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动画为蓝本深入解读:日本校园欺凌背后的文化原因及补救措施

与日本友人谈论中日两国校园生活的差异时聊到了关于“校园欺凌”的话题,他疑惑地问我:“校园欺凌在日本那么常见,难道在中国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吗?”虽然让我感到有些难以回答,但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

事实上,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现象,校园欺凌自然也会出现在除日本以外国家。然而,校园欺凌在日本却因文化背景的因素产生了其独特性,使其无法轻易地与其他国家出现的状况划上等号。

同时,校园欺凌也是日本最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在日本国内具有相当的话题性。在文化领域,与之相关的作品更不在少数,有的作品甚至还引起了激烈的社会讨论,在动漫领域,《声之形》就是其中最好的例子。

但就算是这样,日本校园的欺凌的现象却丝毫没有缓和的趋势,明明已经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受害者仍然不断出现,一切就像最初那样,没有半点改变。

以动画为蓝本深入解读:日本校园欺凌背后的文化原因及补救措施

依存于此方与集体的民族

说到底,为什么会出现校园欺凌的现象呢?除去人类本性中有着征服弱小者的暴虐倾向以外,日本校园欺凌的本质就是集体因“排异”思想从而对个人进行的孤立与欺压行为。

在大多数日本人眼中,自己生活在的集团即是一切,与集团作对,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死路一条。在日本社会,个人意志往往会屈服于集体的意志,当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产生矛盾时,所有人都会自觉地忽视自身的利益,选择为集体利益服务。

而这种近乎“病态”且“不合理”的集团主义的形成,恐怕来源于水稻种植为中心的农业社会的悠久传统以及由此产生的习惯与价值体系。

以动画为蓝本深入解读:日本校园欺凌背后的文化原因及补救措施

水田耕作是劳动集约型工作,需要村落的人们共同作业。因此单个村民在较大程度被编入村落共同体。共同体内外界不论是在物理方面还是社会都十分明了,后来那发展为村民行为方式的双重性。‘水穗之国’包括村落共同体的之意,而村落共同体是封闭生活空间的典型。

正因为生活在存在着明确界线且相对封闭的空间之中,古代日本人将自己生活的空间划分“此方”与“彼方”。“此方”即自己身处其中的村落共同体,而“彼方”则没有具体物理空间距离的限制,它可以既是临近的村子,也可以是遥远的国外。

对他们来说,“此方”是可以把握的存在,他们能够知晓“此方”所发生的一切,因此很大程度上可以确保自己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彼方”所代表的,则是充满着危险的“未知”,要前往“彼方”就必须跨过空间距离的限制,其代价就是可能会在途中遇到凶猛的野兽,抑或是骇人的强盗。正因为存在着对“彼方”未知的顾虑,人们选择跟从自己能够把握的“此方”,大大地加强了对村落共同体的依赖,以共同体利益为中心的集团主义就此诞生。

以动画为蓝本深入解读:日本校园欺凌背后的文化原因及补救措施

不得不说,在那个时代,这种特有的村落文化确实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集团成员的安全,同时也为之后日本的农耕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日本很多传统习俗都是由封闭的空间所造就的,它们扎根于集团主义的土壤之中,最终发展形成了如今的日本文化。

虽然之后日本在近代遭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传统的封闭空间也因此分崩离析,而对个体意志的忽视作为文化的烙印却一直延续至今,而且,时代越是久远,个人被卷入并埋没在共同体的程度便越深。直到现在,集团主义仍在各方面影响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它逼迫人们做出选择——要么改变自己的意见,跟随集体的步伐;要么就离开集体。

所以,即使是现在,11区的少女们在清楚会损害自己将来健康的前提下,仍然选择在寒冷的冬天中袒露自己的双腿,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更重要的是因为“大家都这样”。她们害怕自己成为群体中“特殊”的存在,从而遭到的同伴嘲笑与排斥。与冬天难耐的严寒及病情的折磨相比,还是在群体中展现自己的特别之处更让她们痛苦。

