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播大蒜要怎麼栽培?發生幹尖的原因是什麼?如何防治?

大蒜別稱蒜頭、大蒜頭、胡蒜、葫、獨蒜、獨頭蒜等,是蒜類植物的統稱,百合科蔥屬半年生草本植物,播種的最適時期是使植株在越冬前長到5~6片葉,此時植株抗寒力最強,在嚴寒冬季不致被凍死,併為植株順利通過春化打下良好基礎,那麼秋播大蒜要怎麼栽培?發生幹尖的原因是什麼?如何防治?


秋播大蒜要怎麼栽培?發生幹尖的原因是什麼?如何防治?

秋播大蒜栽培技術

①適時播種

大蒜播種的最適時期是使植株在越冬前長到5~6片葉,此時植株抗寒力最強,在嚴寒冬季不致被凍死,併為植株順利通過春化打下良好基礎。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一般在9月中、下旬播種。長江流域9月份天氣涼爽,適於大蒜幼苗出土和生長。如播種過早,幼苗在越冬前生長過旺而消耗養分,則降低越冬能力,還可能再行春化,引起二次生長,第二年形成復瓣蒜,降低大蒜品質。播種過晚,則苗子小,組織柔嫩,根系弱,積累養分較少,抗寒力較低,越冬期間死亡多。所以大蒜必須嚴格掌握播種期。

②合理密植

密植是增產的基礎。蒜薹和蒜頭的產量是由每畝株數、單株蒜瓣數和薹重、瓣重三者構成的。應按品種的特點做到適當密植,使每畝有較多的株數。早熟品種一般植株較矮小,葉數少,生長期也較短,密度相應要大,以畝栽5萬株左右為好,行距為14~17釐米,株距為7~8釐米,畝用種150~200千克。中晚熟品種生育期長,植株高大,葉數也較多,密度相應小些,才能使群體結構合理,以充分利用光能。密度宜掌握在畝栽4萬株上下,行距16~18釐米,株距10釐米左右,畝用種150千克左右。

③播種方法

秋播大蒜要怎麼栽培?發生幹尖的原因是什麼?如何防治?

“深栽蔥子淺栽蒜”是農民多年實踐得出的經驗。大蒜播種一般適宜深度為3~4釐米。大蒜播種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插種,即將種瓣插入土中,播後覆土,踏實。二是開溝播種,即用鋤頭開一淺溝,將種瓣點播土中。開好一條溝後,同時開出的土覆在前一行種瓣上。播後覆土厚度2釐米左右,用腳輕度踏實,澆透水。為防止乾旱,可在土上覆蓋二層稻草或其它保溼材料。栽種不宜過深,過深則出苗遲,假莖過長,根系吸水肥多,生長過旺,蒜頭形成受到土壤擠壓難於膨大。但栽植也不宜過淺,過淺則出苗時易“跳瓣”,幼苗期根際容易缺水,根系發育差,越冬時易受凍死亡。

④中耕除草

可於播種至出苗前噴除草劑。撲草淨對防除蒜地的馬唐、灰灰萊、蓼、狗尾草等有效,50%的撲草淨畝用藥100~150克。西馬津和阿特拉津畝用藥120~240克。除草通畝用藥35~6S克。對以單子葉禾本科雜草為主的蒜田,每畝用大惠利120~150克於播種後5~7天(出苗前)加水30~50千克稀釋,晚間噴霧。以雙子葉闊葉草為主的蒜田,每畝用25%惡草靈120~150毫升,或24%果爾45~60毫升,於播種後7~10天(出苗前)加水40~60千克,晚間噴霧。蒜苗幼苗生長期,當雜草剛萌生時即進行中耕,同時也除掉了雜草,對株間難以中耕的雜草也要及早拔除,以免與蒜苗爭肥。

大蒜幹尖的原因

秋播大蒜要怎麼栽培?發生幹尖的原因是什麼?如何防治?

1、發生原因

爛母期營養供養不均勻,出現黃葉、幹尖的現象,前期蒜母營養消耗完了。也有可能是營養不良,缺素症引起,缺鎂,老葉失綠,葉尖會逐漸枯死;缺硼,新葉黃化逐漸葉子枯死;缺鈣葉子向下彎曲,葉尖死亡。溫度太高,蒸發幹尖,凍害幹尖;溼度大或者乾旱也有可能。使用化肥過多、受到有毒氣體侵害。病害影響,比如葉枯病和疫病,蟲害,比如蒜蛆。

2、營養調整

注意爛母期間可以適當追肥,使用農家肥浸出液兌水使用,不能傷害幼根。後期需要補充氮肥,前、中期都是補充磷、鉀肥。基肥使用充足的農家肥。出苗後蒜母的營養被用完,接下來的分化,需要及時追肥,使用速效複合肥。整個生長期間,隨時噴灑微量元素肥。

3、溫度溼度

避免溫度過高,在秋冬季節栽植,如果有高溫,需要通過控水的方法來調整,少量多次澆水。最好是搭蓋遮陽網,遮陰可以避免水分蒸發很快,避免失水乾尖。如果遇到大暴雨,土壤溼度一定會立即增加,所以要快速降溼,疏通排水。乾旱時節就多在傍晚澆水。冬天注意保溫,防凍害。

4、其他危害

秋播大蒜要怎麼栽培?發生幹尖的原因是什麼?如何防治?

一般要防止葉枯病,還有疫病,這兩種病害都是會導致葉子黃化的情況,特別是葉枯病會從葉尖發病。還有一些其他病害。種植抗病的品種,培育壯苗。進行輪作減輕病害。防止蒜蛆,蛀食地下會導致地上黃化。使用高效氯氰菊酯灌根。注意多使用農家肥,少用化肥。種植在附近沒有工廠汙染的地方。

大蒜幹尖是常用的情況,原因複雜,情況不同,必須要確定之後,才能及時有效的進行正確治療,改善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