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慰,他幫助普通人通過閱讀賺錢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欣慰,他幫助普通人通過閱讀賺錢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怎樣寫書評》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138頁的小冊子。編著者葛昆元針對群眾性的業餘書評活動所提出的各種問題,從書評史、書評的定義、書評的樣式、書評的寫作方法、書評作者寫好書評應具備的素質和要求等問題作了深入地研究。內容深入淺出,針對性強。

該書還收入了葉聖陶、巴金等12位著名作家在三十年代所寫的有關書評的論文。部分史料還是首次出版,不僅為廣大業餘書評作者提供了寶貴學習資料,也為專業書評和評論工作者、現代文學和文學史研究者提供了寶貴資料。是廣大閱讀和寫作愛好者的必備參考書。

這本小書早已退出了日新月異的圖書市場,若非特意尋找已是難得一見了。時隔三十年,再次打開這本小書時,你會驚奇地發現,書中除了具有濃郁的時代厚重感之外,所探討的書評理論研究及創作實踐的價值,均在當下新媒體寫作浪潮裡得到充分的繼承和發揚。誠如編著者在小序的最後所言“倘若,朋友們讀後如有所得,在書評實踐中能有所獲,請感謝我們的文學前輩,同時,另忘了對同濟大學出版社的同志們說聲:謝謝!”

為了能夠使書評愛好者對這本小冊子有一個較為全面的瞭解,我嘗試著進行如下簡要的概述。希望可以給您帶來些許的幫助。

這本小書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教程模式。除了簡潔的小序之外,它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由編著者葛昆元先生撰寫的三篇文稿。分別是書評講演錄《一個〈書評〉編輯眼中的書評》、《比較,書評的一個重要方法》《讀蕭乾〈書評研究〉所想到的》。

第二部分收集了葉聖陶、巴金、朱光潛、沈從文、張天翼、李健吾、劉西渭、施蟄存、艾蕪、李影心、楊剛、張振亞等文學前輩關於書評的論文。

第三部分是對現代書評的倡導者蕭乾先生的致禮,集中收集了蕭乾先生大力引導和推動書評創作的9篇文章。其中包括《書評研究》、《書評政策》、《創作與書評》等。

欣慰,他幫助普通人通過閱讀賺錢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在三十年前,中國書評的現狀和國外相比呈現出明顯的滯後性。作為一名編輯,葛昆元先生以他敏銳的職業直覺,意識到了書評的價值和重要性。在蕭乾先生“中國需要書評”的影響下探討了四個方面的問題:一、中國需要書評;二、書評的定義;三、書評的樣式;四、怎樣寫好書評。

葛昆元先生簡要地回顧了一下中國書評史。我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書評,孔子評《詩經》:“《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僅用了三個字。當然,是極為簡潔的書評。三國時期,曹丕的《典論》中的《論文》篇,對同時代的作品作了富有見地的評 論。書評有了較大的發展。而北宋的朱熹為《四書五經》集註式的評析,則向為後人所推崇。明代金聖嘆遍覽古代典籍,列出《莊子》《離騷》《史記》《杜詩》《水滸》《西廂記》為六大才子書,並皆作評訂,得海內文士贊話,實為後人歎服。清代袁枚、王夫之都寫了大量的詩評和書評文章,至今仍為研究者所寶視。

19世紀,馬克思恩格斯很重視書評。《資本論》出版後,恩格斯先後寫了9篇書評文章。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就收有30多篇書 評文章。馬克思的《哲學的貧困》一書就是馬克思對蒲魯東《貧困的哲學》的書評。而恩格斯的《反杜林論》則是對杜林的《哲學教程》、《國民經濟學和社會主義批判史》等書的評論。

到了現代,我國從事過書評的學者作家就更多了。如魯迅、茅盾、葉聖陶、朱光潛、沈從文、巴金、蕭乾、張天翼、冰心、李健吾、施蟄存、艾蕪、楊剛、宗珏、李影心、常風、張振亞、劉榮恩等。他們有的在文學創作的同時也寫書評文章。如魯迅、沈從文、李廣田等,有的是專門從事書評寫作的如李健吾、常風、李影心等。而蕭乾則在創作和書評之外,還對書評理論進行了開拓性的研究,他的燕京大學畢業論文《書評研究》是至今可查的唯一一部書評理論專著,更值得稱道的是,他還在30年代接辦《大公報》“文藝副刊”的兩年間,大力倡導書評,開闢“書評特刊”,推動書評理論研究,聚集了一批有見地的書評家,創造了寶貴的經驗。

欣慰,他幫助普通人通過閱讀賺錢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那麼,究竟什麼是書評呢?

