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教育”到底好不好?有4種情況不得不打,心軟反而害了孩子

“棍棒教育”到底好不好?有4種情況不得不打,心軟反而害了孩子

正常情況下,大多數人是不建議家長對孩子進行“棍棒教育”,但有時候娃的一些行為,不得不讓父母拿起棍棒。

執筆:王彩雲

定稿:蘇子後

當下社會的家長們越來越開明化,基本都推崇用言語對孩子進行思想教育,不像80年代那樣信奉“棍棒教育”,然而放眼現實生活中,不少熊孩子做出的一些行為,用教化的方式早已起不到作用,甚至到了不打不行的地步。

“棍棒教育”到底好不好?有4種情況不得不打,心軟反而害了孩子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發生這4種“特殊情況”,家長該打還是要打

1、孩子不尊敬長輩,動手打人

“棍棒教育”到底好不好?有4種情況不得不打,心軟反而害了孩子

不少家長對孩子極為寵愛,導致他們的行為越來越猖狂,甚至出現一些目無尊長的行為,他們可能會表現出不尊敬長輩,當長輩沒有滿足他們的意願時,就對其拳腳相加,這時候一定要及時制止他們的行為,並且給予一定的教訓,必要的時候,該打就打,切不可繼續寵溺。

否則很可能當孩子長大後,還保持著這種習慣,變成啃到一族,等到父母老了需要人照顧的時候,不僅不懂得孝順,還對爸媽拳腳相加。

“棍棒教育”到底好不好?有4種情況不得不打,心軟反而害了孩子

建議:家長不要從小就對孩子過於嬌慣,使他們變得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甚至出現一些不尊重長輩的行為,面對他們的需求時,應當酌情滿足,要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

2、孩子屢教不改

如果孩子在同一個問題上多次犯錯,而家長在進行口頭教育後,還屢教不改,這很可能是因為他們還沒有意識到犯錯本身的嚴重性,或是因為口頭教育並不能讓他們意識到錯誤。

“棍棒教育”到底好不好?有4種情況不得不打,心軟反而害了孩子

因此,家長在遇到孩子如此屢教不改,明明已經把問題的錯誤嚴重性講得很清楚,他們還是一錯再錯的時候,有必要進行一定的懲罰,讓他們深刻認識到做這件事情是不對的。

建議:父母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必須馬上制止,並告訴他問題的嚴重性,及正確引導他們逐漸改正錯誤。

3、孩子總喜歡去不安全的地方,觸碰危險物

孩子年齡尚小,危險意識比較薄弱,自我安全意識差,且他們的自保能力也較為薄弱。因此,若是經常出入不安全的地方,觸碰危險物,就很容易出現一些安全問題。

在家長的多次告誡下,若孩子還是這樣做,那可能就需要通過一些“體罰”的方式來讓他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否則,很可能到時候後悔的就是父母了。

建議:家長的安全意識要強,也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讓他們知道哪些危險地段、物品是不可以去玩或是觸碰的。

4、孩子有偷盜、撒謊等不良行為

有些孩子在小的時候,容易出現一些偷盜、撒謊等不良行為,而他們也沒有意識到問題本身的嚴重性,就可能繼續這樣做,以至於做長大成人後,誤入歧途,最終讓他們的整個人生都被毀掉。

“棍棒教育”到底好不好?有4種情況不得不打,心軟反而害了孩子

因此,家長在發現孩子有偷盜、撒謊等不良行為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制止,必要的時候,該打就打,要讓他們能夠意識到這些不良壞習慣是非常錯誤的,不敢再次犯這樣的錯誤。

建議:家長們可以從小告訴孩子,不能拿別人的東西,也不能隨便撒謊,要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

家長對孩子進行體罰時需注意的事項

1、避免過重的體罰。

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懲罰的時候,要注意分寸,不可超過他們的承受範圍,不然很可能讓孩子受傷。

2、不可打重要部位。

家長在孩子犯了嚴重錯誤的時候,切不可打眼睛、頭部、太陽穴等重要位置,不然很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棍棒教育”到底好不好?有4種情況不得不打,心軟反而害了孩子

3、避免在人多面前懲罰。

孩子雖然是未成年人,但自尊心屬於與生俱來的一種心理,因此不要在人多的位置體罰他們,容易對他們的心理產生不良影響。

4、適當安撫。

家長在體罰完孩子後,要給予適當的安撫,告訴他們父母不是不愛他,而是為了讓他們更好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