奶了。孩子听着似懂非懂,但我仍然有空就重复告诉孩子这句话。

断奶那天,我买了一个气球,告诉孩子奶精灵就住在这个气球里面,现在它要飞走了。然后和孩子一起放飞了气球。

孩子半夜醒来,哭得想吃奶,我抱起孩子,边哄边告诉他,奶精灵飞走了。孩子哭了没几声,就睡着了。从第二晚开始,孩子就睡整觉了,再也没有哭闹过。

白天,他想起来吃奶,我同样告诉他,奶精灵飞走了,奶奶(neinei)也受伤了,孩子就去玩儿了。没过几天,孩子就把吃奶的事儿忘了。

给二宝断奶时,基本上也是同样的办法。

其实孩子很好商量的,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缠。


建议:

1、断奶时妈妈不必离开孩子,孩子真的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对吃奶这件事胡搅蛮缠,也不会看到妈妈就不停地要吃奶;

2、妈妈要做好一定程度的心理准备,不再留恋给孩子喂奶这件事;

3、要让孩子也有一定程度的准备,不要觉得孩子小就不需要提前告诉孩子断奶的事情。即便是妈妈守在孩子身边,也要提前告知孩子不能吃奶了。

4、断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难,孩子只会在断奶当天晚上哭闹一次,就不再哭闹了。也有先断夜奶的方法,我没尝试过,无法给出建议。

5、武志红曾经在《为何越来越孤独》中说过,他没有一些成年人难以戒掉的嗜好“这可能源自一个在我们的文化中说起来有点难为情的事情:我印象中一直吃奶到三四岁。”

如果有条件的话,就尽量让孩子自然离乳吧,尽情地享受这段难以重复的母子时光,哺乳不仅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