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阳:7月制造业PMI反弹,大型企业为主因

徐阳:7月制造业PMI反弹,大型企业为主因

【信息】

7月末,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1%,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稳步扩张,其中,制造业PMI为49.7%,比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升;非制造业PMI为53.7%,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位于扩张区间。

【点评】

1. 制造业PMI点评

1.1. 制造业继续回落,跌破枯荣线。据统计,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较上月提高了0.3个百分点,继续处在枯荣线的下方,企业前景继续低迷。

1.2. 制造业生产指数扩张反弹。7月PMI生产指数为52.1,指数大幅反弹,环比提高了0.8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生产恢复较好。此外,成品库存指数录得47,较与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库存消耗速度有所增加,但结合历史数据来看,库存消耗依旧处在近三年来的高位。综合考量,随着中美重启贸易磋商,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恢复有所增加,但是库存消耗方面虽然有些增加,但由于近期贸易消息波澜不断,促使库存方面大起大落,同时从趋势上看消耗速度依旧在减缓。

1.3. 进出口指数受消息影响反弹。7月新订单为49.8,较上月继续上涨了0.2个百分点,结束此前的三个月下滑;新出口订单有所反弹,从46.3反弹到了46.9;同样,进口指数也从46.8反弹至47.4。随着中美重启贸易磋商的消息传出,中国进出口短期受到刺激,缩小了下降的速度。出厂价格指数有所反弹,从45.4反弹至46.9,同样,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也上涨了1.7个百分点至50.7,这主要跟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有关。

1.4. 企业短期较为乐观。7月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7;原材料库存指数录得48,较上月减少了0.2个百分点;采购量指数从49.7反弹至50.4;从业人员指数也从46.9涨至了47.1。整体来看,成品库存消耗速度加快,原材料的库存消耗也加快了下降的速度,同时企业增加了采购量以及就业等,这表明制造业企业生产恢复,企业前景短期有所增加。

1.5. 大小企业两极分化。7月大型企业PMI为50.7%,高于上月0.8个百分点,升至扩张区间;中、小型企业PMI为48.7%和48.2%,分别比上月回落0.4和0.1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下。由此可见,本月制造业PMI的反弹主要有大型企业带动。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业的继续萎缩可能跟融资环境有关,这与BCI 企业融资环境指数持续下降的走势相吻合,而近期。近日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

2. 非制造业PMI点评

2.1. 非制造业PMI继续维持扩张态势,但增速减缓较大。2019年7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7%,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位于扩张区间。分行业看,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9%,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服务业继续保持增长,增速有所放缓。从行业大类看,铁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服务、文化体育娱乐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6.0%及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行业表现较为活跃;房地产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业务总量有所回落。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8.2%,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建筑业扩张步伐有所放慢。

2.2. 新订单指数有所回落,服务业需求整体持续增加。新订单指数为50.4%,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分行业看,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49.7%,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54.7%,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

2.3. 投入品价格有所反弹。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2.9%,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之上,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投入品价格总体水平涨幅扩大。分行业看,服务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2.7%,比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3.6%,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

2.4. 销售价格大幅反弹。销售价格指数为50.6%,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之上,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总体水平由降转升。分行业看,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为50.5%,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为51.1%,比上月回落1.7个百分点。

2.5. 服务业企业继续保持乐观态势,但程度大幅减弱。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9.8%,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仍处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非制造业企业对市场预期较为乐观。分行业看,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9.1%,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3.7%,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