这就是蛰伏于日本国民潜意识深处的“精神病症”。

以动画为蓝本深入解读:日本校园欺凌背后的文化原因及补救措施

阐述了集团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让我们再次回归到和欺凌题材有关的作品上。在《声之形》中,存在着听力障碍(特殊性)的转学生(从未知的“彼方”前来)西宫硝子,插班到主角石田将也所在的班级里(小团体所在的“此方”),这是欺凌产生的环境条件。

另外,由于硝子固执地想要和同班同学建立友好的关系,以至于她没能顺利地读懂“气氛”(对团体规则的“冒犯”),加之自身特殊性所带来的“特权”(在某些方面得到老师的特殊照顾),小团体的不满与仇视最终爆发,最终造成群体对硝子个人的欺凌。

当然,以上只是关于硝子遭受欺凌原因的客观描述,但并不代表着这一切都是硝子的错,毕竟,照护弱势群体原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只是,这种本应该履行的善意却为集体意志所不容,模糊的由集体意志判定的集体利益遭受了损害,对个人的孤立与欺压在所难免。于是,硝子便成为了承受集体成员愤怒的牺牲者。

以动画为蓝本深入解读:日本校园欺凌背后的文化原因及补救措施

打破“气氛”

在日剧《legal high》中,平时满口诡辩言论的古美门在着手处理校园欺凌的委托时,也不无感慨地对法官说出了“欺凌的本质是气氛”的话语。

确实,在当今的社会,“读空气”成为了日本人不得不掌握的技巧。虽说将个人完全淹没的村庄集体早已成为历史,但他们还是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的真实想法,竭尽全力地融合到群体中去。所以,当欺凌发生时,就算对霸凌者心存不满,也会因为担心祸及自身而假装视而不见。就是在这种气氛的支撑下,校园欺凌才会一直存续下来,没能有任何改变。

既然如此,是不是只要集体中出现敢于打破气氛的成员与欺凌现象对抗,群体中其他对恶行感到不满的成员就会一同联合起来终止欺凌吗?恐怕事实上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在《三月的狮子》中,川本日向在班里出现欺凌现象时就积极地向朋友伸出援手,以她自己的方式对抗针对佐仓千穗的欺凌。然而直到最后,与她亲近的同学不仅并没有与她站到同一战线上,反而劝她不要多管闲事,以免牵涉到自身,在日向沦为欺凌对象时,她们同样选择视而不见,直到事件得到彻底解决时才一同向日向道歉。而身为教育者的班主任在面对日向关于欺凌的现象汇报时,却因为自身的无力感和被牵涉进氛围的恐惧而置之不顾。

以动画为蓝本深入解读:日本校园欺凌背后的文化原因及补救措施

倒也不是在指责批判什么,毕竟每个人都有求生的本能,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个体选择保护自己也是无可厚非的。只是不禁感慨,氛围居然有着如此强大的威力,不仅能让集体中的绝大部分人保持沉默,甚至让身为教育者的老师望而却步。难道欺凌真的是头无法战胜的怪物吗?

事实上也并非如此,即使是生活在集团主义无形的秩序下,但如果牵涉到集体内个体之间的利益纠纷时,这时个人意志便不会继续追随集体意志,并产生主动脱离集体的倾向。因为要让所有个体都遵循“读空气”的规则,前提往往是集体行为不会危及自身,这就是霸凌发生时,绝大多数人选择无视现状的主要原因。

这是一种带有致命缺陷的“团结”,集体内部关系看似牢不可破,但在矛盾激化,面临外界的巨大压力时,集体往往会因为个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分崩离析。虽然这一点可以加以利用,不过事实上,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摧毁团体的存在,而是要对抗气氛本身。

以动画为蓝本深入解读:日本校园欺凌背后的文化原因及补救措施

暂时性的、带有恶意与暴力倾向的人际干涉固然简单有效,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着时间流逝,即使成员变更,集体仍然会无数次地“复活”。气氛依旧存在,被欺凌者的境遇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我们所要做的,是要让集体中的个人认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就算自身没有加入欺凌者的行列当中,对“欺凌”的默许与纵容行为就等于与欺凌者同伍。还要让他们不再受碍于集体中的气氛,勇敢地说出事实,让欺凌者的所作所为曝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打破气氛,真正地为欺凌行为划上休止符。

然而,这并不是仅仅依靠个人的勇气就能做到的。要纠正那些陷入错误的学生,就必须要有身为教育者的校方以及监护人的力量参与其中,如果没有这两方的协助,个体不仅很有可能没办法改变集体中的气氛,反而还会沦为受害者。当然,这并不是在否定那些像日向一样勇敢地向校园发出挑战的勇士们,恰恰相反,正是为了不辜负他们所付出的努力与勇气,才更加需要来自成人力量的帮助。

只是,现实中又会有多少像国分那样明辨是非并且清楚该怎么处理校园欺凌的老师?那些无人声援的受害者们又该谁向去求助呢?

以动画为蓝本深入解读:日本校园欺凌背后的文化原因及补救措施

假若正义无法得到伸张

《声之形》当初在上映后,就引发了不少争论,受到非议的原因是,尽管京阿尼很写实地描绘了校园欺凌所发生的一切,但除了石田以外的其他欺凌者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虽然这一点也非常贴近现实,不过却让部分观众们表示有些难以接受。

这是作品的价值负荷与观众价值取向所导致的矛盾,是观众渴望的“惩恶扬善”结局与实际上作品对欺凌者的“纵容”所导致的冲突。当然,这并不等于对作品写实追求的京阿尼有什么过错。只是我们所受到的教育告诉我们,即使正义会迟到,但对“恶”惩戒的到底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对作品的写实追求,尤其是像《声之形》这种描绘校园欺凌这种具有社会现实意义题材的作品往往就会出现与我们的期待所相悖的情况。

以动画为蓝本深入解读:日本校园欺凌背后的文化原因及补救措施

如果说当虚构的作品存在“犯了错却没有被惩罚”的角色,我们还可以发声表达自己的不满,以此抨击这种不正义的现象的话。那么,在如此多的校园欺凌施虐者没有得到合适惩罚的现实,我们又能做什么呢?我们能为受害者做到的又有什么呢?

在回答以上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弄清楚这个要点——难道惩罚施害者就是对受害者唯一的安慰吗?很遗憾,并不绝对是。说到底,我们之所以要惩罚那些犯错的人,除了对维护正义的需求以外,更重要的是基于“公众”的希冀,也就是要通过惩戒他们以服众。当然,其中也不乏向社会警示的意味。

不过,这终归是社会所要求的,不等同于受害者本人的意愿。况且,社会公众对事件的记忆只属于某一段时间,即使出现了没有受到惩罚的欺凌者,针对其公愤与指责也只是暂时的,最后,绝大多数的人们都会遗忘这件事,直到下一个“逍遥法外”的欺凌者出现。都头来,记得欺凌曾经发生过的,可能就只剩下受害者了。

如果注定会落得如此落寞的结局的话,何不把将注意力更多地用于考虑受害者的心情呢?因为性格不同,遇到具体情况不同,受害者对处理欺凌的态度和需求自然也会不同。

以动画为蓝本深入解读:日本校园欺凌背后的文化原因及补救措施

举个例子,硝子直到最后还是希望能和集体友好相处,与大家成为朋友,她渴望的是,自己能作为“特殊”的那一个,顺利融入到群体中去。与之相反是,日向则希望欺凌者们能够亲身体会到自己朋友的痛苦,即使他们最后道歉,她也希望自己能保留“不原谅他们”的权力,她追求的是自身的尊严。

这就是受害者之间需求的差异性。

以上赘述那么多,实际上只想说明一点——要重视受害人的心情,去聆听他们的心声。罪有应得自然是最好的结局,但也有万般无奈的时候,不过,无论是哪一种结局,我们都不要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并没有实质的资格去判断施害者是否得到原谅,因为公众舆论所代表的不一定是受害者的内心诉求。

所有的权力都应该交还给受害者,让他们来判断是否原谅那些伤害过他们的人,然后让一切在合法合理的范畴内执行。


参考:

《日本文化中的空间与时间》 加藤周一/著 彭曦/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