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視OPEC+新減產協議,布油持續30美元附近徘徊!機構揭祕背後存在哪些原因

OPEC+上週末結束連續四天的漫長談判後表示,已同意在5-6月減產970萬桶/日。不過,高盛警告稱,OPEC+減產規模太小,而且也太遲了。4月14日能源分析師Nick Cunningham暗示,減產無法抵消石油大跌影響,各產油國能否履行減產承諾依然存疑。美國銀行認為,需求暴跌是直接而深刻的,而供應下降可能會分階段出現,因此油市依然存在巨大的下行風險。

无视OPEC+新减产协议,布油持续30美元附近徘徊!机构揭秘背后存在哪些原因

OPEC+協議有一定效果,但減產規模太小也太遲

美國能源部長Dan Brouillette在福克斯商業節目上表示:“我們看到,OPEC+達成的歷史性協議決定減產約1000萬桶/日,但這只是故事的一半。當你把全球減產量加在一起,減產規模可能接近2000萬桶/日。”

4月14日,沙特能源部長表示,在OPEC+組織本週減產970萬桶之後,沙特可能會進一步減產。美國總統特朗普也表示,未來可能還會進一步減產。由此可見,包括美國在內的一系列非OPEC國家進一步減產,儘管這不是強制性的,但卻放大了總體減產數字。

根據一些樂觀的估計,特朗普政府認為該協議將帶來近2000萬桶/日的減產,但實際上的減產數字要小得多。無論如何,全球石油需求的下降幅度遠遠超過了減產幅度,以至於油價進入本週後持平。

能源分析師Nick Cunningham指出,這並不是說該減產協議完全沒有效果。相反,其可以防止油市出現更嚴重的災難,即使不能在短期內推動價格上漲。4月13日,美銀美林在一份報告中寫道:“石油市場經歷三週前的暴跌後,新的減產協議應該能在一定程度上穩定全球油價,並降低市場的波動性。”

該協議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美國頁岩油行業遭受的破壞。美國銀行預測,如果沒有達成協議,到明年年底,美國石油產量將減少350萬桶/日。OPEC+宣佈的減產協議可能導致美國僅減產180萬桶/日。

減產無法抵消石油大跌影響,各產油國能否履行減產承諾依然存疑

然而,當前的需求危機已經產生了影響。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過去一個月,北美石油業已宣佈削減支出約500億美元。自3月中旬以來,美國和加拿大已經閒置了300多個鑽井平臺。據悉,加拿大鑽機數量降至35臺,創歷史新低。就在2月底,加拿大還有240個鑽井平臺在作業,而加拿大的石油產量已經下降了32.5萬桶/日。

大陸資源公司(Continental Resources)稱,將在4月和5月減產30%。該公司上週開始關閉二疊紀盆地的油井。歐芹能源公司(Parsley Energy)已經關閉了150口油井。正如《華爾街日報》所指出的那樣,許多其他規模較小的公司也加入到關閉潮中來。

值得注意的是,石油需求的跌幅實在是太大了。一大批分析師表示,短期內的石油需求將減少2500萬至3000萬桶/日。美國銀行預計,2020年全年石油需求將減少920萬桶/日,大於此前預測的440萬桶/日。美國銀行表示:“需求暴跌是直接而深刻的,而供應下降可能會分階段出現。因此,石油市場依然存在巨大的下行風險。”

儘管OPEC+達成了非同尋常的減產協議,卻無法抵消對需求的打擊。高盛稱,該協議規模太小,而且也太遲了。JBC能源稱該協議“只是傷口上的一塊膏藥”。

JBC還表示:“未來幾周遏制油價走軟的任何預期都可能是錯誤的。儘管達成了OPEC+協議,但在我們的模型數據中,石油無地可儲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此外,各產國是否會履行減產承諾也存在問題。墨西哥反對減產40萬桶/日,但同意只減產10萬桶/日。但這些國家至少在這方面是坦率的,其他國家可能只是繼續生產過剩。JBC警告稱:“一些國家的減產承諾看起來不太可能實現。至少可以說,尼日利亞、哈薩克斯坦和伊拉克等國承諾的減產幅度為23%,以任何歷史性的遵守標準來看,這都是一個很大的幅度。”

儘管上週末出現了歷史性的減產協議,並有傳言稱減產幅度可能大於預期,但WTI原油價格仍徘徊在每桶22美元的水平,布倫特原油仍徘徊在每桶32美元左右,似乎對OEPC的表現不以為然。

无视OPEC+新减产协议,布油持续30美元附近徘徊!机构揭秘背后存在哪些原因

(布倫特原油價格日線圖)

北京時間4月14日14:57,布倫特原油價格報32.07美元/桶。


分享到:


相關文章: