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靚的幹炒牛河!老師傅這勺子,一顛就是幾十年

在小區附近的城中村,有個大排檔,掌勺的是個老師傅,五十多歲了,人看著還很乾練。大排檔沒有請幫工,老師傅的老伴和兒媳婦負責幫廚,洗碗和招呼客人。典型的小家族生意,小小的檔口,養活了一家人。

檔口開了很多年,生意一直火爆,因為老師傅有三個絕活兒:

幹炒牛河

絕味雞煲

支竹牛腩煲

這個三個菜品是必點的,特別是幹炒牛河,很多人大老遠趕過來,就是為了能吃上一口老師傅的幹炒牛河。聽說老師傅以前是在香港一家茶樓做大廚的,這一手幹炒牛河從年輕時的茶樓一路炒到現在大排檔。


上靚的幹炒牛河!老師傅這勺子,一顛就是幾十年


幹炒牛河的核心秘訣在於【火候】的把握,幹炒牛河必須猛火快炒。既要炒勻,又不能炒得太快,不然粉會碎掉。油的分量必須準確控制,不然太膩不好吃。因此幹炒牛河被認為是考驗廣東廚師炒菜技術的試金石,如同蛋炒飯,可以測試廚師的基本功。

我個人認為能把青菜炒好的師傅一定是好師傅。手撕包菜和幹炒牛河是一樣的原理,精妙之處在於火候的把握,良好的火候控制會讓翻炒的食物充滿鑊氣的香味。鑊氣是油脂燃燒的結果。鑊氣和燒烤的香味是有所區別的,燒烤的香味往往帶著一絲絲燒焦的肉香在裡面,沒吃的時候就能聞到,但是鑊氣並非燒焦的香味,是要入口之後才能感受到的香味。

關於火候的把握,是沒辦法傳授,也是沒辦法速成的。這些功夫是長年累月顛勺翻炒,已經被記錄在老師傅的肌肉記憶裡面的。老師傅一定不記得自己炒了多少鍋幹炒牛河,但是他的肌肉會深刻記得每一次翻炒的速度和時間間隔。

這個東西就像為人處世一樣,不是我們看幾本書,多聽幾節課就能提升的。它會伴隨著人的思考記錄在我們日常的每一個反應裡面。所以像何炅、汪涵在節目中那種機智的救場,並非是腦子活就足夠了的,一定融入骨子裡的反應。

老師傅的檔口只有四張桌子,去遲了就沒座位了,只能等。打包的人也很多,但是都要排隊。很多人問,為什麼不多擺幾張桌子?

答案是,忙不過來,再多一張桌子老師傅就顧不過來了。有一段時間他們也試圖多擺幾張桌子,但是食客們等太久,怨氣很大,反而傷客,後來又把新增的桌子撤掉了。

老師傅的兒子是個司機,長期跑長途運輸,司機這個群體好賭,他兒子也沾上賭習,一直沒錢補貼家用,反而是老師傅會偶爾補貼他的賭債。他兒子偶爾會來檔口幫忙做做菜,但是幹炒牛河這個菜品一定是老師傅親自下廚。他兒子炒不出那個味道,他也能炒,但是炒出來的和普通炒粉一個味兒。

所以,這種生意最多也只能做到這麼大了。獨門手藝,全靠技藝,好在技法精湛,壞也壞在沒辦法標準化,沒辦法傳授。

他兒子能炒出他那樣的炒牛河嗎?能!一定能!但是他可能需要炒上幾年的時間。他若能忍得住大排檔的油煙和無聊,磨鍊上個幾年,他也能成。

為什麼肯德基和麥當勞去哪吃都一個味兒?因為人家一切都標準化了,從工具,到流程,到配料,到食材,一切的一切都是標準化作業,傻逼去了都能做出一樣的味道來。所以人家可以不斷開分店,開加盟店,他們的賺錢模式就是複製粘貼,複製粘貼……

有時候不得不感嘆,老外在經營管理上確實有一套。西方發展的歷程中十分講究群體經營和流程精細化管理,而中國人講究個人修為,所以傳統手藝裡有很多的好東西,但是無奈都修在個人身上了,很難代代相傳下去。有些技藝,在古代是有很高門檻的,傳男不傳女,又或者只傳入室弟子,師傅在傳藝前還會對弟子的人品有很長一段時間的考驗,很多人都熬不過這段時間的。再且,古代手藝人多數是為了一口飯,師傅帶徒弟都會留一手,留著留著東西就丟了。

老師傅閒時,會抽一根菸,喝一壺茶,歇一歇,眼神裡看不清是什麼思緒。

我有時候會想,他是不是膩了,顛勺顛了幾十年,一道炒牛河炒了千萬遍。

他是不是也想過放下手中的鍋,去做點別的。

他會不會也像我們這樣,從事一個行業久了,由開始的喜歡熱衷,到後來厭倦,但是又迫於生計不得不堅持。

沒有答案。

就像我做互聯網一樣,我會不會有一天也厭倦這些個屏幕和鍵盤,等我腰肌都勞損了,我會不會想換個行業,但是又迫於生計不得不繼續。

我現在,暫時,沒有答案。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