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熱愛“紙上談兵”的“環球天才”,他的成功或許是一種幸運

  筆者讀小學的時候,學過一篇題為《畫雞蛋》的課文,講的是:著名畫家達·芬奇剛學繪畫時,老師先讓他每天畫雞蛋。他覺得畫雞蛋太簡單了,便有些不耐煩。老師告誡道:一千個雞蛋,形狀都不同;就算同一個,不同角度看,形狀也有差異。他讓他畫雞蛋,是訓練他的眼力和繪畫技巧。達·芬奇聽從了老師的教導,不斷地用心畫雞蛋,之後無論畫什麼,都能又快又像。

這位熱愛“紙上談兵”的“環球天才”,他的成功或許是一種幸運

《畫雞蛋》插圖

  由於那篇課文的作用,達·芬奇作為一名著名畫家,被筆者銘記。隨著年歲的增長,在不同載體上,多次欣賞過他的《最後的晚餐》和《蒙娜麗莎》;也通過資料瞭解到,他與藝術家拉斐爾、米開朗基羅齊名,是意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並被譽為“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還看到新聞,說他的作品在佳士得拍賣行以4.503億美元的價格刷新世界紀錄。

這位熱愛“紙上談兵”的“環球天才”,他的成功或許是一種幸運

達·芬奇代表作《最後的晚餐》

  不過,這一切,被一本名為《達·芬奇筆記》的圖書給顛覆了。這本圖書,精選了達·芬奇遺留下來的大批原始手稿,涉及繪畫、音樂、建築、數學、幾何學、解剖學、生理學、動物學、植物學、天文學、氣象學、地質學、地理學、物理學、光學、力學、發明、土木工程等眾多領域。令人吃驚的是,由此發現他在繪畫上所花費的精力,相對於其他領域而言,可謂微不足道。

這位熱愛“紙上談兵”的“環球天才”,他的成功或許是一種幸運

達·芬奇設計手稿

  筆者查閱其生平史料,發現確實如此——童年時代,已成疑案;少年時期,在作坊學藝,接觸繪畫;30歲前,一無所成;47歲至64歲,輾轉於米蘭、曼圖亞、威尼斯、佛羅倫薩、羅馬、昂布瓦斯等地,或旅遊或居住,主要彈七絃琴、科學研究、服務於米蘭宮廷,甚至於研究魔法;到晚年,更是潛心於科學研究。也就是說,只有30歲至47歲才在從事藝術,且還不侷限於繪畫。

這位熱愛“紙上談兵”的“環球天才”,他的成功或許是一種幸運

達·芬奇故居外景

  達·芬奇從事繪畫的時候,似乎也並不上心,他作畫時需要畫到岩石,就轉身投入地質學研究;剛著手做壁畫,就去開發新顏料,後又陷入顏料工藝中……所以,他的許多作品都半途而廢,遺存下來的尤其少得可憐,只有15幅。連教皇都恨鐵不成鋼地埋怨:“唉,這個人絕不會做成任何事,因為還沒開始,就在糾結結果了。”他自己在晚年也悔恨地寫道:“我從未完成一項工作!”

這位熱愛“紙上談兵”的“環球天才”,他的成功或許是一種幸運

達·芬奇故居內景

  事實上,也是如此。儘管達·芬奇在眾多領域均有涉獵,今天研究這個、明天探索那個,並且為此花費了巨大的心血,但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筆記本上繪製、描述一些奇異妙想,並不真的懂材料、力學、結構、數學或任何工程要求,也從未設計過工程樣品來實驗或測試它們。客觀地說,沒有一項已知的、新穎的科學原理,可以真正歸因於他。說難聽一點,他無非是在“紙上談兵”。

這位熱愛“紙上談兵”的“環球天才”,他的成功或許是一種幸運

達·芬奇和他的“紙上談兵”

  然而,達·芬奇是一個幸運兒。他那些看似毫無用途的“設想”,卻無意間將“自然科學”和“藝術”無比緊密地連接了起來,使得他的繪畫作品與同時代藝術家的相比呈現出迥然不同之處。比如,他在繪製《蒙娜麗莎》時,將透視法、明暗法和暈塗法三大技法融合在一起,前無古人;又如,在他的筆下,人體的肌肉更精確、更有詩意,符合百年後新古典時期對肌肉美學的理解。

這位熱愛“紙上談兵”的“環球天才”,他的成功或許是一種幸運

達·芬奇代表作《蒙娜麗莎》

這位熱愛“紙上談兵”的“環球天才”,他的成功或許是一種幸運

《抱鼬鼠的女人》《西斯廷壁畫(局部)》《聖母和聖嬰》

  當然,他在繪畫上取得的成就,除了“幸運”,還應歸功於“天才”。當他還是兒童時,幫父親在盾牌上畫了一個吐火舌的怪獸,賣給佛羅倫薩的藝術中介,讓他父親賺了一筆錢;18歲那年,他協助老師韋羅基奧繪製《基督受洗》,只畫了一位跪著的天使,技巧已明顯超過了老師。據傳,韋羅基奧為此不再作畫;而他非凡的繪畫才能,也極受米蘭大公盧多維科·斯福爾扎的青睞。

這位熱愛“紙上談兵”的“環球天才”,他的成功或許是一種幸運

米開朗基羅、達·芬奇、拉斐爾

  北宋思想家張載說:“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應該說,達·芬奇在繪畫上“志趣不遠”,甚至“心不在焉”,但沒有“學無成”,他那寥寥無幾的繪畫作品,被稱為歐洲藝術的“拱頂之石”。所以,當我們總結達·芬奇的成功經驗時,無疑是一件異常艱難的事情。或許,對於他這樣的“環球天才”而言,所有世俗的“套路”,顯然都是不適用的。因為他是獨一無二的。

  2020.2.3於杭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