書評,首先應該是評論。但書評不是文學評論,也不是哲學評論,同樣也不是某門學科的學術評論,而是圖書評論。應該是對一切圖書的內容、裝幀、插圖、封面設計及印刷質量的評論。書評不同於圖書宣傳中的書訊、新書介紹、讀後感。但書評擁有哲學、文學、美學、倫理學、心理學、法學、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各種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以及邊緣學科領域的廣闊天地。我們以這個定義就可以比較容易地分辨出書評文章和非書評文章了。

如文學作品有小說、散文、詩歌、報告文學等不同樣式一樣,書評也有許多樣式。歸納下來不下20種。常用的有如下幾種:

論文式。就是作者就書中的某個或某些論點,充分闡發自己的觀點,或贊同、或批評、或深化、或補充、鋪衍成一篇學術味較濃的書評文章。

爭鳴式。即是不同觀點的雙方對書中的內容或裝幀通過爭論,寫成的商榷的文章。這類書評對於活躍學術思想,提倡文人之間的坦誠相見,促進出版事業、吸引讀者是很有意義的。

鳥瞰式。從一本書、或一套叢書的評論,引伸到對一個時期以來的整個出書傾向或者一類書的出版問題的評論,高屋建瓴,涵蓋全貌,點出經驗,指謫問題。

剝筍式。對一本書的主題思想,時代背景、藝術技巧,邏輯結構,人物塑造等方面進行層層剖析,以便讀者能逐層瞭解,全面掌握全書。

對話式。用對話體裁寫書評,給人以親切感。讓評論者和讀者象朋友似的坐在一起,促膝談心,談該書的優劣,幫助讀者選書,輔導讀者讀書。

求疵式。長期以來,不少讀者投書報社,對“無錯不成書”的現象表示不滿。於是,專找書中的缺點錯誤、疏漏和不足的求疵式書評文章便應運而生。這類文章短小精悍,尖銳潑辣,批評一針見血。

序跋式。這是一種最常見的書評樣式。一本書出版,著作者一般都會請師長學友、志士仁人為自己的書作個序、寫個跋,以此來扼要道出書中主要思想或故事情節。作序跋的人,大多是德高望重、學深藝精的專家學者,故序跋常是很好的書評文章。

隨筆式。這是一種較為自由輕鬆的文體。書評作者在讀了一本書後,書中的某個觀點如燧石一般撞擊出他的思想火花,而寫長篇大論又不到火候。於是,就將這些思想火花隨筆記下,稍加整理便是一篇可讀性、思想性俱佳的書評小品。這類短評六七百字,比較受快節奏時代讀者的喜愛。

集評式。即請若干書評作者集中評論一本書。這種集體評論方式對於廣大讀者全面而又深刻地讀懂一部傑作是很有幫助的。

叢書評論式。圖書出版系列化是出版界風行的做法。這種樣式是作者對叢書中的所有圖書作高屋建瓴的評論,指出這套叢書的學術價值和不足。給讀者提供一個概貌的瞭解。

比較式。這種書評文章要求作者在評論中善於作比較,因為有比較才能鑑別,有鑑別才能有發現,這是個好方法。也便於初學者入門。縱觀文學前輩們的書評文章,大多都注意到將一本書與書作者的前幾本書作比較。從而也告訴初學者欲評一本書,得先了解這位作家的創作生涯,讀幾部舊作,然後,還得熟悉一下當時寫同一類作品的作家作品,有個橫剖面的瞭解,才能寫出比較準確的書評。

另外,廣大書評作者在實踐中正日益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書評樣式。更多的樣式有待於書評作者們在實踐中勇於探索和創新。

欣慰,他幫助普通人通過閱讀賺錢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那麼,怎樣才能寫好書評呢?

若要寫好書評,作者必須在實踐中不斷提高思想和藝術技巧的素質。

1、要有定見。

書評是一種評論。因此,書評作者只有在具備了一定的理論水平才能評論;而要作出科學的評論,作者就必須建立起自己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以此做為定見。沒有定見,也就沒有出發點,沒有判別是非功過的標準,更沒有正確吸收如潮水湧來的各種思潮的能力。

2、要有創見。

書評寫作,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一篇有質量的書評文章往往是作者創造性思維的結晶。因此,若要寫好書評文化作者在有了定見的前提下,還須心有“創見”。若是作者不敢進行創造性思維,就不能得出有價值的論點。

