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夠接受租房結婚嗎?

“你能夠接受租房結婚嗎”的話題最近火了起來,顯然,廣大網友對這個話題產生了強烈共鳴,你願意做“無房不婚”or“裸婚一族”?

你能夠接受租房結婚嗎?

有房就有家?

其實,不光結婚當事方非常關注有沒有房子,房產商就藉著岳母的名義在收割,看看它們的話術吧:

說好早點回家,你卻提著早點回家。

房子並不是冰冷冷的鋼筋混凝土,而是每一個家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在XX打拼這麼多年,給愛一個家吧,在自己的家中做早點,比提著早點回出租房要幸福得多。

你與岳母之間的距離只差一套房子,沒有房你只能叫阿姨。

中國購房者最大最堅實的後盾,絕對是丈母孃。“無房不嫁”已經成為當今丈母孃嫁閨女的第一準則,再多的愛不低一套房來得實在。當然,你可以不買房,除非你能擺平丈母孃。

你能夠接受租房結婚嗎?

孩子,你有房子嗎?

從現實意義講,“你能夠接受租房結婚嗎”這個話題更多的是指向女方和她背後的岳母。房子是家的象徵,結婚成家在很多父母的眼裡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找到一個好人家,不僅希望女兒的另一半人好,同時還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能讓自己女兒嫁過去有一定的生活起點。房子在這裡就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現在房價高漲,買得起房或者有房子,確實可以提高生活起點,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大多數的岳母會要求未來的女婿有房。

但現實中,很多工薪家庭要買房,經常聽到的是掏空六個錢包,甚至連六個錢包都沒辦法湊齊首付,如在北上廣深的市中心買一套房首付就要300萬左右。難道沒有房就真的只能叫“阿 姨”嗎?

房子帶來的安全感是很多女孩需要的,背後的岳母更加需要。有很多原生家庭就根本沒有能力支援自己的兒子,甚至還要兒子為家庭負擔,這種情況如果租房子,女方還願意結婚嗎?

或許,對方只要是自己喜歡的,有沒有房子又算得了什麼呢?

著名的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

你能夠接受租房結婚嗎?

楊振寧教授,現在是大名鼎鼎,當然以82歲的高齡迎娶28歲的翁帆之後基本上全中國人都知道了,但在追杜致禮時,楊教授還只是一個普通的青年學子,而杜致禮則是陸軍上將杜聿明的長女,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再加之長相出眾,很快成為名媛,追她的公子哥兒排成了長隊。但沒有一個讓他心動的,直到遇到了楊振寧,在她眼中,楊好學博識(當然如果當初就覺得他能得諾貝爾獎就有點扯了),談吐幽默,為人很好,於是一見傾心。楊不是達官貴人的兒子,門不當戶不對,但杜致禮根本不在乎,很快就在美國閃婚了,並且還是裸婚。杜和楊一起幸福地生活到2003年,直至杜因病逝世。

​很多人佩服杜致禮的眼光:相中了一隻潛力股。所以,那些準備裸婚的男人,你拿什麼去說服自己的女友在出租房裡結婚一起過日子呢?如果你只是一個空口的承諾,讓女方看不到你將來能夠通過努力改變生活,那誰會同意自己的女兒嫁給你呢?

從世俗和現實的角度講,假如我有女兒,我也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嫁給條件相對好一些的,其實門當戶對的結合是最穩固的,雖然為許多愛情至上人士批判。

租房也好,買房也罷,結婚,都是抱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起努力打拼未來。

房子不是家,有愛才有家。

你能夠接受租房結婚嗎?

有愛才有家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關注“職場雷達”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