3、還要有主見。

有了創見還不夠,還要有主見。因為我們所評常常是權威之作,而對某些作品又往往有過專家學者的權威之論,極易左右我們的觀點。所以,我們在書評工作中要提倡有“主見”,舍此不能產生真正的書評。

同文學創作一樣,書評作者要寫好書評文章,除了具有一定的思想素質之外,還要認真研究書評寫作藝術技巧,提高藝術素質。

1、最好是散文體。

對此,蕭乾早有研究。他主張書評文章最好是清新流暢、文筆優美的散文體,講究文采,不賣弄學問,不故弄玄虛,讀來輕鬆自然,適合廣大讀者閱讀。蕭乾的主張無疑也適宜於今天的書評寫作。故而,書評初學者多讀散文,多觀摩前輩們的書評佳作是必要的,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美學家的情趣和文學家的文筆。

2、書評是博與專的產物

書評作者首先應是雜家。有多少學科就有多少種類的圖書,所以,博覽群書,博聞強記才能在寫書評時做到文思敏捷,左右逢源。但是,每個書評作者又應是專家,因為只有精通一門或幾門學問才能寫出相當理論理論深度的書評文章,為此,書評作者應當以化學家的整體觀來構建起自己的又博又專的知識結構。

3、精心構思書評文章的結構。

由於書評是給大眾看的,所以更應該重視文章的構思。書評文章的開關最好是開門見山,論點正確,論據充分,論證有力,段落過度明快,結尾乾淨利落。引文應在文章後面註明出處,便於讀者查考。適宜於廣大讀者利用碎片時間就能讀上一二篇。

4、精心選擇書評的角度。

寫好一篇書評文章,不亞於文學創作。作者應注意訓練自己的超常思維。每寫一篇書評文章,都要考慮如何超出常規,不落俗套,都要注意自己的觀點、角度、結構是否有新意?別人是否用過?倘若別人已經用過的,就決不再重複用。竭盡全力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屬於自己的觀點、角度和結構來。更為重要的是,還要能超出自我,自己用過的角度、結構最好不要重新用,敢於否定自我,超越自我,才能發展自我。最後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書評家。

5、增強書評文章的可讀性。

書評文章極易寫成正兒八經的說教式文章,缺乏可讀性。為此,不僅要講究散文化,而且還要在評論書的同時,結合對書作者的介紹和評論,最好能寫些書作者一二件有關的軼聞趣事。如此,書評文章便可做到意趣盎然,可讀性增強。一旦閱讀書評文章成為一種藝術享受,成為廣大讀者生活裡不可少的樂趣時,書評便完全有理由在文壇上爭得一席之地。改變那種“聊備一格”命運。

6、要精心製作標題。

這似乎是對所有文章寫作的基本要求。對於沒有個性、沒有意義、沒有文采、更沒有吸引力的標題,讀者往往一看標題就失去了閱讀的熱情。所以,對於書評作者來說,重視標題製作就顯得更為必要。隨著當下新媒體寫作的興起,動輒十萬百萬+的爆文,無一例外都具有一個新穎別緻,富於吸引性和指向性的好標題。

7、多用大眾的語言。

既然書評文章是給大眾看的,毫無疑問應當用大眾所易懂的語言來寫書評文章。也就是時下網絡寫作所具有的口語化特徵。

8、善於比較。

比較是書評寫作中運用最廣的主要寫作樣式之一。其重要性不必贅言。但是有點應當強調的是,在書評寫作時一定要多用比較,善於比較。只有通過比較,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勵自己的去博覽群書,才能最大限度地去追根尋源,才能最大限度地擴展我們的文化視野,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自己的宏觀意識,高屋建瓴地評論圖書,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書評質量,也才能最大限度地給讀者以啟迪。

有關書評的四個問題,基本上講完了。

上述是《怎樣寫書評》的主題部分,限於篇幅,第二部分的各家書評觀點、及第三部分蕭乾的系列書評專題,這裡就不一一敘述了。有機會的話,另立篇章介紹。

葛昆元先生希望以他對書評有限的認識,誘發書界、理論界對書評研究的興趣,一起研究書評,創立書評理論體系,建立中國的書評學。值得欣慰的是,他對書評所寄於的期待和厚望,在三十年後的今天,藉助著網絡科技的快速發展,書評寫作已經在新媒體、自媒體的沃土裡佔有了非常重要的一席地。書評稿、拆書稿、聽書稿、書單等等基於閱讀與寫作這兩大領域的創作,已經十分成熟和壯大,並且產生出可觀的經濟效益,越來越多人正在以飽滿的熱情加入到書評寫作的隊伍裡,取得了超出前人預料的豐碩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